当地时间9月21日,为期16天的德国第189届慕尼黑啤酒节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全球最大的年度啤酒文化盛会,今年的慕尼黑啤酒节相比往年多了一层安全隐忧。由于近期德国发生了一系列极端主义袭击事件,慕尼黑政府为确保啤酒节顺利举办加强了安保措施。
不过,更影响人们心情的恐怕还不是安全问题,而是能不能“喝爽”。要知道,今年的啤酒又涨价了。
从“引擎”到“拖累”
实际上,慕尼黑政府早在啤酒节开幕两个多月前的7月初就已宣布,今年啤酒节每升啤酒的价格将在去年12.60-14.90欧元的基础上平均上涨3.9%,达到13.60-15.30欧元。
这也意味着慕尼黑啤酒节上的单杯啤酒价格首次突破15欧元(约合118元人民币)大关。
德国啤酒价格的暴涨是近几年才有的事。
由于新冠疫情,慕尼黑啤酒节在2019年过后曾停办了两年,直到2022年才恢复举办。而好不容易盼来这一天的啤酒客们却发现,一杯1升的啤酒已经卖到12.6-13.8欧元,比2019年上届啤酒节时贵了15%。
酒价为何涨得这么厉害?根子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挑起了俄乌冲突。
由于跟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利用天然气生产化肥的企业不得不大幅减产。而啤酒酿造所必需的二氧化碳正是化肥生产的副产品。
二氧化碳不仅能给啤酒等碳酸饮料增加气泡,还是啤酒厂对罐、瓶和桶进行预充以确保啤酒在灌装过程中不会接触空气的必要介质,更有助于延长啤酒保质期。
所以,生产原材料的短缺必然导致啤酒涨价。
啤酒连年涨价,反映出的是盲目随美起舞给德国造成的巨大反噬恶果。
天然气对于德国之所以利害攸关,是因为它除了用来发电、供暖外,还是制造钢铁、铝材、玻璃、化肥等产品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这些产品又是汽车、粮食、啤酒等其他制造行业的原材料。
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德国能源密集型企业普遍减产,未来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德国经济又占了欧元区整体经济的一大块。
由于能源缺口未能得到有效填补导致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曾是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在去年成了唯一没有增长的发达经济体,如今依然是欧元区经济最大的拖累。
最新数据显示,受德国经济形势影响,欧元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继续恶化;与此同时,新订单数量持续下降,企业信心依然不足。
欧洲面临痛苦抉择:要枪炮还是黄油
近日,由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为欧盟编写的《欧洲竞争力的未来》报告提到了欧洲经济面临的几大挑战,其中首要的就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不再可用。
报告指出,目前欧盟的天然气零售和批发价格是美国的3至5倍,已经成为阻碍欧盟能源密集型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总法律顾问安娜•德帕拉西奥日前也发文指出,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两年半里对俄罗斯实施了14轮制裁,但口口声声要减少对俄能源依赖的欧盟迄今未能制定出有效的自救方案,常常不得不以高价从第三国进口俄产燃料。这种制裁制度的缺陷已经损害了欧洲经济的安全和竞争力。
文章认为,欧盟未能改变其支离破碎和消极被动的能源架构,因此无法在地缘政治考量和经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
“这不仅侵蚀了欧盟的软实力,还削弱了欧盟通过投资来增强硬实力的能力。”
随着俄乌冲突的无限期延宕和美国的日益不靠谱,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多国不但成了这场家门口危机的最大输家,而且还不得不在经济低迷的同时疲于应对增加军费和长期“挺乌”的双重挑战。
对此,不仅各国老百姓深感不满,欧洲各国政府也陷入迷茫。
《华尔街日报》日前刊发题为《欧洲面临痛苦抉择:战争还是福利》的文章指出,欧洲在冷战结束后对军费的大幅削减曾为自己省下了约1.8万亿欧元的巨额资金,并将其投在民生项目上,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
但如今,俄乌冲突再次在欧洲引发类似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而同时,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希望欧洲承担更多安全支出。
虽然欧洲各国承诺增加军费,但却难以获得所需资金。
比如,德国财长林德纳此前曾表示,他希望通过在未来三年冻结相关社会支出来为国防腾挪资金,但这一想法遭到执政联盟其他党派的反对,导致德国2025年国防预算仅比今年增加12亿欧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被削减至40亿欧元,仅为今年的一半。
在《华尔街日报》文章看来,德国的情况印证了一个道理:把枪炮换成黄油很容易,但反过来却要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