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红薯伴我度饥荒

时间:2024-08-06 14:23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王章一    点击:

        红薯又名红苕,农村人叫苕萝卜,好像与辣萝卜、胡萝卜是一个家族。其实它是400多年前才入中国籍。因此,它还有一首顺口溜:红薯红薯,命生得苦;漂洋过海,历经寒暑;剪成万段,插进泥土;红颜娇美,刀削水煮;滋养人体,以身相许。
        我认识红薯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记得1959年至1961年三年大天干,田里的庄稼全都干死了,颗粒无收。政府进行生产自救,从外地运来一车车红薯藤子,分到各生产队时,红薯藤子上的叶子已烂掉,只剩下赤条条的藤子。这东西栽得活吗?社员们十分怀疑。谁知,剪成一截截插到地里去,浇上一次水后,它居然活了,长出了叶子,牵出了新藤,并盖满了田垄,根部渐渐膨胀,将泥土胀裂开来,露出了它那鲜红的身体,怪诱惑人的。
        到了挖红薯时,便是社员们最开心的时刻,出工的男女社员都把全家老小带到田里去,一边挖一边大快朵颐,大人小孩的嘴巴上抹了一层紫色的口红。大家你望我,我望你,充满菜色的脸上抹道口红,土不土,洋不洋,啼笑皆非。生产队会计就按各户抢的工分和人头来分红薯,60%按工分, 40%按人头。那些家大口阔、劳力少孩子多的人家就分得少,不够吃。
为了度饥荒,生产队给每户按人口分了一点自留地,也就是后来所批判的“三自一包”(即自留地、自留山、自留人、包产到产),全都是边远地方的荒坡荒山荒地,只能插红薯。我家只有母亲和我们兄妹共3人(父亲在外行医),也分了3分荒坡地,大概有斗把田。这块自留地虽然离家较远,又是荒坡长满野草,可是母亲如获至宝,终于有了一块自己的田,利用工余时间去开垦、翻耕、耙细,打成一条条厢子,队里分了红薯藤后把它插进地里,浇了一遍水,天天跑去拔草、翻藤。红薯成熟了,母亲就去挖。挖的红薯和割的红薯藤堆得像小山,怎么把它弄回去呢?
        这里离我的湾子有一里多路,又是荆棘茅草丛生的小道,上坡下岭十分难走,再加上母亲身体差,我13岁,妹妹10岁,全靠母亲一人来挑是难以挑完的,同时她还要出集体工。我自告奋勇,放学回家后就去挑红薯。我和母亲用箩筐挑,妹妹用篓子提,一直到天黑才把大几百斤红薯弄回家,堆了半边厅屋,第二天下午放学后,我又去把红薯藤一捆一捆地捆好,像纤夫拉纤似的,把一捆捆红薯藤拖回来,薯叶喂猪,薯藤喂牛(耕牛是集体的财产,分到各户喂养,计工分),一冬一春就靠红薯度过了饥荒。那段岁月,从炊烟里闻到的都是苕味,蒸的吃厌了就切成片煮着吃,上学也是带着几个蒸红薯当午餐。可以说,红薯是人类的“患难之友”“救命恩人”。
        我爱红薯,是因为它四海为家,不挑肥瘦,不讲条件,不争得失。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瓢水,它都能生根、长叶、结果,其果实人可食,薯叶喂猪,薯藤喂牛,一切都献给了人类。丰年,人们乐于精粮,对红薯不屑一顾,它毫无怨言;灾年,人们又想起了它,靠它来充饥度荒,它甘之如饴,真可谓宠辱不惊,恩怨皆忘。这是多么值得赞美的一种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精神!
        通联:京山市人民政府家属区北院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