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小池塘记

时间:2024-08-01 15:30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石毅    点击:

我家小菜园之南有一口小池塘。池塘四周柳树环绕,水面芦苇丛生。拨开芦苇,池塘中央露出一块方形水面。水面一侧有个土丘,上面长满芦苇与茅草。立其上,几乎可以鸟瞰整个小村。
听母亲说,小池塘源于一个小水沟。经闲不住的父亲一番深挖拓展,便成了小池塘。
芦苇发芽的季节,密密麻麻的蝌蚪像一支浩荡的童子军团。它们或聚或散、时静时动。一群银灰色的鲫鱼与青鱼们守护着迷人的小红鱼在芦芽间穿梭。
梅雨季节,池水满盈盈的,芦苇没过人的头顶。绿衣黄肚的青蛙伏在菱角秧或芡实叶上俏皮地吹着口哨。青鱼不时把头露出水面“吧嗒”着碧绿的苇叶。鲶鱼、黄鳝出没于山羊胡一样的柳须下。芦喳喳把家安放在茂密的苇丛里,清脆婉转的歌声在小村里回荡。
割牛草回到家,拿条毛巾,往小池塘青石板上一站,成阵的小毛鱼立马围过来,用它们的小嘴啄得人腿脚发痒。用清澈的池水冲个澡,浑身舒坦。
转眼至秋,芦苇顶着雪白的花穗袅袅婷婷,沙沙轻吟。小池塘里的菱角瓜熟蒂落。执一根长竿,上面绑根树枝,菱角秧里一插,缓缓转动,菱角秧便乖乖地缠绕其上,用力一拉,云朵一样飘到身边。露出水面的芡实皮囊上有许多尖刺,竹竿上系个绳圈,套在荷包状的芡实上,猛地一拽,芡实连着刺茎,迅速冲向岸边。熟透的芡实有时会突然爆裂,一粒粒粉红色的薄衣包裹的绿籽撒落水面并很快沉入水中。来年,它们将繁衍许多子嗣。菱角米与芡实籽都是我们小时候极喜欢的美食,煮熟后,又香又面,回味无穷。
秋收过后,池水回落。父亲穿着雨靴,一把把收割小池塘里的芦苇,拥抱、捆扎、码放,将它们打理得井井有条。有的打门帘,有的披土墙,有的做屋骨,有的苫屋面……芦苇用它粗糙的身躯默默遮蔽着风雪,体恤我们的身体,抚慰我们的心灵。
修剪后的小池塘变得豁然开朗,水面一片雪亮。人们在青石板上浣衣、淘米、洗菜。手持扒网朝小池塘里随处一拨,就是许多活蹦乱跳的鱼虾。晚上,母亲烧一锅又香又辣的鱼虾面,全家吃得津津有味。
临近新年,父亲带着全家一起清塘,三叔、四叔家的两位兄长也来帮忙。
水落鱼现,剩下一池子大大小小、挨挨挤挤的鱼,还有掉落的红薯、胡萝卜与睡眼惺忪的癞蛤蟆。池塘四周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
活泼的鲢鱼一听水响,就争先恐后地跳跃,银光闪闪,水花四溅,沸腾了整个池塘,引得众人阵阵欢呼。漂亮的红鲤鱼在浑浊的池塘里像一团火,喜气横生,引人瞩目。憨头憨脑的青鱼慢悠悠地游,父亲双手猛地一掐其头部,青鱼用力甩动着尾巴,泥水飞溅,落在父亲的身上、脸上,看热闹的人们开怀大笑,父亲也跟着笑。狡猾的黑鱼像泥鳅一样躲进淤泥里。还有一窝窝聚集成团的鲫鱼,不计其数的麦穗鱼、白条鱼、鳑鲏鱼……
天色渐晚,池塘里的鱼越来越少,岸上的人纷纷散去,父亲冻得手脚哆嗦,母亲提前烧好了热水。瓷盆、木桶、粪箕、箩筐、地面塑料布上,到处都是鱼。家中的小猫激动得嗷嗷直叫。
收获的鱼,大部分卖掉还账,一部分送亲戚,送邻里,送跟我们一样的贫困人家,也送冤家对头。父亲性子躁,说话做事时常得罪人。母亲教育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送点鱼是小事,但可以化解大矛盾。最后,自家留一些过年。
父亲去世后,小池塘被大哥接手,割去芦苇、棱角、芡实,只留下柳树。忙于工作的大哥无暇料理小池塘,池塘中央逐渐被淤泥填满。年终起鱼,抽水机半天就能吸干一池水。水浅鱼也少。
我参加工作时,小池塘被集体征收,开发成声势浩大的蟹塘。每次回家,看到那片蟹塘,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在世时小池塘的模样……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