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神农架之行

时间:2023-10-08 11:53     来源:荆门文学     作者:刘春红    点击:

大 九 湖

大九湖,躺在平均海拔2800米的群山怀抱之中,凭借湿地特有的容颜在四季里变幻着不同的面部表情,在云雾袅袅中恒久固守着原乡。以嵌入高山平地的璀璨姿态,让贫薄的土地熠熠生辉,凸露出青葱的绿,火热的蓝。

神农架人,承袭了你良善的品质,采茶制茶,放牧种地,侍弄着自己的那一片人生。你不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喜悦慕名而来。长久的企盼,见证时间的流失,见证美好的持久,悸动久远的梦呓。走进你,就走进了安然,走进了清澈的时间。我揣测,坪阡古镇的撤离,是为了让你永远活在纯净的天外,汲取日月精华,丰盈那饱满的胸膛,迎接每一位跋山涉水追寻悠闲的过客。

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而来,想在柔软的草甸下,倾听大九湖炙热的心跳,还想拨开菖蒲的羞涩静静地凝望,看一片白云从山顶上飘落,滑入你湿润的眼眸,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告白的仪式。这时的我们和大九湖一样,在触摸一片绿光时会嗅到阵阵扑鼻的花香;在穿过一片紫茅时,会看见蝴蝶旁若无人地恋爱。还能在柳荫下遇见一对黑色的天鹅,交颈密语一番后划向远方。而羊群宛若散布在天空的流云,动静闲适,吸引众多的目光跟随。

有谁知道,泥炭藓的一生,睡菜的一生,苔草的一生,香蒲、棠棣的一生和我们一样,经风历雨,在四季的轮回中虔诚的兴衰。它们有多少心事不为人知?而我们也不过是凡俗之人,在大地上向着生活不停奔忙。偶尔投入你的怀抱,感悟这些生灵的微妙,亦让放松的心灵静悟修身的禅机。

大九湖的美,早早就存在着,延伸着。清风撩开天空的幄帐,霞光从湛蓝的天空扑向湖水,大大小小的九个湖里天光云影共徘徊。青翠的山峦也乘机映入湖底,它是在探究湖心的秘密吧?否则怎么那么庄严。抬头与山对视,它艺术的线条将轮廓呈现得明明白白,就像白云的心事,铺展在蔚蓝之上。我想触摸山的脊梁,倾听它遥远的故事,那坚挺着的一定是它的筋骨,那碧绿的植被正是它的血肉吧,巍峨了多少年,就秀美了多少年。山与水的关系是什么?我更愿相信它们是恋人,在长久的恋爱中,它们互相守望,互相依赖,互相欣赏,缠缠绵绵,至死不渝。水给了山灵气,山给了水魂魄。

走在木栈道上,我仿佛看到时间的车轮从大九湖的血肉之躯上走过,走过了唐风宋雨,走过了兵荒马乱,走过了填湖造田,走过了集体搬迁……而眼前的你依旧年少的脸庞焕发着青涩的碧光,我听见你生长的声音,像庄稼在拔节。纯净的湖中,苔藓呼吸憨厚、沉稳,一只只怪异的小花虫隐藏在蒲草的背面,摇曳的叶片带着它们舞蹈。那些跳跃的光斑,眷顾着大地,眷顾着我们,眷顾着每一棵小草,让每一个游动的生灵暖意融融。知了唱着歌谣,香蒲散发清香,浓浓的,乳汁一样的雾霭,聚集,袅绕,散开,最后消失在远处的山腰。

收回目光,低头掬一捧大九湖的水,真凉啊,我凝视手心的湖水,珍珠般透明,折射出五彩斑斓。水在指缝间渐渐渗漏,有些东西就在时间里慢慢酝酿,像茶,在热水中翻腾,一片片舒展,释放出淡淡的清香;像书,一页页打开,经时间的研读,泛白浓浓的墨迹,于是,有了你美的延伸,有了我们疗治郁结的慵长时光。

大九湖,一块神奇的土地,盛满情人的泪水,却难以生长庄稼。1700米的高度,5000亩的湿地上铺满草甸,碧波荡漾,牛羊成群,这不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么?但是千万别急急火火地就想踏下去,这“大草原”下深藏玄机,暗流涌动。那些山梁的根便是在这湖水中缠绕,梁上森林密布,气势雄伟,久久不会老去。山梁间九条小溪犹如九条玉带从云雾中飘舞下来,反反复复地流淌光阴。我在一株鼠李的叶子上一遍遍寻找着时间,飞鹤轻快地掠过头顶,追赶它的身影,时间的翅膀又滑向了另一个地点。

我们在湖边行走,在画中沉醉。我们带着向往而来,把热情和赞美,尽情倾洒在你妩媚动人的身体上。大九湖,你从不吝啬你的美,天空、云朵、树木、山峰、水流,苔藓、花朵、牛羊、过客……这些早就存在你生命中的东西,并没有静止,它们在时间长河里日复一日地变化。不知道历史的风云对你的容颜是否有所剥蚀,从你脚下流去了多少日月星辰,从你目光中送走了多少坎坷峥嵘?我此刻看到的是你始终保持着最初的信仰,高山是你的,湖泊也是你的,这漂渺的云雾以及葳蕤在大地上的植物、动物都是你的。

 

敞开心胸,吐露真情,穿行在一望无际的时间长河里,你始终是玲珑的少女,四季的风为你裁剪不同的外衣,有张扬的绿,有淡雅的白,有火热的红,有庄重的黄……无论哪一件都让人怦然心动。你眼神清澈,能望穿人的心灵,微漾着动听的禅音,我低下头,看见自己的心正慢慢安静,那些散落在耳旁的喧哗,已随风,渐渐远去。
 

神 农 山

就叫它们神农山吧,那么多的山长在神农架,每一座山都是一首诗,又像是一幅深刻的画。当你真正身临其境时,不得不去正视它的静美和神秘。

我其实是一直不喜欢山的,在平原生活得久了,总觉得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就像那次在小姑家,我爬上一个小山头,准备从它的另一面下山去坐车。爬上去没觉得它的高大,抵达了山顶向下一看恐惧突然侵袭全身,我坐在山上不敢下来,那山如一块巨石压在我心上。而我又必须下去,父亲意外受伤躺在医院,我着急地抹起了眼泪。山上没有人,寂静得可怕。我试着转过身双手双脚并用,倒退着下了山。

那种经历在我的青春记忆里挥之不去,对于山的不喜欢也许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从此不愿再去经受恐高的痛苦,到底是对于山的害怕,还是对于生命中不敢面对的失去,我不得而知。许多年后,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所有的尘世里的喜怒哀乐在我去往神农架的路上一一呈现。因为这连绵不断的山,那些隐藏在成长过程中最深切的感同身受,给这个旅途带来了不一样的心情。

转过了一座山又出现了一座山,似乎神农架的山是无穷无尽的。我蜷缩着身体,盘山公路的崎岖、陡转让我有了炫晕的感觉。我不敢看车窗外的风景,生怕一睁眼,那数不尽的山峰便会再次压进我的心里,让我透不过气来。

和我同坐的芳姐看我难受,便拿了一颗晕车宁让我吞下。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途中芳姐的细致,艾华妹妹的淡定,还有雁姐的热心让我学到很多。我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跟在她们后面被照顾着。经历一次便会成长一次,我懂得了许多出门的技巧,知识、注意事项,这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生活在井底的那只青蛙终于跳了出来,在广阔的天地里不知所措却又充满了惊喜,我就是这只青蛙呀,想到这里不自觉地笑了。

这时耳边传来大家的惊叹,我忍不住睁开眼望了一下车窗外。眼前是一大片云雾,人仿佛在天上穿行,身边的云朵触手可及,看不见山谷沟壑,只有近处的一丛丛小绿竹映入眼帘。前方的路迷迷蒙蒙,我分不清这是在山上,还是天上。

车子又转过了一道弯,眼前突然敞亮,看不到太阳,但从云雾中透出了光,光与影交替重叠,光渐渐稀疏,而影厚重起来。山的线条轮廓细腻而温柔,既而温暖的味道从心底冒出来。

不知是晕车药起了作用,还是大家的兴致感染了我,头晕竟然消失了。心情豁然开朗,我望向那些山,它们的姿态犹如一尊尊思考者,在斑驳的光影中居然透出一丝丝艺术的气质,从同一个位置去看,因自然构造的不同,还有时间、气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横看成岭侧成峰。山是有灵气的,它们连绵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动感。我望青山,青山看我,云雾袅冉在它们的腰间,更像是一幅水墨画。山的气息是倔强的,它们挺拔险峻,在路的两边比赛成长。山上长着石头,也长树,还长花,偶尔还有玉米夹杂其中。隔着车窗看不清那些植被的样子,只有茂盛的绿,火热的红,淡淡的黄。最惹眼的还是山上那些铁塔以及相连的电线,他们是人类智慧因地制宜的产物。

  人们常说,稳重如山。而山其实只是山,它的高大、伟岸只是它的本来面目,而渺小的我总是无法抵达它的高度而不愿承认自己的浅薄而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从远方袭来,这时的我是否和当年的杜少陵一样的情怀?我自觉没有他的远大志向,但至少应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吧。

当天穹下的远方出现在我面前时,那些穿过的一条条隧道在身后的高山中隐去。我们跋山涉水的劳顿,在抵达远方的惊喜中一下子全无,站在木鱼镇的街头,我们的身影融入潺潺的香溪,心随着流水不停淌过夜的寂静,我忽然感觉这就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我在木鱼镇专门尝试了登山,上山与下山于我已经没有了恐惧。只要你走,山上一样有路,只不过路陡峭了些,我欣喜自己又走过了一座山。

 

美好之地,大都始于原始的神秘,却在人类的好奇探索、开发中终于平凡。神农架的山也迎接了现代的文明,为美而来,为爱而去的游人在惊叹和快乐中找回了美好心情。当然,那些山也有人类暂时无法跨越的地方,那是造物主留给其它生灵的家园,或许这正是永远诱惑引导人类不停探索、不停前行的秘密吧!
 

木 鱼 镇

美丽的木鱼镇是神农架的眼睛,明亮透澈,似一潭秋水,含情脉脉地望着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山是她眸中灵动的顾盼,溪水是她眼底流动的柔波。

香溪河是木鱼镇活力的源泉,曲线优美,如凹凸有致的玲珑少女,她不停地流淌,依着木鱼镇的地势或紧或慢、或勇或柔地前行。木鱼镇的街道虽婉转,却只有一条主干道,依着香溪河在山脚下而兴建。街道的两边除了酒店就是商店,作为神农架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地,木鱼镇似乎很繁忙。而一来到这里的游人却悠闲自得,在街上随意闲逛。这里的建筑大多不高,与沿海大都市比起来少了宏伟的气势,却添了淳朴与自然的味道。就像这里的风,不急不徐是那种清新的凉快,而不是狂野猛烈。应该叫清风吧,清新中透着淡淡的雅,如云雾一样轻盈。

雨是木鱼镇的常客。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空气中也弥漫着丝丝的恬静。在雨中漫步,清凉沁心,周身说不出的轻松,思绪竟有些飘飘然了。

山腰上有人家,有茶园,有满眼的翠绿。那一片绿意总在云雾的遮遮掩掩中时隐时现,这样的环境下种的茶必是最自然清新的。忍不住走过小桥,顺着山石砌成的阶梯向上攀爬。那抹葱绿明明就在眼前,却走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路边除了不知名的野花,还有些玉米。

这就是山里人与内里种地的不同,但凡只有一点空隙,他们也会让这点巴掌大的地方长上庄稼。而在我号称鱼米之乡的家乡,有的地方却常见芳草茂盛,该有庄稼的土地上荒芜着。记得有人说,只有种了庄稼的土地才不生杂草,土地尚且如此,而我们的内心呢?只有装满丰富多彩的人生,才不会荒芜吧。而我们行走与回归的旅途,不正是丰富的阅历积累么。

我们来的并不是采茶时间。茶园主人已把茶树修整,虽然也是一片绿意,但这是茶树恢复身心,修身养性的季节。望着这些修剪整齐的茶树,雨水从枝桠间一滴一滴地落下,我很自然就想到了僧人敲木鱼的节奏。那是闭着眼,一手数着佛珠,一手敲着木鱼的无虑时光,仿佛世界万物都不存在,红尘俗世皆都抛开。

  法云法师说:“禅,如同生活里的阳光,于一笑一颦间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禅,诠释着人间的爱、恨、情、愁,并用一颗博爱的心让人间变得更加幸福和谐,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而此时我的心真的已放空,回望来时的路,竟隐没在曲折中,只有山脚下的木鱼镇透着光亮,清晰而生动。这里的人间烟火隐形于两山之间,分不清是炊烟还是云烟,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茶园主人是个中年女子,很和善亲切。知道我们是来旅游的,她说现在不是采茶时间,家里没什么事,男主人就到山下的餐厅里帮厨去了。她守在这山腰,很少出门,倒不是没时间,是已经习惯了这清静简单的日子。我问她想没有想过去大城市看看,她羞涩一笑说,也想过,最后又不想去了,你看这么多人涌向木鱼镇,自然这里是最好的。

在下山的时候,边走边回味茶园主人讲的木鱼镇的传说,此“木鱼”非彼“木鱼”。这里之所以叫木鱼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员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他一心想让女儿嫁给权贵,好过上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县太爷的儿子虽然霸道,品行不好,但员外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而这个漂亮的女子虽有不甘,却也没有办法。成亲在即,员外找来木匠为女儿打嫁妆。这个木匠是个心灵手巧,英俊善良的青年男子,俩人一见钟情。这样的恋情却被员外认为大逆不道,他赶走了木匠,锁住了女儿。木匠痴痴念念,用木头刻了一条鱼。在女子嫁人的日子,大伙忙乱中,女子乘机逃跑,与木匠私奔。员外发现后派人追赶。眼看追赶的人越来越近,女子急得掉下了眼泪,泪水滴在木头鱼上,它瞬间变成了一条真正的大鱼。俩人坐上鱼背,大鱼顺着香溪游走,就到了这个今天叫木鱼镇的地方。从此,女子与木匠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繁衍生息,从而有了这个木鱼镇。

我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因为在我表姐身上发生过同样的故事。表姐夫也是来给表姐家弹棉絮时俩人一见钟情的,为了能让家人同意,表姐还装过疯,最后结局自然完美,俩人终于喜结连理。这个故事就是说的表姐和表姐夫,或者很多像他们一样勇敢追求美好爱情的男女。我想传说既然传下来,就一定有传下来的理由,这给木鱼镇增添了神秘,引无数人向往。而我在一本指南上却看到说木鱼镇之所以叫木鱼,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善用木头捕鱼。即把木头中间挖空,用特制的塞子塞住,早上把木头放进香溪,晚上干活回来就把木头收起,拔开塞子,倒出许多鱼来。这些鱼儿美味可口,既能充饥,又能换点碎银。无论这木鱼镇如何得来,我想定与勤劳智慧的木鱼人分不开,是他们勇于奋斗的精神才有了今天不一样的木鱼镇。

木鱼镇的夜晚异常宁静,房间对面就是山,从窗外望去,正在山腰处。云雾袅袅,在山间流动,这雾不停变幻着身形,仿佛淘气的小孩,做着鬼脸,表情异常丰富。山上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鸣声清脆,因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得令人沉醉。天渐渐暗下来,我坐在窗台边的沙发上,品着茶园主人送的一小袋绿茶,清香怡人,回味甘甜。时间仿佛静止,只有木鱼声敲打着我的内心,心如明镜,意如止水,自然安详。

香 溪 源

去往神农架的路沿一条叫香溪的河而建,它们彼此相依。河两岸的路时而相交,时而平行,时而隐入茂盛的绿树丛里,各自带着使命蜿蜒向前。而那条香溪河以率真的姿态,自由地涌动内心的情绪,或高或低,或急或缓。

看惯了平原湖泊的我惊奇不已,香溪河里竟然都是石头,大大小小,形形色色,那水便从石上或者石缝流过。水透亮而清澈,隔着车窗都能看清水中石头的大小和颜色。两岸的高山和树木将自己曼妙的倩影投入河中,而白云也不甘落后,它们变换着身形,在河中照着镜子。

“碧水源流长,神农百草房,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这条叫香溪的河它来自哪里?一路上我充满着好奇,想像着它的神秘和悠长。同行的俊芳姐姐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木鱼镇,正是香溪源的所在地,并相约到时一起去探访香溪源头。我不由地兴奋起来,很想成为一颗石头长久地躺在香溪河里,亲近它,依偎它,让它的芳香氤氲我全身的每个细胞。

  “快看,昭君故里!”不知谁大声喊道,我一下子从梦中被拉回现实,我把头贴在车窗玻璃上向外望去,在公路的护拦上有一块牌子上写着“昭君故里景区由此去”,而车子正穿过香溪河上的一座桥。我知道我们只是路过,无法抵达昭君的故里,而那个叫昭君的女子却迎着阳光朝我走来。她在桥下的香溪边洗手,溪水里闪着波光,她皓腕凝雪,一串珍珠从手中滑落顺着溪水流向远方,她浅浅一笑就香了溪水。我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虽然隔着距离仍然嗅到了淡淡的清香。此时的我真想掬一捧香溪水,滋润我干涸的心灵,回味它的清甜,长成如昭君一样的美女子。车子穿过一条条隧道,时光仿佛穿越了千年,引导我们领略其间的画面,拼接成一路上绝美的风景线。

木鱼镇就坐落在两山之间,我们于下午到达。入住酒店,放好行李,我们来到酒店门口,赫然发现原来这酒店门口便是我们一直顺流而上的香溪河,顺着它,便能找到香溪源。酒店在河岸的左边,用一座桥连着公路。酒店的后面是山,前面也是山,河与公路就在这两山之间的脚下延伸。而公路两边都是店铺,除了饭店就是商铺,一一排列开来。

  我从早上5点多起床开始赶车,先汽车,的士,再火车,汽车,转辗千里,耗时近10个小时,我以为会很累,但当我们在香溪街道上漫步,清风徐徐,流水淙淙,旅途的疲倦竟一扫而光。我们像飞出牢笼的小鸟,快乐地叽叽喳喳,新鲜而惬意。问及香溪源,卖松果的中年男子操着方言指点,顺着公路上走可以到,下走就是木鱼街。因天色已晚,我们只好作罢,回到酒店用餐,休息,期待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天气尚好,阳光并不浓烈,只有微弱的光在枝叶间洒下斑斑点点。我们从酒店出发,虽都是公路,也明显是向上的慢坡,越走越高。从路右边向下望,木鱼镇已在山脚下,左边是山,前面也是山,山山相连,绿树掩映,有茶园相嵌其中。路边开阔一点的地方种满了格桑花,花开正艳,一朵朵随风摇曳,向我们点头欢迎;葛藤从山上垂下,一头葱茏覆盖住岩石。抬头望去,山依然那么高,苍翠而挺拔,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凡有点缝隙就会长出绿植,在岩石堆砌的山上彰显着生命的顽强。我想正是有了这些树木植被,才让山有了活力生趣。而有水才有生命,人们喜欢依水而居,路也依水而建。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我有理由相信,山水是一对恋人,它们情深意重,永远不离不弃。

大概4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一个有水车的地方。这里水声潺潺,从桥上往下看,是个半圆的深潭,流水回响在高山峡谷。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非常茂盛,有的几乎就长在水里,树叶绿得发亮。水湛蓝碧透,还没靠近便觉出清爽无比。这里便是香溪源了,我们买了票,进入景区,水离我们更近了,清澈见底,古木幽林倒映其中,这里面的气温比外面明显要低。才走了几步便来到一座小桥上,桥边有一截木头用石围砌,木头上写有“天下第十四泉”的字样,听说这是唐代的茶圣陆羽用这泉水烹茶后留下的,可见这泉水甘甜得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我忍不住走过去,用手撩水,一股冰冰的凉气瞬间涌遍全身,滴一滴在口里,甘冽醇香。难怪说好水出好茶,这个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水在山涧沟谷跳跃,它们停不下脚步,在巨大的原石缝隙里穿行。据说那石头为古代冰川时期的遗迹,想必这泉水也是从远古流淌至今吧。因这山形地势,水也是时而平缓,时而激烈。平缓时,温顺乖巧,大有“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激烈时,万马奔腾,浩浩荡荡。越往上走,水流形成的瀑布越多,一截一截的,远远望去,水珠飞溅,白色的水花调皮地翻滚,然后落在石头上匆匆离去。

有人说“大凡世间风景秀丽奇绝处,往往在险峻处方能得见。”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多处有树木横立,也有大石悬在头顶。这恐怕正是为了考验人的意志吧,若是耽于安乐、畏惧险地,又怎能欣赏到这绝美的景致呢?我们一路上兴致勃勃,飞流的瀑布、斑驳的石壁、沧桑的茅屋、浪漫的小桥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几丛小竹,一棵松树,三两点野花也都进入了我们的镜头。幽林里间或有鸟声、虫鸣,它们怡然自得地开着茶话会,而我们循声望去,怎么也找不到它们的身影。我想大自然造就的奇景,人类涉足也应留有余地,保持敬意,这样才能与万物更和谐相处吧。

令人遐想翩翩的神农氏的洗药池突然出现在了眼前,我以为会在山顶,但这里分明有著名诗人徐迟亲手书写的“香溪源”三个绿色的大字,遒劲有力,鲜明惹眼。只是石头上长满青苔,若无人迹,定是苍凉一片。我们围着洗药池观看,它并不大,像个小水坑,也不深,水却是蓝绿蓝绿的,非常清非常亮。我在想这么个小池子怎么会有流不完的水呢?四下察看才知,那与池相连的石头缝中有水渗出,这些水注水池中,水池中的水不盈不亏,总是这么多。神奇的池水得到百草的精华,还有神农氏的精神,流过石灰岩裂缝,经洞穴过滤沉淀,纯净甘甜,一路向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香溪人,他们或如昭君般美丽,亦如屈原般崇高。

那条奔流不息的香溪河水,就是来自刚才见到的岩缝中的涓涓细流,它们悄然无声,却穿透石缝,渗出地面。一路上经过林林莽莽,沟沟坎坎,千回百转,面对阻挡、压力,它们不回头,不停息,集结奔跑,终于汇入长江大海,寻求自己的归宿。

我想,这流逝的时间也是一条河,我们在人间来去的路上就是生活,生活也像一条河,人生的旅途深邃幽长,不管我们会经历些什么,都应义无反顾地去奔赴前路,哪怕前路茫茫。

我们在刻有“香溪源”的石头旁留影,然后依依不舍地朝山下走去。回去的路似乎快了许多,香溪河就在身边,顺着它的方向,我们可以找到来时的路。依然是在酒店门口的桥上,我们凭栏远望,香溪河还是一如既往向前奔流,沿着自己的方向。

 

同行的方姐姐问我愿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说,不愿意!她说,我也不愿意!是啊,我们不属于这里,我们只是它生命中的过客。我们欣赏它,赞美它,却终究是要回去的。而香溪源在接受了无数人的赞美后,就目送他们离开,它承受不了毫无节制地涌入,它是安静的,它也需要安静。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