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难忘过去手插秧

时间:2023-07-21 16:27     来源:荆门文学     作者:许梅坤    点击:

五一期间,我回到故乡京山孙桥镇五泉庙,在村中溜达,看到一台台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已经整修一新,随时准备进入工作状态。到田野漫步,只见一丘丘秧田覆盖着白色塑料薄膜,嫩绿的秧苗正在薄膜下面茁壮成长。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翁卷的那首《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也想起了过去农民手工插秧的艰辛。
故乡在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那里的小型水库和大小堰塘星罗棋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其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种植水稻自然是农民的头等大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小队的农田较多,劳动力很少,全部是人工插秧,因此插秧时间一般长达20多天,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那时清明节刚过,农民就开始育秧,先将萌芽的种子播撒在村庄附近的肥沃水田里,以便于随时上水放露观察秧苗长势,秧苗长到4片叶时即可移栽。四月插秧季节临近了,庄稼人赶着牛,用犁耙将田里的泥土连同红花苕子、兰花苕子和杂草深翻开来,斩碎,捣烂,耙平。接下来须经过三道程序:扯秧,挑秧,插秧。
凌晨两三点,大家早早起床,饿着肚子提着秧马来到秧田边,挽起裤管,光脚走进秧田。已长到四五寸长的秧苗,嫩嫩的、绿绿的、密密的,稚态可掬。大家坐在秧马上,身子前倾,两只手分别握住秧苗的根部,双管齐下,先将秧苗用力拔起并洗掉根上的泥巴,然后两手一合,用稻草扎一系,束成一把,放在身后,干脆利索。
天刚蒙蒙亮,一天所需的秧苗扯得差不多了。这时,妇女们匆忙回家做早饭,我们就用大畚箕把秧苗装起来,挑着秧苗走在弯弯绕绕的田埂上,扁担有节奏地晃动。我们把秧苗挑到较远的水田里,每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抓着几把秧苗,使劲一甩,一把把秧苗被抛到田里。抛光一担秧苗,接着再去挑,听到妇女们呼喊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才匆忙回家吃早饭。
吃完早饭,大家再肩挑背驮地将秧苗运到较远的水田里,便开始插秧。其间,为保障秧苗供给不断档,一般都由两三个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负责运秧。那时候都是乡间小路,运秧全靠肩挑,湿漉漉的一担秧苗有一百多斤重,来来回回,晴天就让人累得够呛,若遇上雨天,道路泥泞,雨水下在秧苗上越挑越重,一不小心连人带秧摔个跤是常有的事。 
妇女和男青年是插秧的主力军,小孩子是分厢打线的助手。孩子们拿着两根五尺长的竹竿和长长的秧绳,先在水田的两头各插一根竹竿,拉起一根秧绳,每间隔五尺用秧苗靠近秧绳栽出一条直线,方便大人分插秧。其质量要求以行距8棵、株距4.5寸为宜,且行距株距都要平直,便于后期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大人们在分好的之间排成一行,活动一下四肢,然后左手捡起一把秧苗,深吸一口气,弯腰低头,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将秧苗均匀地分成一撮撮,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不停地去拿秧苗,一般先从左往右插,插到右边退左腿,再从右向左插,插到左边退右腿,左右来回,把一撮撮秧苗插入泥土中。直到这一轮插到田头后,转头再插下一轮。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代布袋和尚的那《插秧偈》,正是农民插秧真实的叙述、生动的写照。
插秧是个力气活,一点也不假。晴天的中午,太阳当头照,田里热气腾腾,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和着溅在脸上的泥浆,涂鸦成一个大花脸。但是插秧必须足劲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争先恐后的倒退队伍中,稍有松懈就会被别人关了“笼子”出不去,出尽洋相,引来大家一阵嘻嘻哈哈的嘲笑。
插秧是个技术活,一点也不夸张。插得太深,会影响后期秧苗生长;插得太浅,下雨刮风时秧苗就会漂浮起,届时还要补插。会插秧的人,双手像蜻蜓点水般地上下翻飞,很有节奏地把秧苗插进泥巴里,每蔸秧苗大小匀称,间距均衡,横看竖看都成一条直线。不会插秧的人,双手笨拙缓慢地把秧苗插得东倒西歪,横不成行,竖不成列, 甚至还有一些秧苗没插进泥里,漂浮在水面,让人啼笑皆非。
插秧是个危险的活,不是危言耸听。初夏的水田,常有水蛇神出鬼没,让人毛骨悚然。时不时还会有几条蚂蝗吸在腿上,让人防不胜防,等你发现,用手把它扒拉下来,顿时鲜血直流,惨不忍睹。还有一种白色水蛆,蜇人后伤口会发痒,严重的起小水泡,往往会恶三至五天。更可怕的是一种很凶猛的半翅目昆虫田鳖(俗称水蝎子),唾液毒性大到能让人肌肉液化。
插秧虽苦虽累,但也有乐趣。天下大雨,堰塘里的水满了,鱼儿就会游到水田里。人们插着秧,时不时会看见大大小小的鲫鱼,大家停下手中的活,手忙脚乱去捉鱼,嘻嘻哈哈,笑声阵阵。捉到的鲫鱼,用细树枝穿着,放在田埂上,抓一大把野草盖着。收工了带回家,刮鳞剖腹掏肠洗尽后,或清炖或油炸或红烧,都是一道美味佳肴。
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大地,好几丘水田都插满了秧苗,放眼望去,绿茵茵的秧苗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呈现出南宋诗人虞似良在那首《横溪堂春晓》诗中描写的绝妙意境:“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手工插秧,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一种农耕文化,凝结着庄稼人的辛劳,记载着劳动的荣光,倾注着农民的希冀。又到一年插秧季,农机轰鸣闹春耕,迎接又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
(许梅坤:京山市孙桥镇人,中共党员,荆门市作家协会会员,京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