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我在非洲当厨师(四)

时间:2023-06-06 16:21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张德宏    点击:

 
在扎伊尔,我接待的最重要的一位客人,就是时任扎伊尔总统的蒙博托。他到基克维特市视察,特意来中国农技小组,参观了我们办的稻米加工厂、蔬菜生产基地、农机修理厂、养猪场等地方。为了表示我们的热情和心意,我特意做了比较拿手的太师饼,专门磨了豆浆。给总统斟豆浆时,估计他以为是牛奶,示意不要。我用法语对他说:“恩波恩波(尝一点点的意思)!”给他斟了小半杯,总统接了豆浆,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竟把杯中的豆浆喝干净了。他问这是什么饮料,翻译告诉了他。听了翻译介绍,他主动又要了一杯,并对我报以微笑。此时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总统夫人吃太师饼,吃到糖馅时将剩下的小半个饼子放在了盘中,总统见了,伸手将夫人吃剩的饼子拿起来,自己几口吃掉了。这个小细节说明,总统非常注重礼节,非常尊重我们中国人。送走总统后小组长表扬我:“小张胆子大,敢硬给总统倒豆浆,我在旁边紧张得衣服都汗湿了……”我笑了:“我在国内接待过国务院副总理、大军区司令员,在我眼里,小国家的总统跟他们差不多吧!”当然这只是笑话,不论国家大小,总统毕竟是总统。这次接待比较成功,总统回到首都后专门约见中国驻扎伊尔大使馆大使,高度赞扬中国农技组的工作,说双方合作卓有成效。
在扎伊尔期间,我们也经常应邀去当地黑人和白人住处做客。当地黑人吃的主食是木薯,菜很简单,顶多是烤鱼、烤花生米、烤虫子(他们喜欢吃虫子)、煮鸡蛋等玩意。木薯加工成粉,食用的时候先用钢精锅将水烧开,再将木薯粉放入锅内烫熟搅拌均匀,最后跟我们中国的糍粑差不多。吃的时候用手抓,抓一坨木薯粑就着辣椒酱吃,黑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尝过这东西,有点糯,有点酸,无其他异味,但远不如大米饭好吃。与食品相比,水果倒是特别丰富。黑人招待我们的水果有:香蕉、菠萝、木瓜、芒果、橙子等等,当地盛产水果。到白人那里做客,食品自然多些,有鸡块、牛排、开胃酒、威士忌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酪,形状像小豆腐块,味道咸不咸,酸不酸,很难吃,白人黑人却喜欢得不得了,待客必上它。
在基克维特市,有一个美国专家组,驻地离我们不远。他们经常来找我们买蔬菜、买大米,一来二往彼此就熟了,关系比较融洽。那年圣诞节,他们找我们买了一头猪,邀请我们去做客,与他们共度圣诞节。晚上我们到美国人驻地,只见门外的场地上烧着一堆熊熊炭火,炭火上是铁架子,架子上一头全猪烤的金黄冒油。主人招呼我们拿着刀叉、铁盘,直接去烤猪身上切割,你想吃哪块割哪块;吃时蘸佐料,还有酱,味道还真不错。饮品有啤酒、可乐,主食是面包。美国人能吃,那晚我们没吃多少,他们十来个人竟把一头烤猪吃完了。
我在扎伊尔工作两年零一个月,于1981年底回国。援外期间享受的待遇是拿双工资(国内一份、国外一份,金额相等),吃穿用都由公家开支,自己不掏一分钱。在那种环境下,援外人员不管级别身份高低大小,大家吃住穿一样,都没有私有财产。有人说笑话:援外两年,等于过了两年共产主义生活。我觉得这话有一点道理。回国时我们用节省的生活费买了几块布料、几打尼龙袜子,打算作为礼物回国后送给亲友们。 (通联:市群艺馆)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