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我贪恋的人间烟火气

时间:2023-04-13 15:31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郑文    点击:

记得小时候学写春联时,厨房门口总要写上“烟火万年”四个字,年年如此。这大概是因为希望家舍烟火气不断,平安顺遂,既是对生活的愿望,也是对自己的祝福。什么是烟火气?烟火气是难以割舍的乡愁,是我生长的原点。
乡村的早晨,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缎带飘在湛蓝的天空,缎带的两头分别系着远处的山林和近处的田野。转眼间,薄雾渐渐退去,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塆里的孩子们骑在牛背上走出了村子,来到山坡上田埂上开始放牛了。有的在牛背上看小人书,有的和小伙伴们说着话唱着歌,也有的躺在牛背上完全把牛吃草的声音当作美妙的催眠曲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久,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那白色的轻柔的清烟在田野上空飘荡,点缀了乡村的美丽,也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牛儿是那么专注地吃着草,它会来来回回把嘴边的草啃得干干净净,而且留下的草桩子是那么整齐。时间在悄悄地溜走,机灵的孩子们开始观望着村子里,如果炊烟渐渐散去,就是大人们不来呼唤,也会赶着牛回家的,因为经验告诉孩子们,该吃早饭了。
我读初中时,学生要向学校食堂交米,家住近处的还要交柴火。学校为了照顾远处带不来柴火的学生,就在每年冬季到来前组织学生到离校不远的山上割茅草,以解决食堂的燃料问题。天黑前,学生们每人都要背一捆茅草回学校,蜿蜒的山路上上百人的背草队伍实为壮观。回到学校,同学们都累得不想动了,这天的晚自习自然是不会上了的。吃过晚饭,同学们躺在床上,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初中三年里,每年入冬前都有一次这样的劳动。尽管每次劳动都很累,但我们收获的是在烟火气中的历练和成长,享受的是劳动带来的免去柴火费的快乐和喜悦。人类从远古时期的茹毛饮血,到后来的钻木取火,再到今天的现代文明,不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吗?这真是“人间烟火平常事,天上云霞五彩光”。
成年后,我当上了大队民办教师。那时大队的学校规模不大,二三百人而已,桌子是老师自己用砖模脱出来的土砖垒起来的,凳子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教学条件极其简陋,但学生们只要有书读,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每到夏天,学生喝水就成了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喝熟水,工人师傅每天都要烧水、送水,但烧水的柴火也是一大问题。学校没有茶水费的开支,这就为难了学校老师和工人师傅。那时有一句话叫分级办学分级管,大队办的学校自然要找大队。学校前傍一条水渠,后依一片山林。还好,大队经过协商,同意学校可到后山的松林里,砍松枝回来解决烧水的柴火问题。这可乐坏了师生们。学校一声令下,全校学生拿着镰刀和绳子,向后山松林奔去,砍的砍,拖的拖,不到半天工夫,厨房门前就堆起了一座小山。师生们望着这劳动成果都开心地笑了。新砍回的松枝只要堆放几天就可以烧了。松枝烧火真是好,有火力,还熬火,望着火红的灶膛里那“噼噼啪啪”的松枝化身灰烬的情景,老师们无不感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老师们还会和学生一道用松枝烤火取暖,共享这人间烟火气。
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但人们认识到,无论怎么改,教育必须接地气,接地气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要贴近生活,这其中也包括劳动教育。今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并颁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课标》,这不能不说是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现实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不在少数,他们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不知道米饭是怎么煮熟的,更不知道何为人间的烟火气。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知道劳动的艰辛,感受到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国家教育部让劳动课重回课堂,让学生“劳”起来、“动”起来,这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过去,有的地方就开辟了农场,有计划地带孩子下农场认识原始的农具和今天的农机具,让孩子们感受社会的进步;带孩子亲自到田间插秧割谷,体会劳动的艰辛;让孩子们自己择菜做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幸福,认识到人间烟火气的真正含义。教育要接地气,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教育的真谛才能在这人间烟火气中升华。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普通的日子里也藏着人间烟火和无尽的快乐。生活中的美有很多种,唯独人间烟火气能温暖整个世界,能沁人心脾。
我爱这人间,更爱人间朝朝暮暮的烟火气息。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