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豫鄂边区的“小延安”

时间:2022-04-25 17:05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故事荆门》    点击:

位于京山市新市镇小焕岭村的小焕岭,是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区党委旧址,被同志们称为边区的“小延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6月至1942年6月,豫鄂边区首脑机关先后在京山大洪山、八字门、小焕岭驻扎达三年之久。其间,边区党政机关有近两年时间常驻小焕岭。 1940年10月,日军调集重兵1万余人,在京山石板河、丁家冲至八字门一线50多里的狭长地带,对边区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扫荡”,边区党委、挺进纵队指挥机关在八字门的住房全部被夷为平地。边区首脑机关被迫转移至京山小焕岭,小焕岭成为边区新的指挥基地。在日军“扫荡”时,大、小焕岭中的“藏军洞、岩屋洞、蜘蛛洞、狗眼洞”都曾隐藏过新四军的伤员和枪弹,秘密印刷过边币和报刊。 李先念、陈少敏、杨学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京山小焕岭指挥了整个边区的抗日游击战,开展了边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边区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均来小焕岭参加会议,汇报工作,接受新的任务。大后方、大城市的许多热血青年,千里跋涉来到小焕岭参加革命,投身抗战。 1941年4月1日,边区党委在小焕岭附近的向家湾召开第二次边区军政大会,会上成立了边区行政公署,标志着边区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加强和行政指挥的统一,是边区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新起点。 1942年3月13日至23日,京山召开首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边区党委提出的《豫鄂边区施政纲领(草案)》,对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实行抗战时期的军事、政治、财经、文教等各方面政策做了明确规定。还通过了《司法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保障条例》,以及呼吁团结抗日、改革保甲、实行公民小组制等提案。这次边区人民代表大会推动了根据地民主建政工作,促进了边区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久,国民党第五战区对豫鄂边区发动了连续8个月的“反共”高潮,加上日军不断对边区的蚕食和“扫荡”,边区遭受到严重破坏。1942年6月上旬,陈少敏率边区党政机关离开驻扎整整3年之久的京山,从小焕岭撤离,跨过平汉铁路转移到大悟山。 (资料来源于《故事荆门》)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