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开镰时节

时间:2022-01-20 17:33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李永新    点击:

处暑前后,虽然已过立秋,但白日的乡村仍笼罩在蒸腾的暑气之中。天瓦蓝瓦蓝,偶有一丝丝白云掠过。乡村寂静,秋蝉在林间低吟,鸡娃们在蒿草丛穿行,闲散的狗东游西荡寻找感兴趣的玩伴。此刻,放眼宽阔的田野,一片迷人的金黄。微风拂过,丝丝甜香沁人心脾。常年在田间辛勤劳作过的农人,平静的心湖泛起一阵欣慰自豪的涟漪,像极渴盼当父亲的男人,望见快要临盆的腆着肚子的妻子,喜悦之中夹杂着忐忑和焦虑,缝儿衣、剪垫褥、裁尿布,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谷子是大地的胎儿,是农人汗水的结晶,迎接它的到来远比迎接一个新生儿的降生繁琐和庞杂。还在稻子低头散籽、半青半黄的时候,农家就开始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精心准备。那时没有普及收割机,绝大多数农户全靠人力收割。割、捆、运、打、扬、晒等各个流程,必须提前综合考虑,准备到位。 首先是“打草要”,就是捆稻谷的草绳。清晨的草垛旁,午后的树荫下,农家将一捆捆陈年稻草抖松,散成堆,适当喷点水,以便打起“草要”来柔韧顺滑不伤手。然后农人搬个矮凳坐定,手握一尺多长的“要把”(木棒),从草堆抽出一缕草,用手旋转一下作为“要头”缠在“要把”上,然后用“要把”顺时针转动缠绕。就像纺车将棉花纺成线一样,农人左手理稻草掌控粗细,右手充当纺轮不停地将草绳缠绕在“要把”上,直到达到相应的长度,才将“要把”抽出来,一个弹簧状的“要子”也就宣告完成。按照稻田面积和谷捆的大小需多少“草要”,农人心里有谱,一季稻谷一般要准备几百条“草要”。 其次是磨镰刀。镰刀是收割的必备工具,农人总是在开镰前将镰刀打磨得锋利锃亮,数量不够的话,还要采购添置。因为每个劳力下地前都要准备好几把磨好的镰刀,以便中途替换。磨刀石一般卡在长条板凳上,或者镶嵌在门前走廊边沿上。农人端来半盆水,在磨刀石前坐定,往石头上浇点水,将镰刀平放在石头上,双臂按住镰刀,在石头平面上来回作往复运动。“嚯——嚓”“嚯——嚓”,成为开镰前乡村最动听的音符。 碾禾场也是不容忽视的功课之一。趁着开镰前的短暂时光,将禾场杂草除净,坑洼填平。在一场透雨后,抢抓时机,套上石磙,将禾场碾实碾平,为稻谷的着床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禾场光滑结实的话,将来打场和晾晒才能保证稻谷中少灰尘泥块。 当然还有开镰前的许多农具、用品也在提前准备之列,比如拖谷子的板车,装谷子的麻袋,翻场的扬叉,扫场的扫帚,拢谷子的越板,扬场的木锨等等,必须一应俱全。 待到谷子足月,就相当到了孕妇的产期。择定连续几天无雨的吉日,开镰是谷子呱呱坠地的唯一方式。农人们早早地吃了早餐,用竹篮提着镰刀和茶水,怕饿的还备足了稀饭面饼类,准备中途充饥。走进一望无际的稻海,农人们弯腰驼背,挥汗如雨,争分夺秒。谁都想将期待已久的金娃娃一个不落地尽快接回家。 于是,你看到九月的天空下,沉寂的乡村忽然热闹活泛起来,田野里满是抢割的人群,田埂上、大路上有肩挑稻谷、车拉稻谷的人群。禾场上人声喧闹:有的是拖拉机在“突突突”碾场;有的是当家汉子在“哦喂哦喂”唤风扬场…… 开镰是一首歌,一首饱含深情、欣喜忙碌、充满汗味的丰收之歌,一首不堪回首,走进历史,走进记忆深处的韵味悠长之歌! (通联:市月亮湖北路39号)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