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王岭山血战

时间:2021-12-27 11:41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孙少平    点击:

在沙洋县曾集镇,有一座山叫王岭山。它没有山的雄奇,也没有岭的挺拔,它静静地躺在范集村的土地上,那么安然,那么平凡。可是,当你走进它,去直面一座烈士纪念碑,追忆一场血战,缅怀众多红军先烈,你会发现,它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巅。

初夏的一天,我走进曾集,和曾集镇文化站站长肖家财、范集村原党支部书记邓士轩、范集村村民邓念华等人踏遍王岭山,以期较为真实地还原王岭山之战。

那是1932年夏天,贺龙领导的湘鄂西红军偷袭了驻扎在沙洋的国民党军后,又北上打败了驻扎在石牌的国民党军,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随后转移到沙洋县曾集镇柴集村丁家店休整。不久,红军接到上级命令,立即从休整地出发,前去攻打驻扎在三家店(现沙洋县高阳镇三店村)的国民党军。行军至徐湾(现曾集镇范店村四组),红军就地休息,埋锅造饭。他们刚把饭端在手上,还没有来得及吃,突然接到紧急情报,驻扎在曾集张家湾的国民党军获悉红军在徐湾出现,已经调集重兵向徐湾扑来,欲在此地将红军一举剿灭。这是一个来自四川的步兵旅,旅长郭某系川军名将,奉命率部入鄂“剿共”。

红军立即撂下饭碗,操起武器就朝王岭山赶去。他们清楚,位于徐湾南面的王岭山是进出此地的咽喉要道和制高点,谁抢占了王岭山,谁就抢得了战局控制权。一路急行军,王岭山还是被先行一步的国民党军抢占,他们在山顶的同水塚子上(现曾集镇同水粮站所在地)筑起一道机枪阵地,架起八挺机枪向红军疯狂扫射。红军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依托山林和田埂向山上发起强攻,试图从敌人手中夺取王岭山。可是,敌人的火力太过猛烈,红军一次次进攻,一次次成片成片地倒下,鲜血染红了王岭山。

如果单以双方兵力计,国民党军可以碾压红军。但是,红军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他们只敢原地固守,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天一夜过去了,双方陷入僵持战。

第二天,驻扎在三家店的国民党军赶来增援,从徐湾南面包围了红军,切断了红军从徐湾到王岭山的后勤补给线。战局突变,红军背部受敌,身陷重围,弹尽粮绝之际,依然与敌人殊死博斗。又是一天一夜过去了,红军重创了敌人,自身也伤亡惨重,仅剩数百人。

形势万分危急,如果再不能突围,红军将会全军覆没。

第三天,红军为了节省子弹,保存实力,没有和敌人发生战斗。到了深夜,天空倏忽阴云密布,大地一片漆黑,真乃天助红军!红军抓住战机,兵分两路,一路人马配备机枪向北佯攻,迷惑敌人。另一路人马则组成敢死队,个个手提大刀,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摸上山头,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未等敌人回过神来,大刀已砍向他们的头颅。霎时,王岭山上刀光剑影,杀声四起,敌我双方混作一团。敌人的机枪手分不清敌我,不敢射击,红军趁机冲上去将他们全部砍死。红军不敢恋战,杀开一条血路后,冲出了重围。

是夜,当地百姓先是听到激烈的枪声,冲锋声,喊杀声,紧接着听到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自北向南,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枪声随即稀落下来,直到完全停止。

红军突围后,连夜转移到潜江张场一带休整,国民党军也连夜撤回驻地。王岭山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伤佛这里不曾发生过战斗,只有那满山遍野的尸体和空中弥漫的血腥味,还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惨烈。

黎明到来的时候,当地百姓自发来到王岭山,含泪将1000多具红军遗体转移到王岭山东侧一口干涸的堰塘里(现漳河管理局三干渠大碑湾管理段所在地),集体掩埋。

这些长眠于此的红军,有的年过半百,有的年仅十几岁,他们牺牲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此战,他们装备落后,补给中断,而面对装备精良、补给充足、数倍于我的敌人,他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塵战三天三夜,歼敌逾千,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新中国成立后,范集村将同水塚子夷为平地,建起范集小学。在施工时,人们从地里挖出几十筐机枪子弹的弹壳。每一筐弹壳,都沾满红军的鲜血;每一筐弹壳,都见证一段悲壮的历史。

岁月如斯,英魂长存。89年过去了,这段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染着流年的风烟,载着世间的真情,在当地久久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热爱祖国,建设家乡。1995年,当地百姓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自发修建了王岭山烈士纪念碑。2013年6月,沙洋县人民政府为彰其伟业,勖吾后人,重修此碑,并将此地定为沙洋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联:沙洋县祥和家园)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