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媒体荆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媒体荆门

万锦科技:一项创新带来5000万元产值

时间:2021-12-02 10:57     来源:湖北日报2021,03,25     作者:李思辉 通讯员 蔡代明    点击:

万锦科技:一项创新带来5000万元产值

 

三月十六日,万锦科技员工正在抓紧生产抗阻燃建筑管材。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蔡代明 万锦

 

国标设备生产“良心”产品

 

沙洋经济技术开发区鹏举大道,湖北万锦科技有限公司门口,一截直径3米、长约6米的硕大塑料管抓人眼球。

“武汉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的排污系统,采用的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大口径中空壁缠绕管。我们留下这一截管道,放在厂门口做展示。”万锦科技总经理助理严常军说。

管道生产制造行业是传统产业,门槛不高,厂家众多,竞争激烈。近年来,生产规模算不上“巨无霸”的万锦科技,屡屡中标军运村、武汉地铁等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又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成为众多中小企业中的“明星”,原因何在?

万锦科技董事长夏祥义总结为两个字——“认真”。

夏祥义当过兵,在军舰上负责轮机管理的工作经历,让他养成了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习惯。

2014年,夏祥义从机关下海到沙洋经商,开始接触管道生意。厂房建好后,需要采购设备。当时国内很多创业期管材企业采用的是非标设备,生产线投入小,利润空间大。夏祥义却坚持要重金采购国标设备,“当时有人冷嘲热讽,说是行业新手‘打肿脸充胖子’,我却不这么看。”

夏祥义认为,水电气暖等地下管网被称为城市的“血脉”,是“看不见的工程”,管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和百姓生活。不用全面达标的设备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创业一开始就必须有“生产良心产品、办良心企业”的决心。

事实证明,在技术投入上不遗余力并不“傻”。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对地下管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低端产品生产企业被挡在门外。万锦科技虽是一家年轻企业,却因为技术过关、品质可靠,获得进入很多重大市政工程的入场券。“当初那些冷嘲热讽的人,后来大多懊悔不已。”

 

走在创新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符合国家标准只是‘起步价’,始终处于行业前沿,企业才有底气。”夏祥义介绍,塑料管材生产稳定性是行业难题,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浪费原材料不说,质量不稳定还影响企业的信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万锦科技2016年开始与三峡大学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一年要投入3000多万元。有股东表示反对:“跟着其他厂家干就行,投入太多钱,咱们搞不起。”

夏祥义顶住压力,全力投入科研。2018年,三峡大学李德江科研团队与万锦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阻燃与抗静电功能聚合物管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当地引起轰动。在沙洋,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但能获得全省科技进步奖的企业不多,民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此后,万锦科技与高校合作研发的“磷氮协同阻燃剂和碳纤维抗静电剂”,有效解决了传统管材产品阻燃性低、耐寒性差等缺点,在生产应用上取得突破。“以这项技术研发出的新产品,每年可帮助企业增加产值5000万元。同时,企业的良品率也提升到99%,市场认可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严常军介绍。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夏祥义说,目前万锦科技的校企共建新型建筑管材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让企业不断走在创新的前沿,未来还将研发出一些填补市场空白的高端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家将管材送达火神山医院

 

值得一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万锦科技是第一家将管材送达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的管道厂家。省内生产管材的企业很多,为什么相隔180多公里的万锦科技能第一个送到?

夏祥义介绍,一是万锦科技与中建三局等央企有长期合作,产品品质可靠,较早进入选择视野;二是万锦科技主动联系、不计代价,克服重重困难,星夜装车送货,反应速度快。“抗疫冲锋号一起,我们必须冲锋陷阵。能为社会尽一份力,正是企业最大的价值所在。”

严常军回忆,当时到处交通管制,既需要联系车辆放行,几十车管材还等着整理装车。怎么办?夏祥义除夕夜号召员工迅速返厂,为国担难,共克时艰。周围县市的很多员工都往回赶。身在天门的生产总监王艳平为了赶回公司组织装车,借了农户一条小木船,划过汉江赶回沙洋。

荆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疫情期间,万锦科技为火神山医院等重点工程紧急供应管材660多吨。万锦科技入选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专家组的评语是:“老兵不改家国情,危难关头有担当。”

 

记者手记

 

珍惜“创新”这一生命力

 

□ 李思辉

 

分析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会得出一个结论:凡长寿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和秉性——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引入一种新产品,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一点一滴的创新,带来的是行业的技术发展。永不停顿的革故鼎新,推动的是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前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的意义更加突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打通关卡和瓶颈,是中国企业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勇做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题中之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技创新不只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事,企业本身就是创新的主体。千千万万的“创新主体”倍加珍惜“创新”这一生命力,勇做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必将产生强劲的国家创新驱动力。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