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五百岁的谢花桥

时间:2021-11-25 16:34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高向雄    点击:

谢花桥位于荆门市西陲,是漳河新区漳河镇的一个村,即谢花桥村,桥就在荆(门)当(阳)交界处的荆门境内。五百岁谢花桥的故事是神、恶、巧、变、喜。

相传明代初年,谢氏兄弟在大迁移时从江西来此落户。弟弟谢金平见此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且有两条港汊,长年流水不断,于是定居务农。哥哥谢金安见滚坡有座朝阳观,便在这里吃斋修行。30年后,哥哥来到港边一块稻田里准备“羽化”升天,他将木鱼及棒槌交给谢氏后代,当他焚身时疼痛难忍,只好作罢。后又续修三年,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坐化,升天后在空中大呼:“儿孙们来接木鱼,以后必有好处。”子孙们认为他又在说谎,便无人理他。哥哥大怒,将木鱼及棒槌丢下,并随风吹下话来:谢氏家族无德,18代人不能进学,不能做官。木鱼在空中飘得无影无踪,而棒槌却被一个姓周的青年抓住,他非常高兴地往空中一抛,落在港的的中间,竟变成一座桥,从此人们过港就方便多了。当地知名人士认为这桥就是谢金安的化身,众人出钱在桥头刻立石碑一块,以作纪念。

1940年日军占领荆门,西进当阳,国民党军炸毁这座桥,阻止日军。日军攻至港边,抓来民夫,锯来大树,拆来民房门板,修了便桥,车水马龙过了港。木桥腐烂后苦了当地人民,夏秋涨大水,人们只得从一棵歪长的大柳树上过港,小孩妇女常有人掉在港里。严寒冬日,挑柴、挑米、挑萝卜的荆当人民,只得脱掉鞋袜,赤脚从刺骨的冷水中过港,一直持续了二三十年。1966年经荆门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修起了一座人车两用拱桥。1969年这里通了焦枝铁路,修了火车大桥。皂当公路改修,又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焦枝铁路复线通车,又架了一座铁路桥。

去冬今春,境内348国道扩宽取直,谢花桥扩宽重修,这大道就像武汉市的解放大道,这桥就像武汉长江大桥。不同的是长江大桥是双层,汽车、火车同行,谢花桥是汽车在南,铁路桥在北,相望而不同行。

因修漳河水库,老家被淹,我家从高家集搬到谢花桥村,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这个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有27名,毕业后在全国各地工作,而且多数都是姓谢,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是谢氏十九代,已任几届了。

(通联: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