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象山脚下 (二)

时间:2021-05-13 16:11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鲁定平    点击:

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孝子老莱子,人们将最北端的一个泉“赐”名为顺泉。顺,取孝顺之意。百善孝为先。老莱子曾在这里隐居,自耕自织,一心侍奉年迈的双亲,闲暇时著书立说,留下了著名的老莱子“十六篇”和“斑衣娱亲”的千古佳话。

龙隐于水。自古以来,龙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龙图腾,龙崇拜,龙文化,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龙文化的历史。龙山、龙洞、龙水、龙脉……凡是风水好的所在,古人都喜欢冠上“龙”的名号。好龙的舒成龙也不例外。为了避嫌,为了给他新发现的泉贴上“龙”的标签,很巧妙地借宋时荆门知军吕元新诗句中"风云长静白龙宫"的龙字,给新泉命名为“龙泉”。山离不开势,水也离不开势。龙泉的横空出世,确实给象山增添了不少气势。随后,这里的许多东西,都沾上了“龙”的仙气和神气,如“来龙桥” “龙泉书院”“龙泉公园”等等。

似乎,从泉水之盛可以判断,在象山脚下不管从那个地方挖下去,都可能刨出涌流的泉眼,不信,大家可以来试试。不过,泉不在多,而在精妙。有四大名泉,便足够了。这里的泉水,或许来自地心,或许来自地下河,但是,我更相信来自象山的灵感!

我们的古人也确实不简单,为了给流淌的泉水找到一个好去处,不知哪位大贤可能灵光一现,在四大名泉的旁边建了一座虽然小,但却很有意境的湖。过去究竟取名什么湖,似乎没有历史记载,也许曾经称作“蒙泉湖”“惠泉湖”吧?如今称着文明湖。或许我们的古人,希望中华文明像泉水一样,源远流长,永远不要枯竭,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吧。因为湖,在湖的北面还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楼,称之为文明楼。湖和楼,还真是相映成趣呢。而小湖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水映名山,美轮美奂。小小的湖,当然装不下象山所有的心思,也装不下所有的泉水。水满则溢,多余的水总要找一个好的出口。盛大的水长年累月便有意无意间孕育出了一条小河,人们称之为“竹皮河”。象山的生命之水在满足了当地百姓需求之后便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潸然东去,入汉江,入长江,再入大海。

竹皮河?似乎不太好听,与名山名泉名境好像有点格格不入,古人们为什么却忘记了也改一改呢?

不过,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山好水好境好就足够了。

3

悠久灿烂的文化和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好山好水的不朽灵魂。

丰沛而又没有私心杂念的泉水,不仅滋养着山上山下的万物,也滋养了独特的象山文化和象山文明。

如果没有象山,没有象山脚下的泉水,没有泉水生出的清清小河,老莱子会在这里隐居吗?世界之大,名山之多,名水之盛,适合隐居的地方不在少数,但是老莱子先生却偏偏选中了古蒙山。我不得不钦佩老莱子先生的慧眼。古代先贤大都喜欢靠山结庐,临水而居,过着耕读逍遥的神仙日子。山不需要太高太大,稳当可靠就好;水不需要太多,清澈够用就好;境不需要太奇,清静就好;地不需要太广,种的五谷够吃就行。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或许当时蒙山脚下已经有了规模不小的街市,老莱子先生伏案累了,陪着年迈的父母爬爬不太高的蒙山,到山下的街市逛逛“超市”,到周边会会朋友,和老百姓拉拉家常,该是多么惬意啊。老莱子“十六篇”中,许多思想或许都来自山下的街市,来自山下的百姓。人可隐于山林,但思想一定源于社会。何时隐,何时现,老莱子先生自有主张。如果没有求贤若渴的楚康王力邀盛名的老莱子先生出山为相,也许老莱子先生还会在这里继续隐居下去。

虽然老莱子先生为了避朝为官,连夜卷着铺盖,带着年迈的父母匆匆离开蒙山,不知所终,但却为蒙山留下了至孝的千古遗产和皇皇思想巨制,开启了象山文化的发端之门。

如果说老莱子先生在这里种下了道家文化的种子,那么千年之后的象山先生,为了传播儒家文化和自己独创的心学理论,则在这里开坛讲学,传经布道。他的思想,他的学说,他的著作,人们都一一将其收藏,轻轻地安放在了陆夫子祠和陆九渊存列馆。祠内的巨大坐像和公园的高大立式雕像,似乎还在意犹未尽侃侃而谈,给他的门生们讲授着博大深奥的心学之道和天下大势。象山之上,名泉之畔,文明湖边,都仿佛还时时回响着象山先生宏阔而激昂的讲学声。虽然象山先生在荆门只逗留了一年多时间,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却生生地将沿用了不知多久的蒙山变成了象山。象山先生的命运,与一座大山的命运便像血肉一样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割开来。也许,这就是象山和象山先生的缘分。不知老莱子先生在天有灵,会不会嫉妒象山先生?

儒、释、道往往喜欢结伴而行。凡是好山好水的地方,它们都常常不肯离去。道家的老莱子,儒家的陆九渊在象山脚下都打下了千年的根基,佛家虽然不想与它们一争高下,却在山麓也建了一座大名鼎鼎的唐安古寺,并在对面的东宝山南麓建起了一座千佛寺。千佛寺?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似乎有超过儒、道两家之意。千百年来,也不知有多少大师在寺里晨钟暮鼓,唱诗颂经,布道祈福,超度了多少受苦受难的灵魂?

与象山结缘很深的,还有乾隆时期的荆门知州舒成龙。他在任期间,千方百计筹集巨资,先后在象山脚下建起了龙泉书院、来龙桥,开出了大名鼎鼎的第四泉——龙泉。看得出来,舒成龙先生是很崇拜龙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一个“龙”字。他的名字应该是父母所赐,虽然从小便沾上了“龙气”,但更多的是对龙图腾的膜拜,对龙文化的痴迷。因为舒先生,从此,象山从上到下便浸染在龙文化浓浓的氛围中。也许,象山的地脉下真有一条镇山神龙,保护着这里的山,保护着这里的水,也保护着这里的老百姓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