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遄飞的遐思——读李金彪散文集《东山夕拾》

时间:2021-03-25 10:48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周传碧    点击:

李金彪新书《东山夕拾》是继《东山日出》后又一力作,堪称“东山”(指代京山)系列散文姊妹集。京山人的“彪哥”,成了一个“品牌”,也成了一个爱的符号。喜欢他的朋友,都这样亲切地称呼他。清朗、精明、干练,眼神里透着自信、坚毅、率直、温馨,有时还有一丝凌厉和傲气。他精力充沛,激情勃发,遐思迩虑,乃善思。他逸兴遄飞,思接千载,意连八荒,天马行空也。他敢想敢说,还敢干,故有人说他胆子大。他与别人见识不凡之处,其实追求的是独特认知,思考的是与众不同。

  《东山夕拾》中文化定位是他写作的立足点。他分析家乡京山的地域文化特征,既不同于江汉平原其他县市的“水乡文化”,也不同于邻县钟祥的“皇家文化”,更不同于一步之遥武汉的“都市文化”。京山有新石器时期农耕文明代表的“屈家岭文化”,有西周时期苏家垄“青铜文化”,有西汉时期中国第二次农民起义的“绿林好汉文化”,还有抗日及历次革命战争时的“红色文化”等等。

  他认可这些不朽的文化,但认为这还不够全面,京山文化源远流长,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是“山乡文化”。这与京山从大洪山脉过渡到江汉平原的地理特征有关,这块土地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与文明相关,各种文化现象都置身于之中,山路、山川、山城、山乡人是他触摸的视角,书写的都是灿烂的“山乡文化”。虽是一家之言,但不失其真。

  他对“山乡文化”的思考基于时代的观照。

  彪哥的文章,深挖了京山这块土地上的厚重历史、历史上发生的人和事,展现了京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然而他与考证派不同的,是绝不泥古,不钻故纸堆,不为考证而考证,不为“古”所囿。他总是古为今用,立足于时代观照。时代观照是一种坐标系,《东山夕拾》中的文章,无论写“山乡”“山城”,还是“山乡人”,都是这个坐标系中的一个点,而无数的点,都是对当今时代生动的体现。集子中的文章,因为时代特征而丰富、生动和鲜活,为当今读者所接受所喜爱。

  譬如,他写“东山”(城东京源山),写了这里的“古”,这里的历史文化,“草枯鹰眼疾,水清鱼影寒”的观音禅寺,写了京源山下申公邑,楚国“第一功臣”痛哭秦廷搬兵救楚的申包胥。之后话锋一转,落到了当今上,重点写了在这里崛起、发展而蜚声中外的上市公司湖北京山轻机,描写和歌颂了如今京山轻机的年轻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行智能机器人研发,建设智能产业园的故事。这样,历史文化都成为现实的铺垫。《东山夕拾》中像这样古为今用、以古托今的写法俯拾即是。

  他注重发掘人的精神内核。

  任何文学,都是人学。离开人的文学,不可能成为不朽的文学经典。《东山夕拾》中的文章,有不少篇幅描写了人,特别是发掘人的内心、人的精神内核,这是人文思考。恰恰这些思考具有震撼人、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山乡人”中最打动我的人物,是后塆的“花姐”。这个人物形象真实、鲜明、生动,性格复杂。当今社会,花姐形象虽不是主流,却是真实的存在。这是一个善良、勤劳、坚韧、慈爱的农村妇女。文章并非一味描写她的苦难,更重要的是刻画人物善良的人格。她丈夫因与儿子争吵后自杀,她内心是极端痛苦的。但是她又怕因丈夫的死而让儿子背上“不孝”的名声,内心充满了矛盾而挣扎。“没想到这死鬼气性大,会寻短见,让孩子们背过”,她对丈夫的既爱又恨、对子女的爱和呵护跃然纸上。

  《雁门女》中的许以珍,是彪哥任县教委主任时属下的老师,也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20年,抚养两个孩子上了大学。文章刻画了坚强、善良、耐劳,忠于爱情、忠于家庭、不离不弃的女教师“感动中国”式的好人形象。“京山人”中还写了京山古今不少人物,分析了京山人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鲜明而深刻,为研究京山这块土地上的人物提供了新思路。

  文学思考的魅力在于充分的文学表达。彪哥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散文方式的表达,同样得益于他对散文的深入思考。形象思维是与逻辑思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是用细节描写、刻画,塑造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用夹叙夹议等,来达到表达思想的目的。当然,散文写作与小说、戏剧等故事创作不同,它灵活得多,但文学的审美是不可缺席的。

  在彪哥看来,好的散文除了思想这个内核之外,文学的构思、文学的表述、文学的语言必须别具一格。文学思考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东山夕拾》中的文章,大都注重了立意、表达、描写、抒情,文采斐然,赋予了文学的审美情感,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

  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标志,是人类特有的脑力活动。这种活动有着无穷的魅力,为人类所钟爱。李金彪先生擅长的思考,用在文学上,就产生了《东山日出》《东山夕拾》这样的佳作。他给社会奉献了精神食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作者原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荆门分院院长、荆门市社科联主席)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