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杨店的坛坛罐罐

时间:2021-03-05 16:31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罗本华    点击:

关于杨店,我其实不大熟悉。可是,当我的脚步刚一踏入它的地界,那种熟悉感便不期而至,以致我与它之间仿佛是天然的恋人,谋面之前早就缘定三生。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那些陈年的老旧器物,那些盛装了岁月的坛坛罐罐。

  今天的杨店村早就面目大换,鳞次栉比的楼房,宽阔平坦的马路,富有现代气息的娱乐场所,都把它贴上了城市的标签。然而,这里生活的一群人,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他们没有城市的户口,他们是住在城市的农村人,是基本不种田地的农村人。然而,杨店人并不穷困,相反很富裕,也许是经济转型,也是村里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总之,家家住进了高楼大厦,许多都开着奔驰宝马。

  对于我,以及像我这样的突然闯进的来客,杨店用了最热诚的方式来迎接,并试图让我们去了解并熟悉它的过往——这也许是信息时代,任何一个村子都亟需要干的一件事。它们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创业的精神,诱人的风景,其实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于是,杨店人建起了一座农俗博物馆,一座真正能让人记住杨店岁月的博物馆。馆虽不大,但内容极其丰富。什么桶子,箩筐、风车、秧耙子,石碾、石磨、斗笠、檑子、簸箕、背篓、煤油灯、黑白电视机、缝衣机等大小数百件,都在各自的区域生动地呈现。它们都来自杨店本村的村民,都是由村民自发捐赠的,那上面有着杨店数代人的触摸的痕迹和残留的气息,有着他们人生成长的岁月中所附载的无数的情感故事,有着他们祖祖辈辈永远怀念且充满神往的欢笑与乐趣,以及经历苦难时的心酸与无奈。许多已可以算为古董了,是可以到拍卖行叫价的,然而,杨店的村民纷纷主动献出来,钱不要一分,只需名字出现在博物馆登记册上。因此,当我在这些器物件什面前驻足观赏时,我的内心是感激的,一群农人,一群生活在杨店村的农民,其素养之高,其观念之正,是许多城里人难以比的。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坛坛罐罐,它们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圆有方,色有深浅,形状各异。诸君请看:那一坛,为泡菜所用,可曰泡坛。细颈粗肚,拙色亮釉,纳菜隔氧,酸香可口;那一缸,为贮米所用,故称米缸。嘴大身壮,容人藏身,盛米十斗,本味数年;那一罐,为盛油所用,则叫油罐。猫身雀嘴,弧耳圆盖,油滴不沾身,风尘不可进。那一罐,为砂罐,可烧水,可煮饭,可熬药,可炖菜。用之煮饭,香味特浓,用之盛粥,即便炎夏之季,三天不馊。

  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它们皆有共性,极质朴,极实拙,不炫耀,不夸饰。敲之,其声有嘤嗡有别;抚之,其温则凉热无异。全如生活本真之色,全如人世纯真之性。杨店的坛坛罐罐,不是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也算不上文物,需要鉴假核真。它们只是沉默者,生活中的沉默者,它们让杨店人接近了自己最真实的过去,让我这样的外来者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也许有此,杨店足矣!

  (通联:市象山中学)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