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文思泉涌——刘文泉新闻论文集《高看一眼》序

时间:2021-03-05 11:45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董玉杰    点击:

文泉兄长我18天。我们是九里同乡,后为中学同班,之前我们属平辈亲戚,再后他悍然娶我表姑为妻(令他遗憾的是我锣作锣打、鼓作鼓敲,誓不改口),如今我们同事宣传。我有20多个微信朋友圈,5个圈里有他偶一冒泡的身影。

  30多年来,我和他的居住距离从未超过50公里。对文泉我算是看透了,但捧读他的书稿,仍然吓我一跳。

  之前,他早已吓过我好几跳。

  1992年底,我知道他进了本地一家化工厂,但得知他干的是易燃易爆车间的倒班工人时,我吓了一跳:那是个初中学历就能干的活儿,而文泉可是大专毕业。但,没多久,他就凭手中的笔写进了厂保卫科、党委办公室。3年后,笔把他带进了钟祥日报社干起了记者。2年后,笔又把他带进保险公司当起了文员。离开报社后,他开始思念他的记者证、他的采访本、他的新闻稿。思念、后悔中过了3年,逢荆门晚报创刊招兵买马,他断然报考,竟然搏得第一。他离开钟祥县城到荆门晚报重新获得一本记者证、一个采访本,笔还是那枝笔。从村里到乡镇到县城到地市,他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农家子弟到倒班工人到通讯员到记者到晚报副总编的N+M级跳。

  亲戚朋友同学聚会,做了官的发了财的成了名的,大多脸苦嘴酸,然而文泉永远眉头舒展,一脸灿烂,很知足。

  读初中时,我很穷,文泉比我更穷。我是带一罐头瓶咸菜吃一个星期的那种,文泉是一个星期有两天只能吃酱油拌饭的那种。但那种苦,是在如今回忆的时候才觉出的,当时我们没觉得不幸,因为当时还有人连干饭都吃不上。想一想,三年自然灾害没过去多久。

  文泉一向很憨,办事尽责,无怨无悔。他网名叫老牛,比牛还憨。亲戚同学聚会叫他张罗,有什么事找他,只要说到问题,请字未出口他就会主动出工出力,至少也是献计献策,从不袖手旁观。

  文如其人,无论是新闻还是论文,他都写得扎实,具备一种当下不少媒体最缺乏的品质:不道听途说、不无中生有、不虚夸矫饰、不耸人听闻、不哗众取宠。

  他是真爱记者这一行的。22年前交出记者证误入他途的井绳一直横在他心上,后来有多次改做行政管理、另谋高就的机会,他都断然拒绝。如今纸媒处境困窘,他仍不改初心。文泉在晚报干了20年,从创刊到转型到融合,起起落落,左转右突,从5年纪念到10年纪念到15年纪念,他一念都不差,如今已在张罗20年华诞。干了20年,文泉挖了口很深的井,既挖出甘冽的泉水,也把自己身陷其中。处境再难,他都干得津津有味。

  最吓我的是,他在十多年时间里竟然写出了这么多篇论文,洋洋10多万字,而且大多都在省级、国家级行业龙头刊物上发表并屡屡获奖。他不但是一名观察者记录者,也是一名统揽全局的深思者。写论文,离不开统观全局、理性思考和对行业理论的持续关注。写新闻是自转,写论文需要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多个点公转,同时还要不断地盘桓上升。写论文一直是我笔下之最怯,然而,文泉的论文却写得举重若轻,开合自如,丰产优质。1995年以来(其中还有2年多离开报业),采编的210篇新闻作品及论文获得325个奖项。获奖频率之繁、档次之高,让人叹服。

  20多年的新闻采写,造就了简洁干练明快的文风,浓郁的人文情怀、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与生俱来的聪敏让文泉的写作有种准确、生动、直抵灵魂的力量。仅从他采编的新闻的标题就可领受其文笔的感召力:《沙梨真成了苦果?》《张集香菇“香”香港》《苦难,让他们抱成团》《绝症父亲为养女寻家》《就当你是我兄弟》《生死路上走一遭》《钟祥农民“打洋工”》《老山村310户村民变股民》《全国三万石牌豆腐郎合力救老乡》。

  本书收纳的论文《舆论监督的和谐表达——都市报如何践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推动者和引导者》,认为媒体“要做社会矛盾的监测站、减压阀;不能偏听偏信,而要兼听则明;要跳出事件本身,站在大局的高度开展舆论监督”。论文《抓市场更要讲立场——市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多维度诠释》,以详实的案例阐述“一个有责任的市场化媒体,对受众和社会应引导而不误导,帮忙而不添乱;讲市场,更要讲立场;重经济效益,更要重社会效益。在新闻策划的题材选择、报道重点、报道方式和稿件把关上,责任要压倒自由。在稿件选用上,正面要压倒负面,始终遵循数量控制原则,避免文化恐慌;同地控制原则,避免地域恐慌;同类控制原则,避免事件恐慌;正面阐述原则,避免心理恐慌”。上述两文均完成并发表于十多年前,但放在当下看,仍切中时弊。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一些媒体的表现缺少责任,一味跟风起哄、哗众取宠,甚至造谣生事,令人失望。文泉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责任担当是眼下自媒体最急缺的品质。

  《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从“交警的哥换位体验”活动宣传看媒体作为和担当》,剖析"交警的哥换位体验"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报道,叙述精当明了,规律性总结上升到相当的理论高度。这种解剖麻雀的手法需细心更需功底,读之受益匪浅。

  《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市场化媒体的社会公益探索与实践》,对媒体的公益使命进行深入分析,启迪深广。

  《新鲜感 归属感 亲近感——地市级本埠主流媒体的贴近之道》道出了"三贴近"的审美价值,这差不多接近了地方媒体发展的终极价值。

  《拨动中国的孝心——宁夏女孩携盲母荆门求学创新报道回眸》,勾勒出省级道德模范刘芳艳这一典型发现、宣传、推广、申报荣誉的过程,并总结出“在报道主题上,契合时政;在报道时间上,把握节点;在报道地域上,多地联动;在报道对象上,全面烘托;在报道形式上,文体联动;在报道组织上,策划先行”等可贵经验。

  《一幅战天斗地的英雄画卷——地市级媒体“抗洪救灾”全景报道剖析》,梳理2016年夏天荆门上下防洪抗灾期间荆门晚报80多个整版的全景式报道,总结出“在力量组织上,全员上阵;在时间安排上,全程追踪;在地点选择上,全域覆盖;在媒体安排上,全媒互动;在宣传内容上,全景报道”等五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新闻体裁的另类创新——都市报新闻推介式导读应用初探》,结合自己的编审经历,以颇具代表性的实例,从微观、中观层面讲解导读这一新闻手段的缘起、发展及作用,妥帖的心得来自广泛的试对试错。

  《新媒体生产力解放路径——融媒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创新表现》,为新媒体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彰显作为晚报副总的眼界和胸怀。

  《托住斜坡上下滑的球——地市级都市报新形势下脱困路径思考》,“找准支点、把握杠杆、稳住身段、多方发力”,忧患中显毅力、见智慧。

  《非常之举打赢非常之役——地市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的传播表现》,用新闻记载疫情、用理论指导新闻采写,文泉对正在发生的历史进行了理论表达,及时、理性,见温度、有深度。

  如果要自费订阅一份报纸的话,过去、现在、将来我都会选择所在地的早晚报都市报,因为地市级的早晚报都市报是各级各类报刊的锅底。锅底什么都有、锅底最结实、锅底最先感知火势与温度,而像文泉这样的多能型新闻工作者正是锅底的底。

  (作者系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