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最后的牧歌(上)

时间:2021-03-04 09:47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姚在斌    点击:

我家养了生产队的一头母牛,下了崽。牛犊过了半岁,就得穿鼻子。不然,任它满地儿疯跑,就会糟蹋庄稼。谁家的牛糟蹋了田里的庄稼,队里就会扣工分,扣口粮。那时,家家户户的口粮都不宽裕,在瓜菜半代粮的日月,谁家敢不给牛犊穿鼻子呢?

  父亲从自家竹林里砍下带枝丫的枝条,做个“Y”型的椽子,掐着牛犊的脖子,穿过牛鼻,再用一根麻绳系住椽子的一头,这牛犊便正式带上了笼头,从此不能自由撒欢了。父亲把牛绳交到我的手上,郑重地告诉我,你长大了,该去放牛了。“放牛就要有放牛的样子。不能把牛放丢了,不能让牛吃田里的青苗,不能吃田埂上的蓄草(秋后队里收割后分到各家各户作烧柴),记好了吗?”看我似懂非懂,一脸懵逼,便给我了一个故事。

  父亲说,从前有个很有名的武师,收了一个关门弟子。除了教一些基本功法,只是交他一头小牛,让他每天把小牛抱起来,走上十来步。小徒弟十分不情愿,心想:我是来学武的,你怎么让我放牛呢?不情愿也没办法,师傅的话,必须照做。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直到小牛长大,徒弟依然每天把牛抱着走上十来步。到了乡试选拔武举,三百斤的大石头,小徒弟居然能够举过头顶,一百二十斤大刀,他挥舞起来像玩杂耍。就这样,徒弟莫名其妙地夺得武举第一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武相公。这个武相公,就是你的外曾祖。

  “你可不要小看放牛。朱元璋放牛,放成了皇帝。你外曾祖放牛,放成了武相公。”我不知道皇帝和相公是什么东西。只想把牛儿喂饱了,回家不吃“丁枣”(将中指食指蜷起再用关节打人)。可我的父亲偏偏说,他穿牛鼻子时,发现小牛是个怪胎,额头上天生着几条红色的杂毛,看起来像个“王”字,养好了,将来说不定还真是头牛王。“牛王啊,不是什么人都能养出来的。你要争气。”

  我和三哥走过去想探个究竟。走去一看,果然跟画书(小人书)画的老虎一样儿。我说,这牛有点像老虎。三哥也觉得是,就说:“你以后干脆叫它老虎。”

  队里有个古冢,据说是楚国的什么王陵。高约三丈有余,占地十多亩。近百米处,有个夫人冢,叫陪冢,比王陵略小。后来,不知什么人又在王陵顶上建了一座庙。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古迹。只可惜,日本人占领这个地方时,狂轰滥炸,将这庙宇连同青砖布瓦盖起的古老的小集镇夷为了平地。

  吃过午饭,我独自牵了牛犊走出家门,到古冢边去放牛。这个时候,成年的牛都拉着犁铧,在翻着岭上的白田,一些放牛的大孩子大都还没出门,因为他们暂时无牛可放。我一个人坐在地上,手里牵着牛绳,看着身旁的老虎低头吃着茂密的胖梗草。它吃得很快,小小的舌头,像一把看不见的镰刀,把青草卷进嘴里,没经过咀嚼便吞到了肚里。几只八哥跟在身后。牛犊走过的地方,蚱蜢溅起,这是八哥捕食的最好时机。八哥吃得差不多了,便欢快地跳到小牛的背上,叽叽喳喳,旁若无人。老虎安静地吃草,八哥在追逐嬉戏,只有我寂寞难耐。我想念我家湾子里同龄的小伙伴们,想象着他们用竹竿蒙了蛛网,站在树下捕捉知了的情形。或者是大一点的孩子双手对拉,架起膀子作花轿,将一个小姑娘抬起,架到另一伙孩子那里,算是过家家。抬的人吭哧吭哧,脸憋得通红,坐在轿子上的人则是娇笑不止,全没有出嫁离家的悲戚。我想,我的小伙伴们这时该有多么的高兴啊。 (未完待续)

  (通联:沙洋县政协)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