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在那遥远的地方

时间:2021-03-04 09:46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胡丰臣    点击:

我一直有一个心愿:什么时候能到青海去,看看青海湖,看看茶卡盐湖。小时候听父亲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和一群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去青海支边,从河南南阳坐汽车至许昌后又换乘火车,经郑州、西安、兰州,到西宁后再换乘汽车到达茶卡盐湖。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多时间,经历了一段难忘和艰苦的岁月。后来,由于不适应青海的高原气候,辗转回到了内地。世事沧桑,岁月流转,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却仍然念念不忘那个遥远、贫瘠而又神奇的地方。

  2009年,父亲患肺癌不治,弥留之际仍然提到了青海。我知道他有一个夙愿,就是想有生之年再去一次青海,去看看他曾经生活劳作过的地方。在遥远的青海,有父亲永远抹不去的一段辛酸记忆,那是父亲一生中去得最远的地方。可惜由于年纪和身体的原因,最终未能成行。2019年夏,我利用公休假时间,与几位好友相约,驱车千里来到了青海,终于替父亲完成了一次圆梦之旅。

  一踏上这片土地,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短短几天的行程,所到之处,独特的自然风光,完全颠覆了之前我对它的种种遐想。记得父亲对这里的描述是气候恶劣、缺氧少雨,“风吹石头跑,半年不洗澡。头日埋的坟,次日找不到”。当年父辈们边劳作还要边和野兽作斗争,常常是白天干活,夜里狼群在他们的帐篷周围转悠,谁要是能打死一只狼还会得到表彰和奖励,现在这里的动物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而今的青海湖世界闻名,碧水蓝天、游人如织;洁白的茶卡盐湖,是这片土地对人类的慷慨馈赠,是旅游胜地;繁忙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中欧班列,把内地与边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这片沉寂的土地被开发的春风吹醒。青藏铁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欧班列、一带一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荒芜的盐碱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昔日马蹄声声、征战厮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豪气,以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与悲戚已散入远去的历史尘烟,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明对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的浸润。绿色正在向荒原深处延伸,无数的风力发电装置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靓丽的风景与动感。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黑颈鹤、藏马鸡等多种国家珍稀动物在此自由栖息繁衍。

  在青海湖附近下榻的酒店,我们遇到了同住酒店的一对头发斑白的夫妇,攀谈中得知,二老曾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建设者,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现已退休回南京居住。他们每年都会来青海一次,看看这里的变化和长眠在这里的战友。提起当年的工作及生活,老人唏嘘不已,向我们述说了当年的一些场景:在古代这里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居住的环境是“黄沙飞满天,百里无人烟”,吃的是“半碗小米半碗沙,野菜野果加南瓜”。几十年过去了,发生的沧桑巨变,只有经历过这里生活的人最有感触。

  我一边游览,一边细细品读其丰厚的历史。青海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腹地的联接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亚与中亚、南亚与北亚陆路的要冲,承担着联通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功能。青海是一个山的王国,万山之宗昆仑山纵贯全境。青海还是“中华水塔”,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江之源”,是3518条江河的孕育之所,是数千座群峰的簇拥之地,是近千座湖泊的静卧之处,是无数生灵驰骋的高原之巅。

  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青海在“丝绸之路”中的角色无可替代。从汉代的“羌中道”到魏晋南北朝的“吐谷浑道”,唐代的“唐蕃古道”,最后到元之后的“茶马古道”,每一条道路都是中原与西北、东方与西方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此后经过历史的不断推移,青海不仅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更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交互,成为东亚与南亚、西亚文化以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重要交汇地。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自然与生命的共生,文明与野蛮的撞击,探索和开拓的步伐,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停歇。青海,这个代表着诗和远方,融合了古老与现代、连接着东方与西方的神秘地域,如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短短几日的旅行,如读一本厚重的史书,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印记。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神往、敬仰和依恋,我替父亲还了一个心愿。我想,父亲虽然无缘见证今日青海的繁荣盛景,但他若在天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

  (通联:东宝区金虾路41号)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