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闪闪发光的金子——品读荆门籍作家钟法权《张富清传》有感

时间:2021-01-18 16:32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李林    点击:

前不久,东宝区委宣传部和市作家协会特邀荆门籍著名军旅作家钟法权回荆门进行“非虚构文学创作”文学讲座,我同70多名文学爱好者齐聚荆门书城,聆听了《张富清传》一书的作者钟法权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之前在媒体上了解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永葆初心的光辉事迹,单位党支部也组织党员学习过,我一直充满敬仰之情。在听了讲座后更是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如何写作,而且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坚守初心、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精神和灵魂上得到了升华。

  《张富清传》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代序、前言、序幕、二十六节、附录、后记”六个章节。封面上张富清老人的画面慈祥、炯炯有神,心中肃然起敬。两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他,解放战争的人民功臣、新时代的精神楷模、永葆初心的共产党员、一辈子的突击队员”的介绍语,就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

  张富清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家境贫寒。祸不单行,他三岁丧父,无钱读书,能活命就是幸运。他自幼当长工,替兄当兵丁、当奴仆,尝尽人间的苦楚和心酸。从国民党军转入革命队伍后勇猛杀敌,屡建战功;随部队进疆,艰苦的环境让他终生难忘;革命胜利后,他第一个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与百姓吃一样的苦、下一样的力、住一样的房、吃一样的饭;在特殊的年代,一夜之间成了被打倒、被批斗的对象,但他采取的方法是隐忍,经受住特殊斗争的考验。后来退休后,因病截肢……他一生与苦相连,却始终坚韧不拔。

  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他屡建战功,先后荣立军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荣获“战斗英雄”称号。解放后后参加了工作,从不打个人小算盘,有一股军人的“狠劲”,总是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比如到来凤、高洞管理区,都经历了沧桑岁月。在来凤县当粮油主任时,县委机关派人来买米要求多给些细米,张富清在权力面前毫不让步,掷地有声地说:“粮食紧缺,谁也不能搞特殊,不然就违反了党的政策!”前往安抚司供销社,发现售货员将坏了的草鞋摆在柜台上销售,性格温和为人和善的张富清竟然发了脾气,立即召开现场会,对责任人批评教育。

  他一生亏欠母亲、妻子和孩子。他自幼丧父,母亲周爱女性格坚强,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撑起一贫如洗的家,带孩子们在饥寒交迫的贫穷线上苦苦地挣扎,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养大,可他回报母亲却微不足道,直至母亲去世都坚守岗位没回去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无不让人泪水涟涟,心如刀绞。而他的妻子孙玉兰嫁给他没有享受到半点好处,他忙于工作,四个孩子都是妻子一手拉扯大,他把对妻子的一腔歉疚深埋心底。四个孩子都是自食其力,他从不动用手中权力为子女和亲戚谋前途,教育孩子“孔融让梨”,教育孩子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吃饭而不靠关系获利的人生观。除老大因病外,三个孩子都成才且孝顺。在张富清截肢时,孩子们借债治病尽孝。他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像种子,撒播在孩子们身上,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他不居功自傲,始终坚持到最艰苦的地方,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比如历尽艰辛为上巴院子找水,带头驻队兴修水利,引进铁匠解决生产工具,谋划发电,结束大山里的格勒车镇点松油灯、煤油灯的历史。他珍惜文化补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两本《新华字典》成为他一辈子的老师。

  一位资深媒体记者参观张富清的住房后,感慨万千地写道:“如果贪官看了,一定会醍醐灌顶;如果信仰迷茫者看了,一定会幡然悔悟……”在当今大众普遍追求财富和享乐的时代,过一种像张富清这样平淡简朴的生活,是一种卓尔不群的超脱境界、一种自律修为、一种高尚的处世之道。

  认真读完,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在心中迎刃而解。他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感恩作者深入实地详细采访,写出具有“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的大作,感谢作者挖掘出金矿!这闪闪发光的金子,让人享用一生。

  (通联:东宝区财政局牌楼分局)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