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从大街小巷出发

时间:2019-08-08 15:48     来源:荆门文学     作者:黄良琴    点击:

 朝霞抹红了小街的屋顶和小巷的路面,轻风拂动着未可知的小喜悦,沉睡的人们开始陆续复苏出发,安安静静的小街小巷没有主干道上的车水马龙,却也开始喧嚣起来。孩童们踏着朝晖,星语里,串出轻盈的童趣;青年如你我,微笑的脸上有阳光,满怀希望匆行;老人们开始悠哉悠哉地来回穿梭,间或点头示意。整个城市灵动起来,来的来走的走,纷纷扰扰,变幻莫测,奏出和谐的律动,有一种莫名的舒坦。
  大街和小巷把这座叫“荆门”的城市切割成一个又一个不规则的方块。每一个清晨,从小街小巷里涌出的人们渐渐细密,开始分散到屈指可数的几条主干道大街上,各就各位,按部就班。每一个傍晚,人们又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小巷里,抻长展宽,上演一幕幕烟火气息浓郁的人世间最平凡的庸常琐碎。
 大街是城市的“面子”,小巷是城市的“里子”。荆门这座城市是简单而时尚的,叫得响的大街总共也就三条:象山大道、白云大道、长宁大道,这几条街因山因景而名,简单得让外地来荆一次的朋友就能很快熟悉荆门。而事实上,随着城市建设力度加强,荆门的主干道、次干道、小街小巷如今已增加了多少,恐怕连老荆门人也说不上来了吧?毋庸置疑,荆门的大街无论从路面、街景还是市政设施都是令人满意的,“面子”美了,“里子”呢?
  小街小巷是贯通大街的网络,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晨出暮归。当年市委市政府把小街小巷改造提上议事日程后,这些切切实实关系“民声民生民心”的工程,就把人们的宜居生活落到了实处,也使荆门这座城市的“里子”——城市的品质得以提升。
 看着如今一条条景绿、路平、灯亮、整洁的小街小巷,没有人能想到改造前的它们大多数曾是灰尘浮动、光影模糊、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碎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过去很多生活在小街小巷里的人们真实生活写照,苦不堪言。自2006年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把小街小巷的改造作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高度重视,仅用了5年时间,市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就对我市对中心城区100多条小街小巷进行了道路硬化、排水改造、路灯安装等一系列综合改造,投资金额高达2000万元。2011年,又投资560余万元改造25条小街小巷,共改造路面17169平方米,安装、疏通排水管道2930米,安装路灯15盏,铺装生态透水砖2450平方米。2012年,投资800万元改造了中心城区30条小街小巷,共改造道路近20000平方米,改造排水1500米,安装路灯30盏。如果不是听管理公司杨经理介绍,我可能永远无法把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渗透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的小街小巷用数据来量化,也无法知道这些数据背后凝聚了多少建设人的艰辛。
周窝巷,荆门城区的一条老街巷。起先一看到这个地名,觉得不洋气。顾名思义,猜想是不是说那一带周姓人家很多,故而起此名?荆门人有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周窝巷大抵是说周姓人家居住的窝?我无从考证这个地名的由来,求助百度也没有寻到满意的答案,作罢作罢。遂想起汪曾祺老先生曾在他的《胡同文化》里写道:“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由此看来,荆门人和北京人似乎同好把家说成是“窝”,再来看周窝巷这个地名,就有一些意味了。
  忽一日,突兀闯进周窝巷,正犹豫着是走北巷还是穿南巷,北上可至长宁大道,南下至象山二路,对于一个纯溜达的人来说,往哪条路走,就是当时脑子一热的一个念头,我沿着周窝北巷开始走走看看。一踏入小巷,“小”的概念就清晰起来,“迷你”道路、迷你”绿化带、“迷你”小游园里三五个健身器材,一两个石桌,七八个石凳,居民们或坐着打牌或站着围观或在健身器上摇摆或三五人闲侃, 30平米左右的小游园里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小巷是大街的浓缩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巷的道不宽,可干净、平整,围墙齐整,绿化葱郁,小巷虽小,一眼却望不到边,曲里拐弯的让人有沿路寻下去的欲望……
  若不是问起路边的某位老人改造前的街景,听老人一说起往日的脏乱差就撇嘴摇头,我记忆中是找不出小巷曾经的破败影像的。据说改建前的周窝巷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占道围墙遍巷都是,脏乱差严重。灯亮、路平、道宽、敞亮是众多周窝巷居民的愿望,市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在进行改造前广泛征求过民意,听取民声后,对此路段进行了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居民们主动拆除了自家搭建的临时建筑和围墙,拓宽道路;新增排污管道时,居民们积极配合把自家的污水管接入排污主管道,多年的脏乱差得到解决,居民的夙愿得以实现。如今的周窝巷南北对立,四方通联,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在迎接省“楚天杯”考核、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中,省、市领导多次对这条小巷的改造高度赞赏,大家熟知的周窝巷,现已然成为全市的“示范小巷”。
  我参加工作时,这座新城市还很稚嫩,我亲历过它低矮的房屋,坑坑洼洼的路面,破旧的步板砖缝里溅出的污水令人防不胜防,夜晚看不到霓虹闪烁,路灯缥缈,很多小巷只有居民屋内透出些许幽暗的灯光,城市如乡村般沉寂。我见证过这个城市的变迁,它以火箭飞天的速度发展着,街道繁华了起来,整洁的路面,葱翠的树木,整齐的门店,各种游园广场应运而生,人们真正似生活在花园之中。但凡天气允许,如我这般爱步行的人,肯定会在下班后故意弯弯绕绕步入某一小巷,独自走走看看,或是找一处倚身,听听市井俚语,四处观望。
  如果说改造前的小街像一张曝光不当的黑白照片,破败,沧桑。那么改造后的小巷就似一帧磨皮祛痘后的彩色照片,青春,时尚。杂草没了,下水道不再冒污水,老百姓居住的环境清爽洁净;违章建筑拆除了,路灯亮了,道路平了,小区的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绿化美了,健身设施的设立,让小街小巷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不记得确切日期是哪年哪月哪日,我看见电视新闻中的杨湾路社区的居民们喜不自禁地挤在自发掏钱立的碑前乐呵着,那碑上赫然立着市政府民心工程“光明小巷”一排字。又一日,看见希望巷里的居民代表奉上自制的锦旗“心系百姓,为民解忧”,这样的锦旗承载着居民对政府工程的感激,真切地表达出他们对民心工程实施者们发自肺腑的谢意。
茶饭之余,邀上家人逛逛夜市,权当是在践行“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古语。站在荆门唯一一座人行天桥上,放眼远眺,城市美丽繁华,华灯闪烁,空中明月朗照,地上人影袅袅,大街车水马龙,小巷闲侃声声……
  而立之年的荆门,美了,干净了,明亮了。十岁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恰似少年,在成就了诸多辉煌的今天,依然以勃勃英姿走起着,神采飞扬。从小街小巷出发,抹去曾经残留的败笔,把理想的版图排成景色,为年轻荆门的四季添光增彩,让人们读到流芳百世的精彩篇章!

 
          (黄良琴,女,就职于荆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业余爱好堆文码字,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作品集《麻辣生活嘎嘣脆》,电子书《被“敌人”套牢》。作品集曾获得荆门市象山文艺奖提名奖,多篇征文分别获得省、市各种征文奖项。)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