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足迹.荆门

时间:2019-07-11 09:53     来源:荆门文学     作者:杨秀清    点击:

 1

我一直想找个地方好好看一看荆门,这个地方必须让人有“君临天下”的大气与开阔,还要有一种历史的穿透感。这样的地方看荆门,首推东宝山上的东宝塔。
在这里,你可以将整个荆门城尽收眼底。在东宝山遥远的东面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江水,名为汉江。汉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支流,流经大半个荆门。诗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但是,汉江并没流经荆门城区,真正说起荆门城的江河,只需说起竹皮河便可以了。江水浩淼,流经的地方过多,它的归属感和它的情怀往往是被分割的。竹皮河虽然看上去不够起眼,也缺少历史的动荡之感,但是它的每一滴水,每一片浪花,及至每一根水草,都是与荆门城相关联的,不与别处分享。
有一位文友,并不住在荆门城,但是对竹皮河饱含深情,原因是竹皮河从城里一直流到了荆门城外他所出生的乡村。而他,一直想沿着河水追寻到城市。竹皮河水流到村庄的,不仅仅是水,还代表着城市的气息。如今,文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来到城市工作,并在他的文章《记忆淌过竹皮河》里写道:沿着竹皮河逆流而上,那是我的谋生之路;沿着竹皮河顺流而下,那是我的回家之路。

我的人生故事,也与竹皮河有些关系。
1988年的秋天,十二岁的我随舅舅入城读书。那时我就读的象山中学就在竹皮河边。课余时间,许多同学都喜欢跑到河边去玩。初二那年初夏,班上几位女生神神秘秘地将我带到竹皮河边,然后拿出花花绿绿的礼物赠送与我。本应喜悦的我却泛起了淡淡的忧愁。那日,我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放到河水里。当时,我站在河水边,看着一漾一漾的河水,我是多么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初三那年,我动了学画的心思,常常背着画夹行走在竹皮河边。那时的竹皮河,还是野草丛生的模样,河边有空着的白墙红瓦的平房,它们成为我另一个世界的背景。我常常写下一些心情日记,然后再把它们放到河水里,看它们慢慢漂走。在这里,少女的忧伤与彷徨一遍遍落下,也有梦想在这里浅浅地飞翔。
学校的位置处在城市边缘,学校附近有一段石头和泥土混合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散发出浓浓的泥泞之味。这段路终于在我毕业前修好。路一修好,这里就有了城市的味道,加上路的两边也修了一些高楼,一些重要的单位也都搬迁至此。学校附近越来越繁华。
时间流转。
再次回到荆门已是2008年。
二十年足够让一座城市发生变化,何况这二十年对于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发生巨大改变的二十年。
眼前的竹皮河早已修了河堤,一条河也有了城市的味道。但曾经充满野气而纯真的河水也不见了。城市高速的发展,就这样毁灭了一条河。今天,走在竹皮河边,看着仍然在动工修建,仍然不见清澈河水的竹皮河,我的内心多少是失落的。但愿竹皮河里的水,不能像一个人的青春一样流走。
竹皮河的名字起因很简单——竹皮河边曾经生长着许多青翠的竹子,尤其是竹皮河上游的竹子分外挺拨秀美。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用具都与竹子有关,所以上游的人就利用河水把砍伐的竹子流到城里,供城里的篾匠们使用。
河水缓缓流淌,河边篷篷翠竹。景色如诗。不过,真正的生活里不只是有温柔可人的诗意,更是有无数的灾难奔来。洪水泛滥,竹皮河里的河水就像猛兽一般向着荆门城冲过来。1989年春夏时节,我亲眼见过洪水泛滥的竹皮河,河水变成浊黄色,河面不断漂来死猪、死鸡的尸体,看得人胆战心惊。
历史记载中的荆门,常被洪水困绕。明朝时,荆门有位叫胡化的名绅,决定在城中的竹皮河边修建一座塔,以此镇水镇妖。谁知道塔只是修了两尺来高,李自成就带人要进攻荆门城。
荆门自宋有城,名气虽比不过北边的襄阳、南边的荆州,倒也独占一方,过得逍遥自在:自己有自己的民风,自己有自己的习俗,自己有自己还算贴心的官员。李自成要攻进荆门城,先不说李自成究竟能够为荆门城里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就在老百姓的心里也产生了疑问,外人那么霸气地攻来,这曾经暖被窝的舒心日子还有吗?这个时候,荆门城州官正义凛然地站出来喊话,只要我在一天,李自成就不能攻进来破坏我们的安定生活。就这样,官员和老百姓,还有正在修塔的胡化也一同加入了荆门城的腥风血雨之中。两百多名将士用生命守了七天七夜,最终李自成还是攻进来了,但两百多名将士英勇守城的精神,无不让老百姓感动落泪。
从李自成攻荆门城这个历史故事可以看出,荆门人民是喜欢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的,不喜欢过多的干扰。
荆门城一直是座安逸清幽的小山城,在荆山山脉的庇护下,过着风清云淡的日子。

 2

英雄总会受到后人的尊重。
一百多年后的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来到荆门做州官的官员——舒成龙,他为这些英勇守敌的官员和将士们感动,得知他们的尸骨随意被埋,于是命人将这些英魂之骨收集到一起,全部埋藏在胡化未修好的镇水塔之下,并重新动工修塔,将塔更名为升天塔。时至今日,升天塔还屹立在荆门城中的月亮湖广场。
荆门有山有水,景色也颇值得欣赏。许多景色,因其丰厚的内涵让人尊重。在荆门城,有凤凰台、讲经台、读书台三台之说。
其中讲经台和读书台,证实荆门是座有文脉之气的城市。
读书台旧址位于东宝山太平顺顶的北侧,与城西象山东麓的讲经台相望。读书台与一个北宋年间叫孙镛的人有关。当时,孙镛在荆门任知军。孙镛廉洁奉公,深受老百姓爱戴,退休后,孙镛决定不回故里,与老婆孩子落户荆门。孙镛是一个十分看重文化教育之人,所以他在东宝山上修了东山书院,让当地子弟前来读书。在这个书院读书的学生之中,还有孙镛的三个儿子。后来,孙镛的儿子孙何、孙权先后中了状元,另一个儿子孙侑也中了进士。到了南宋时期,又有两个在书院读书的荆门籍朱氏兄弟朱震、朱巽成为全国有名的学者。不知为何,宋朝之后,书院慢慢荒废。后来,舒成龙在东山书院原址兴筑了读书台,以此激励荆门后人潜心读书。
清朝州官舒成龙在荆门修建的不仅有读书台,还有与此相望的讲经台。
在荆门,除了舒成龙,另一位官员的到来对荆门的影响也十分重大,那便是与讲经台有关的陆九渊。陆九渊号称象山先生,在荆门任职只有一年三个月十二天。但直到今天,走在荆门城,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与陆九渊相关的事物来。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学者,在全国赫赫有名。陆九渊常常在工作之余,为身边热爱学习的年轻人传授知识。当时,他常去的地方就是蒙山。在那里的山腰处,有几块大石头,陆九渊就坐在大石头上为学子们讲学,从黄昏时分一直讲到月亮出来。陆九渊就这样把当时全国先进的文化思想带给了荆门城的年轻人,也由此在荆门掀起了热爱文化、热爱知识的良好风气。
舒成龙和荆门后人为了感恩陆九渊,就在他常常讲学的地方,修建了一个讲经台。当然,陆九渊对荆门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比如,他还带领老百姓修了城墙,确保荆门城百姓安宁。然而,修好城墙没多久,陆九渊因操劳过度而病逝。出殡那天,全城人民都出来相送,为之悲痛。
说起蒙山,不得不提到山脚下的文明书院。依山傍水的文明书院,古树参天,泉水涓涓。在文明书院处兴起的龙泉中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文脉之地,这里每年都会向全国输送无数优秀学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若是荆门乡下谁家有孩子考取龙泉中学,就是一件让父母值得骄傲的喜事。1986年,我的一位表姐考取龙泉中学,然后我们整个家族都觉得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龙泉中学王祖荣老师曾赋诗:赤橙黄绿融一湖,天赐一片好净土。养眼养心兼养性,读山读水更读书。诗虽是现在所作,但仍有古诗的韵味和情调,让人喜欢。好景出好诗,好情出好诗,王祖荣老师的这首诗更加证实了从古至今,龙泉书院清幽秀丽,是一个十分适合读书的地方。
前几年,我写了一些关于荆门的小说、散文,写着写着,才发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已入骨髓。我曾经想写一写关于荆门历史的小说,头脑里也浮现过几个画面:一是陆九渊指挥荆门老百姓修建城墙;二是从外地归来的周瀚在入城处的圣境山脚下,听到有人唱荆门民谣;三是李自成带人正在攻打荆门城。
  这些人和事,在荆门的历史之中有着精彩的章节。陆九渊和李自成我已略有交待,相比之下周瀚这个人我更愿意去写。因为周瀚是土生土长的荆门城人。晚清时期的周瀚出生在荆门城内的将门之家,排行老五,所以也称之为周五爷。
  周瀚37岁那年,他的父亲和三哥、四哥在江西吉安平乱中战死。咸丰皇帝便下谕旨拨款,为他的父亲在工商街(原文化馆)内修建了周贞格公祠。当时,周瀚远在四川任职,听到这个噩耗,周瀚悲痛不已,决定辞官回到荆门老家,为父亲和兄长守孝。
回到荆门后,荆门的州官看中周氏家族在荆门的威望,也敬重周瀚的人品与才华,就请周瀚出来主持在凤鸣门外修文峰塔,在白云洞边修白云楼。回到荆门的周瀚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但他的内心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热情,他不仅亲自参与,而且倾其周家财产。一直行事低调的周瀚,从不肯在自己主持的工程上题记,而他本人,其实是极具文采的。这也是荆门后人为什么极少感受到周瀚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俊俏的风姿,他的儒雅,还有他的才华,还是在不经意间打动了我,以至我多次想提笔写一写周瀚。
说起文峰塔,很多城市都有此名塔。在如今每个城市都在寻找文化品牌,寻找城市内涵时,城里的那些古味浓厚、带着几分沧桑之感的文峰塔,也说明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化都是看重的。小时候,每每坐车经过龙泉公园门口,我都会看见公园对面的那座文峰塔,对其充满了神秘的猜想。后来,因为城市发展,文峰塔迁至龙泉公园内。再次到龙泉公园里见到文峰塔,总觉得它少了些味道。
在荆门,还有很多人都不知晓的一处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魁星阁,它现存在工商街邮局院内。旧时,魁星阁为荆门最大的藏书阁,就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还藏有古书。魁星阁一度还是荆门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但随着城市发展,魁星阁淹没其间。而藏有的古书一度被附近顽皮的孩子拿去擦屁股了。
  听到这样的故事,便觉可惜。但在时代的进程里,我们又能控制些什么呢?有时我会想,若是每个荆门人都知晓荆门厚重的文化历史,敬重荆门的每一座山和每一条河流,那么,原本那些好的事物,一定可以代代相传。

 3

荆门到底还是存留着可爱的旧景和旧物的。
文明湖就是其中之一。
在荆门,文明湖被称之为最有味道的地方。每到新的季节,我都会想要去文明湖走一走、看一看。确实,每个季节,文明湖都有它独特之美。我还发现,荆门本土摄影家们,也喜爱扛着相机前往文明湖。文明湖之美,一眼让人动心,日久让人生情。公元1059年的阴历12月,苏洵一家到了江陵,并在春节其间来到荆门游玩。这一玩不要紧,苏洵父子三人一下子就被文明湖的风景打动,分别赋诗一首。三人所作,其中两句,尤为精彩: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石泓静无尘,中有三尺雪。现在,这首诗还被刻在山脚边的石块上。
前段时间,我借着荆门实景和一些相关资料编写了一个东宝塔和文明湖相联的传说故事。故事说的是住在东宝塔的智者大师,制作出一个雷同于鲁班师傅的飞鸟,然后从东宝山上飞到蒙山脚下,因天色已晚,所以智者大师就在山脚下休息。第二天清晨,智者大师无意间喝了蒙山脚下文明湖里的湖水,谁知这一喝,顿觉神清气爽。智者大师认为早晨的湖水,经过一夜沉淀,十分适宜养身养心。于是,智者大师常在清晨驾着飞鸟来喝文明湖里的泉水,所以不多久,智者大师功力倍增。
荆门历史确有智者大师这样一位人物。
智者大师出生于荆州华容,18岁出家为僧。四十多岁时,他回家乡创建玉泉寺,同年,到东宝山修东宝塔。智者大师一生参佛,著相关书籍140余卷。我只是赋予了智者大师一些浪漫色彩,也让镇妖的东宝塔有了柔性元素。传说故事虽有虚假性,但不可否认它的美好性。同时,我也相信文明湖水的优质性。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文明湖水一度是市民的饮用水。
文明湖边处,还有一条河——金虾河,也管着城里老百姓生活。在那些没有重金属与污染的年代,河流显得那么纯真与可爱。连同河里的虾子也快乐地跳起舞来,它们在阳光下,通身金黄,是那么喜庆与祥和。所以,这样的一条河也就有了金虾河之名。我有一位儿时在金虾河边长大的朋友,还多次向我讲起他们在金虾河里光屁股游泳的趣事。在荆门有名的八景之中,带河金虾就是其中一景,还有南桥塔影。如今这些景象全都消失不见。
一座城市,没有河流,没有湖泊,就会像一个皮肤枯燥的女人,失去柔软与光泽。还好,荆门除了文明湖,还有天鹅湖、凤凰湖。两处湖水只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美好。天鹅湖在2008年建成开放式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地方。人类与水,有天生的亲近感,所以每到夏天,都会有人抵挡不住水的诱惑,在天鹅湖游泳。天鹅湖虽在城中,但还是有股子野气,水底复杂,所以这里常有悲剧发生。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有时坚不可摧,有时又不堪一击。
2016年,政府花巨资将象山大道进行了改建。如今望去,象山大道车流如织。也不知从哪天起,城市里的小汽车不断多起来,多到时常发生堵车的大城市景象。二十多年前,这座城市还有许多的自行车,尤其是上下班和放学时间,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骑着自行车,让风吹过,掀起长发,掀起衣裙,是最浪漫的画面。象山大道上曾是骑自行车的好地方,这里,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车道两边是叶子浓密的梧桐树。骑车而行,骑出的是小城的惬意与慵懒。
因为课堂上老师常常提起漳河之美,所以周末时就有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前往漳河游玩。尤其是春夏时节,去漳河边看杜鹃花,去那里玩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位于荆门城外的漳河,以其清澈绵软的水质,吸引着全城人民的目光。更难得的是,在全国水源都受到破坏的时代,漳河水还保留着它的美好。前两年,我的一位从事导演工作的同学,参与拍摄漳河的纪录片《亲亲漳河》,他本人也多次向我讲述发生在漳河边的那些动人故事。我看过剪好的几集,拍出来的画面极为唯美。唯美,皆因漳河水之美,漳河边上的景之秀。所以,若是外地人向我打听荆门有什么好地方,我首推的便是漳河。
漳河是荆门人的骄傲,是荆门的名片,同时也凝结着无数荆门先辈们的心血,我们理应珍惜。
城市的发展总是在不经意间更替新的事物。一日读到范晓波的散文,他谈到自己很留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市里流行的水泥栏杆阳台,这也勾起了我的无数回忆。初中时,我住在舅舅家,是一楼,同样有水泥栏杆。那时不流行封阳台,所以性子野的我常常会在夜晚翻阳台出去玩。不仅是舅舅家,连同整栋楼,也没有见谁封阳台。邻里之间,却是相安无事。
水泥栏杆,也是荆门城的记忆。
位于荆门城外十来里路的宏图,曾经比荆门城还有城市的感觉,那里有学校,有医院,有商场,有公园……来到那里之后,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旧去的红房子,还有水泥栏杆,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宏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我之所以在这里将荆门宏图拎出来叙说,是因为荆门现在打造航空新城,而位于荆门的宏图曾是叫响全国的水轰-5飞机的制造地。正是曾经的宏图,为荆门今天打造航空新城奠定了基础。宏图是城市和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

 4


关于上个世纪属于荆门城的记忆,还有一种事物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金虾巷的铁皮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荆门受全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商业气息日渐浓厚。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个体户不断增多。金虾路的铁皮棚成为最简洁的商铺,一个挨一个依附在路边。铁皮棚本没有什么颜色,也容易生锈。为了美观,铁皮棚会被漆成明亮的颜色:蓝、绿、桔、黄……
1988年,村里还有一户人家的女儿和我一同进城读书。那户人家为了照顾孩子读书,在金虾巷租下一间铁皮棚开了餐馆。那间铁皮棚不算大,但也被分为多个功能区。右边是营业厅,有客人吃饭的桌椅,左边又分为一间厨房和一间刚好放下一张床的卧室,再往里,就是极小的卫生间。十来平米的空间,成为一家人居住和营生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方简单的屋子,同学的父母丝毫不敢马虎,每天起早贪黑,认认真真地做着小本生意。在那个不算富裕的年月,许多人都是极为认真地面对生活,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总是充满希望。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的母亲,当时在金虾巷与中天街交汇的地方卖布,生意极好。同学说,正是母亲做生意,才使得一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不仅添了冰箱、彩电,而且也让她们姐妹二人吃喝不愁。那个时候,做生意带给人们的好处已经初见端倪,正是这些个体户的兴起,让荆门城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
当然,真正让荆门城有城市之味的当属中天街几大商场的兴起。中天街西边的中商百货,曾是荆门最大最气派的商场。上个世纪中期,中商百货发生重大火灾。关于这场火灾,民间曾有一个小故事:中商百货南边的文峰塔迁走后不久,中天街来了位流浪汉,他向路人讨水喝。荆门人是善良的,立马向这位外来的流浪汉递过去一瓶当时非常流行的桦树汁,流浪汉只是喝了一口,就停下来,说,这水还是你留下来用吧,过不了多少时日,你就会明白水的重要性。不料,真是没过几日,中商百货失火。民间故事玄妙,但又让人深思。还好的是,火灾没有破坏中商百货的主体建筑,后来,在政府及各界的资助下,重新维修完工,而且比先前的更为大气。但此时,东方百货以其高大上的形象呈现在荆门人眼前,中商百货再也不是荆门唯一高大上的商场。
如今,荆门商业圈早已不锁定在中天街。往南虎牙关处,有星球广场,再往西南的漳河新区处,有万达广场,如今北边的象山一路也有了银泰这些全国知名品牌的商场进驻。商场不仅承载购物这一功能了,还有休闲,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元素,在推进着城市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的消费习性。
我是一个十分爱逛街的人,也是一个十分喜欢关注流行元素的人。荆门城哪里有了好看的风景我不要去看一看,哪里开了购物广场,我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逛一逛,以至我走进许多购物的地方,那些营业员都会与我打招呼。逛着逛着,那些原本眼熟的营业员也不见了,那些曾经畅销的品牌也不见了。这就是城市的发展吧,人和物都在不断更替着。
荆门城正跟随时代步伐,学会努力与奋斗,也学会把自己推介到全国以及全世界。油菜花节、国际马拉松赛、漳河游泳节、爱飞客飞行大会……一个又一个的活动及赛事,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荆门,感受到了荆门的魅力。
  荆门,已不是那座安逸地窝在两山之间的小山城了,它在蜕变,在发展。

 5

按照行政地位和经济发展来划分,荆门是座四五线城市。四五线城市也有它的好处,房价不高,节奏不算太快,走到哪里,人与人都可以扯得上几分关系。
每到年关将至,荆门城就变得热闹起来。究其原因,是那些原本在外打拼的荆门人都回家过年来了。春节期间,当那些需要靠外来人支撑起来的城市变成一座空城时,荆门城内处处洋溢着亲情和友情的热闹。室外再冷,再怎么飘着雪花,屋子里也是欢声笑语,浓情一片。荆门人特别舍得吃,春节招待客人,随随便便都是二十个菜往上跑:长湖鱼糕、十里风干鸡、钟祥盘龙菜、栗溪熏肉、漳河银针鱼……这些属于荆门本土的特色菜,都必将端上桌。有“鱼米之乡”美称的荆门历来不缺食材。
荆门一直在不断发展着,所以当那些在外的荆门游子回到荆门,都止不住感叹荆门这儿变了,那儿变了,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荆门的发展空间。
前几日,网上流传四位九零后历经一年的时间拍摄的荆门宣传片——《最美的荆门》。就在网传的第二天,我在报社与他们见面。谈及对荆门的认识,他们个个怀有深情。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是靠利益来推动的,更要靠真心实意的情感。如此发展的城市,才会减少破坏的痕迹。
虽然我喜欢逛街,进入那些繁华的商业地带,但我更喜欢独行在荆门的那些被人遗忘的角落。我常常会想,荆门吸引我的都是些什么呢?是它四季分明的风景?是它绵软的温情?还是我与它的那股血脉之情?有时候,看着那些旧去的事物,看着那些街巷里的零乱,看着那一团团沉寂的阴影,我就在想,每座城市都会是灵动的、鲜活的,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凄楚,有叹息,有欢乐,也有小生动和小情趣。我们终究是平凡人,走在平凡的街道里,就要学会欣赏平凡的世界,否则无法读懂一座城市的悲欢离合,无法读懂一座城市的一条街、一栋楼。
远处的风景再精彩,我也愿意守候荆门的花开花落。远处的故事再动人,我也愿意品读荆门人的小情绪。唯有这样,我才可以继续写我的荆门,才可以告诉更多的人,荆门是座什么城。对荆门人而言,荆门是世上最美的乡愁;对荆门人而言,弹舌音是世上最有特色的乡音。
当冬天过去,春暖花开在荆门。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