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信息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信息摘编 > 信息之窗

智能+绿色 引领未来交通

时间:2019-07-01 16:08     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tech/     作者:佚名    点击: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组建;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拥有第一辆自行车,到如今通过手机就能叫到网约车……人们感受着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6月14日,2019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北京开幕。为期3天的大会中,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诸多成果集中亮相。行业大咖及专家们齐聚一堂,带来他们对未来交通的新构想。

  大国重器 提速升级

  中国高铁让“说走就走”成为可能。截至2018年底,我国铁路里程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用实力诠释着新时代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350公里/小时会是高铁速度的极限吗?未来高铁将如何做到更快更高效?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轮轨高铁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受到轮轨关系、弓网关系、流固耦合关系、运行环境等因素制约,未来高铁技术若要实现速度上的突破,可将高速磁悬浮或低真空管(隧)道高速磁悬浮铁路作为研究方向。

  2016年7月,郑徐高铁承担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任务曾跑出了420公里的时速交汇试验,创造了动车交汇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但是我们仍要清楚认识到,目前运行环境的制约是轮轨高铁提速难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噪音和振动值超标或接近限值。”何华武说,提速一直是轮轨高铁的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升级完善400公里级轮轨高铁成套技术及装备,对于轮轨高铁更快、更好地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讲,民航客机的运行时速为800公里至1000公里。那么,航空与轮轨高速铁路间的空白地带该如何填补呢?何华武透露,中国工程院正牵头开展相关重大课题研究,拟对不同制式高速磁悬浮,结合低真空管(隧)道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充分论证,并对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通道建设高速磁悬浮铁路先行路段,开展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要想进一步开出超高速列车,轮轨分离的磁悬浮技术已未来可期。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对该样车的高速考核。“广深港高速磁悬浮铁路也已有4条备选方案。”何华武说。

  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工程院还在研究时速800公里的低真空管(隧)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探索利用管道技术减少对空气的阻力,实现高速运行。

  智慧交通 引领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脚步加快,传统交通方式还将会被多元重塑——智慧交通将在不断成长中引领未来生活。

  “智慧交通是以智慧赋能交通,采用了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数据为中心提供服务,促进整个交通体系的高效运行。”提及智慧交通未来将如何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表示,从技术单向突破到系统融合,智慧交通将形成从科技引领到全面的应用导向——核心就是交通智联网。

  张军解释称,智联网就是通过物联感知、泛在网络、知识图谱、智能服务作为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知识与实体间的交互,做到自感知、自决策、自学习、自自治。

  “航空预售从过去的1.5天发展到现在的一年,高铁则可以提前20天售票,正是通过考虑气象、实时路况等诸多因素,开展多元化的计划融合与分级,使得出行时间分辨率由小时级精确到分钟级。”张军说,智慧交通将经由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人与载运工具间的交互,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智能交通服务。

  那么在未来,能否破解换乘中“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步行空间分辨率由千米级进化到米级?自动驾驶将何时实现大规模运营?点对点、门到门,个性化、定制化的智慧立体交通将如何照进现实?

  “从硬件来说,世界最长桥梁和最大隧道都出自我国;但在‘软’的方面,我们下一步仍需下功夫,为人流、物流、商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苏交科集团总裁李大鹏认为,充分利用好基础设施,搭建智能运营管控系统,将极大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和交通服务水平。拓展智慧交通已经成为科技业巨头保持领先、开拓新机遇的主攻方向之一。

  本届大会期间,高德地图便联合阿里云推出了智慧高速解决方案,即通过视频设备、物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等渠道获取海量交通出行大数据,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融合技术,快速识别出高速公路的路况、事件信息,一方面提醒管理方及时处置,另一方面及时通知用户,实现高速、安全、畅通出行。

  目前,安全和拥堵是我国高速公路出行面临的主要痛点,主要由路网利用不均衡、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协同管理平台缺乏、事故预防和处置效率不足等原因造成。对此,车路协同将成为全球交通领域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认为,建立高速路网、车流数据的充分连接,使所有信息在一个云端开展全局视野的调度,通过“智能+”科技手段实现高速出行的人、车、路全面协同,让路网更聪明,将有效解决现有高速交通出行问题。

  绿色出行 创新为先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坦言,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仍是困扰交通运输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新时代,我国要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并把创新放在打造交通强国的核心位置。

  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温升最快将超过1.5℃。而一旦升温到达2℃时,将带来更具破坏性的后果,如栖息地丧失、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损害。

  为应对气候变化严峻局势,各国政府需在气候治理上加快行动。“过去的一万年,气候变化仅为1℃,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运作的空间,得以建立起农业、城市和文明。但全球正在暖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将形成巨大风险。”IPCC报告作者之一、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教授彼得·纽曼表示,人类必须采取措施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这是目前的迫切需要。

  面对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需要,交通运输有条件做绿色发展的先行官。对此,彼得·纽曼提出了两个关键概念:一是去耦合化,二是实现颠覆式创新。

  去耦合化,即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尽量减少依赖化石燃料。彼得·纽曼告诉记者,在欧洲,例如丹麦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减少石油和煤炭消耗,但财富仍在上升。而中国作为后来者,展示出新兴市场国家也可以在财富增长的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总体来说,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他介绍,IPCC还提出了一个绿色发展日程:一是强调使用智能技术、智能城市设计;二是强调以太阳能、风能等替代以炭为基础的技术燃料。

  绿色出行,要抓住颠覆式创新机遇。“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40%。可以想象,未来柴油和汽油车将逐渐退出市场。”让彼得·纽曼印象深刻的,是在苏州看到一款由中国铁建创新性研发的无轨电车,它可运载350人至500人在街上穿梭,“只有通过一系列颠覆式的创新技术,才能真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