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挖水井的四川夫妇

时间:2019-04-09 16:49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鲁定平    点击:

        人工挖水井,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职 业。 虽然很苦,很累,很危险,是一个高 风险的苦力活,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坚持 着在干,执拗地延续着这项古老手艺的 生命。 几天前到乡下,朋友的邻居正好请 师傅冒着冷风和细雨在挖水井,在好奇 心的驱使下,我抓住难得的机会与挖井 师傅随意聊了很多,也细心观察了很多, 心里不禁有些痛感! 老杨夫妇,是一对来自四川山区的 中年人,从事挖水井这一职业,已经有二 十多年了。 杨师傅初中毕业后,在老家 学了两年挖水井的手艺后,就开始和别 人合伙从事这个差使。 九十年代末,他 俩结婚后,便开起了“夫妻档”,一个在地 上,一个在“地下”,相互默契配合着,背 井离乡,心里揣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 牵挂,一路从四川“挖”到湖北,再“挖”到 荆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荆门地 界,一挖就是十几年。 靠自己的技术和 力气,还有心血和汗水,挖出的水井快上 千口了,让多少农村人用上干净卫生的 地下水,他们已经记不清了。 其实,在农村,挖水井取地下水使用, 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地表水中有太多 的农药、化肥的味道。 而小时候河流湖泊 和堰塘水甘甜的滋味, 虽然无影无踪了, 但是,仿佛昨天一样,始终萦绕于心。 杨师傅身体有点瘦,或许是为了适 应井下狭小空间的特殊需要吧;脸有点 白,或许是常年在井下见阳光少的缘故; 言语有点木讷,嗓音有点细,或许是平常 多在井下少与人交流的原因;上唇两边 各留有一撮寸许的黑胡须,有点特别;但 是,看起来很精干,干起挖井的活,毫不 含糊:干净、利索。 老杨的妻子,则又是 一番“风景” :身体壮壮的,很有力气感; 皮肤有点黑,很健康;说话的嗓门大,很 有穿透力。 从形象和气质来看,夫妻俩 倒像有点阴差阳错,弄颠倒了。 “农村不都时兴打机井吗? ””我好 奇地问杨师傅。 杨师傅解释说,“打机井,在钻井的 时候,泥浆容易把水眼堵住,要打得很 深,至少要钻三十多米,出水量也小,成 本又高,又不赖用,不太划算。 而人工挖 井,虽然慢一点,但只需要挖上十米左 右,出水量就可以满足需要了,价钱也便 宜,又不容易坏,所以,不少人家选择了 人工打井”。 实际上,人工挖水井,无形中为杨师 傅们增加了挖井的难度,也影响了他们 的收入,是一件人们极不愿意干的重体 力活。 勉强坚持去干的,都是生活所迫。 杨师傅夫妇, 上有七十多岁的老父 亲,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大学, 一个在外校读高中,开门“七件事”,“柴 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钱。 山一样 的压力, 杨师傅夫妇常常有一种喘不过 气来的感觉。生活的脚步,一点也不敢停 歇,又身无其他长技,没办法,人工挖井 的苦差事,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杨师傅告诉我,十多年前人工挖井, 全靠人力。挖,靠一柄短把洋镐;土,靠人 工和“葫芦”一筐一筐拉上来;井下的积 水, 靠人工一桶一桶提上来; 砌井壁的 砖,靠人工一块一块慢慢吊下去;挖一口 井, 少不了十天半个月。 现在有了电风 钻,自动升降机,潜水泵,斗车,自动化程 度高多了,顺利的话,一个星期可以挖一 口井,挣个三四千块钱。 钱虽然不算多, 但是,老杨夫妇心里还是感到很满足的。 杨师傅说,上面的三五米,还是比较 好挖的。 土壤干燥,空气流通比较畅,光 线也还好,到了更深一点,有了浸水,空 气也慢慢变得污浊稀薄起来, 光线也越 来越昏暗,给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 时,在井下作业,就要“全副武装”了:不 仅要戴上头盔, 还要戴上雨帽, 穿上雨 衣, 套上雨靴, 气温低时还要戴上皮手 套,全身只露出一张脸在外面。杨师傅瘦 小单薄的身子,包裹在单薄的雨衣下,显 得格外的单薄瘦小。 休息一会后,杨师傅又不得不乘“电 葫芦”下到了井底。 从井口望下去,七八 米深处,暗暗的光线下,只能模模糊糊看 到一个影子在晃动, 要不是时断时续的 风钻声响和洋镐撞击泥土的声音, 还真 不敢相信有人在井下作业。 每隔几分钟,随着“电葫芦”的吱吱 响声,编织袋装着的上百斤泥浆或“拧” 得出水的湿湿的泥土,缓缓地升到井面, 编织袋下的泥水直往井下滴。 在直径只 有八十公分的井下作业的杨师傅, 躲无 可躲, 泥浆, 常常劈头盖脸地直往身上 “砸”。杨师傅既要用电风钻和洋镐,在不 到一平方米, 连转身都不易的井下与泥 土艰难地“斗”,好不容易把它们一镐一 镐挖松,一捧一捧装到编织袋里,再费九 牛二虎之力送到地面来, 又要与不愿来 到地上见到阳光和空气,直往井下“钻” 的泥浆“斗”,还真有点“两头”难顾,可真 苦了杨师傅。中途,认不出“鼻孔眼睛”的 杨师傅,总要带着满身的泥浆和疲惫,站 在“电葫芦”拉着的编织袋上,缓缓升到 地面“放放风”,透透气。 杨师傅的妻子,则负责用“电葫芦” 和编织袋, 一袋一袋把湿漉漉的黄土或 泥浆拉上来,再用斗车,沿着高低不平的 “路”,十分吃力地运到十米开外的土场。 粘连在斗车里的黄色稠泥, 总是固执地 “赖”在斗车里不愿下来,每次都要费好 大的功夫,反复多次,才能把车里的黄泥 倒干净。对于一个妇道人家,常年干着这 么繁重的体力活, 如果不是一种希望和 精神在支撑着,确实也难得吃消! 我问杨师傅的妻子:“这么多年挖水 井遇到过危险没有? ”。 杨师傅的妻子说,“二十多年来,经 常遇到流沙层或膨胀土,常常垮方,有两 次来不及升井,被困在下面,都是消防队 员花了很大气力才解救上来的, 想想都 好后怕! ” 中午,夫妻俩准备开饭了。 杨师傅的妻子告诉我,给人挖水井, 一般是三百元一米包干,不管吃饭。早晚 餐一般都在出租屋的“家”里吃,午餐则 成了很大的难题。干重体力活,又不能饿 着肚子。不得已,只好早晨出门时用保温 盒装上简单的饭菜,带上一壶开水,中午 在工地将就一下。他们的午餐简单至极: 一个保温盒,装着刚够俩人吃的米饭,另 一个保温盒, 则装着青菜豆腐夹着几片 五花肉,旁边静静地“躺”着几片酱萝卜。 饭菜的温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悄悄散 去大半,只留下了一点点余温。 但是,他 们又不得不和着冷风, 把它们一起咽到 肚子里,可真难为了俩人的肠胃。 有些寒意的风,继续在吹着;有些冰 凉的雨,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草草地吃完午饭后, 夫妻俩又急匆 匆地开始忙活了,虽然没有人催促他们。 2018 年 11 月 6 日 (通联:荆门碧桂园七街五号)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