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其它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门群星 > 其它

潘万木:荆门社科名家

时间:2019-02-03 16:33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张冬梅    点击: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 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 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著作,记载了 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 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 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 珍贵史料。《左传》艺术成就也很高, 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 典范。 在荆门,要论研究《左传》,就不 得不提到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 学院院长、教授潘万木。 今年56岁的潘万木,1983年7 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专业,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到荆楚理工学院任教后,潘万 木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教授《中国古 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学习中国古代 文学难免觉得枯燥。于是,潘万木 在教学中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 向学生灌输一种理论、一些定论的同 时,将思路、门径等方法论的东西通 过富有激情的讲授传导给学生。 其实,潘万木在背后所花费的 功夫,远远超过他站在讲台上的45 分钟。他说“:只有自己弄清楚了某 事、某论,才能给学生讲好某事、某 论。”因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 某事或某论的来龙去脉,他必须寻 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最好是经典 书籍。读书的过程就成了解疑释惑 的过程,成了发现问题的过程,即所 谓的“教学相长”。 在其他人看来单调枯燥的探究 过程,潘万木却享受着“发现”的过 程。他诗意地描绘着这个过程:书 读多了自然有时会有一些想法“,心 有灵犀一点通”;有了想法,就要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 去挖掘“,众里寻他千百度”;探讨并 解决这个“想法”有什么理论和实践 上的意义,发现“在灯火阑珊处”的 “那人”。 《巴黎圣母院——环绕爱斯梅 哈尔达的悲剧和鸣曲》《〈左传〉的 〈诗〉审美观》《〈左传〉评论式模式的 生成及扩张》《历史中的想象与想象 中的历史——从〈左传〉到〈世说新 语〉的人物评论》《典故与“兴”》《骈 文之典故叙述》等40多篇论文,大都 是这样“发现”并形成的。这些论 文,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 响。 期间,潘万木承担了两项省级 科研项目,形成专著《〈左传〉叙述模 式论》和《汉语典故的文化阐释》,分 别于2004年和2014年出版。他还 主编了《简明汉语写作》《简明大学 语文》《简明中国传统文化》《简明高 等语文》等多部教材。 谈及当年的创作过程,潘万木 仍心有感慨。占据学术的前沿,站 在学术的高峰,能及时捕捉到最新 的学术信息,对一个从事学术研究 的人来说是毕生的追求。在这一点 上,潘万木自觉颇有“晚岁迫偷生” 之感慨,虽说不上是“老骥”,但“志” 还有“百里”之远。于是,尽管科研 条件多有不便,发奋而为的志向便 从心间流出。 当时,有关《左传》的学术资源 并不是很多,潘万木出于对《左传》 的执着喜爱,便尝试从新的角度、以 新的观点来对其进行探究。正是靠 着这样的研究方法,他对于《左传》 的研究观点显得新颖而独特,一些 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 学术刊物复印、文摘和索引。2002 年,潘万木将《〈左传〉叙述模式论》 申报学院的科研立项,并被推荐申 报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 五”规划项目,获得批准。此后,他 便埋头攻关,先后到北京、南京、武 汉有关院校查找资料,通过大量的 阅读,原先的一些想法便越来越轮 廓分明地显现出来,历经六年写成 了这本专著。 潘万木用一个“雕”字刻画做学 问的过程。不管是“雕龙”也好“,雕 虫”也好,关键在于“雕”,也就有一 种艰辛、困苦在其中。他笑谈,做学 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时间一长好 像还形成了被“虐”的定势,有时不 “痛苦”还有点难受。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