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手表的故事

时间:2019-02-02 16:30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袁先林    点击:

        大约小学四年级那年,在公社当副书 记的表叔来我家,我看到他左手腕上戴着 手表,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 离与手表接触。 表叔把表戴在我的胳膊 上,让我美滋滋地享受了一回。 他鼓励我 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能为国家做事 的时候,就送我一块手表。 表叔不经意的 一句许诺,让我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 不 过,希望很快就因表叔去世灰飞烟灭。 从 此,我暗暗下决心,要靠自身努力,拥有属 于自己的手表。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 一晃我师训班 毕业,回村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此时,因 工作的需要,对手表更加渴望。 我把每月 4 元钱的补助如数交给母亲保管。尽管这 样,两年下来仍然不足百元。 幺爹得知我 的心愿, 特安排我暑假与他一起到县城 打小工,以聊补缺口。 那时候,进口手表 价格昂贵,连想都不敢想。 国产手表数上 海牌最为出名,120 元一块。 其次是天津 产的东风牌手表, 每块比上海牌便宜 10 元钱。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农村人几乎 无人敢去想买表,更无人能买得起表。 但 是我的父母很开明, 看到我对手表日思 夜梦,于是答应资助我 20 元钱。 钱的问 题虽然解决了, 但在那个任何物质都要 凭票供应的年代,票却成了最大的难题。 无奈之时,同村发小顺清告诉我,他的姑 父在原钟祥县当商业局长, 愿意陪我去 试试。 又是一个暑假, 我怀揣 120 元钱,踏 上了走后门的路程。 荆门与钟祥是邻县, 虽然相距不远,但中间隔一条汉江。 从赵 坪家中出发, 我们到曾集坐长途班车,然 后在双河口乘渡轮过江。 顺清的姑父很慈祥,也很随和。 当了 解来意后,他让我们安心等两天。 果然第 三天带来了好消息,说目前上海牌手表没 有,问我东风牌的要不要? 我毫不犹豫地 回答,要。 于是付了钱,又买了一个表带, 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家。 1976 年的春天,我如愿穿上军装,戴 着那块来之不易的东风牌手表,踏入了北 国军营。那年头,部队管理严格,战士一律 不能使用非军用品,只能穿戴部队配发的 装备。因此,那块心爱的东风牌手表,只好 藏在枕头包里。 只有等到夜晚站岗时,拿 出来看看时间。有一回换岗,我一看手表, 提前了 20 分钟。 不知是哪位老兵为了偷 懒,在连部的挂钟上做了手脚。就这样,手 表在我当战士期间, 一直处于地下工作, 时不时地还要防范被人检举揭发。 要知 道,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不能小看戴表 这件事。 说轻点,是不听招呼,违反纪律; 如果上纲上线, 那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 式,享乐主义。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以至于后来 提干了, 我好长一段时间仍然穿战士服, 不敢穿四个兜的衣服和尼龙袜子。 为此, 营长还在连队领导面前表扬我,说我这个 人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今天的年轻 人听了好似天方夜谭,也许会认为是我编 的故事,不能理解我们的过去。错了,这是 我的亲身经历, 也是我走过的从军之路。 正是在这种传统教育的培养下, 这条正 路、大路,一走就是 40 年。 东风牌手表是 我成长进步的最初见证,军功章应该有它 的一半。 如今东风牌手表,早已退出我的 生活,可它陪我度过的峥嵘岁月,却一直 珍藏在我的心里。 (通联: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28 号院 6 号楼 2-501)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