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群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群众文化

《乡月照人还 》:唱响新时代的乡贤文化合奏曲

时间:2018-12-11 15:57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张伟 龚琼    点击:

        乡贤之歌
        你我的乡村,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无庸讳言,你我的乡村, 受各种因素影响,正在不停地被“再解构”。 风云激荡下,《乡月照人还》提供了“新时代的 乡贤之歌”这一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 整部剧里,“活”在众人口中、始终未出场的村 姑王大花家的新姑爷,是一位“虽说年龄有点大,大 把的钞票满天撒”的“土豪”。第一场的婚礼上,这位 新姑爷“土豪范十足”,嘱咐王大花“见人两百不算 事”,随着戏剧故事的展开,观众会发现他“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湖村——以此为楔子讨好村民, 占有乡村资源,既开厂又毁田,后果将是一泓清澈 的湖水被污染,乡村自然美丽的生态被破坏殆尽。 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戏剧冲突的“矛盾原 点”:资本正以一种“野蛮人”的形象入侵乡村,在剧 中,这位“财大年纪也大”的新姑爷不仅将占有乡村 的“情感与身体”,实现生个男伢的目的,还企图不 计后果地搞“大开发”,一锹挖出个“金娃娃”。 以此为背景, 作为改革开放后由农村进入城 市的第一代“能人”郑石山的“还乡”,更加具有紧 迫性和必要性。 在胡应明笔下,郑石山是城市文明 与乡村文明的融合体。 乡村是他情感与性格的底 色,城市是他的智慧与财富,他象征着现代城市文 明,但他的老爹、老屋、祖坟甚至初恋都留在了乡 村。“企业家”的人物属性“加成”,使他成为传统乡 土文化的守护者和现代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他因 地制宜提出的乡村建设的另一条思路, 更令他迎 来了人生的另一场考验。 但是,究其根源,资本有错吗? 资本是把“双刃 剑”,天生就是逐利的。 村民有错吗? 某种程度上 讲,作为中华大地上“最顽固”(非贬义词)的一个 群体,他们朴实无华,对看不见的利益永远没有多 少兴趣。 关键在于,对于依然生活在乡村的老一辈,对 于在异乡打工糊口的新生代, 对于心底有着故乡 离愁的“农二代”,你我的乡村,将以一种什么样的 方式存在? 郑石山的回归承担起乡村经济与精 神的重构。两条路径,一个是拯救,一个是破坏。 区 别在哪?《乡月照人还》巧妙地提出一个命题:乡贤 文化。乡贤文化的本色如何? 乡贤文化的金(今)色 何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 观众观看《乡月照人还》后会有自己的答案。
        写实之咏
        挂念的乡亲,个人和时代的命运有着怎样的交集?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似乎微不足道, 但一个群体、一组群像的“命运图景”,却足以惊心 而动魄。 艺术创作中,“越人性越艺术”。 讲故事的原 理,切口要小,挖掘要深。 经过时间积淀后,一部戏 里可能最后被人们记住的还是一两个人物。 《乡月照人还》的人物塑造,极其写实。 某种程 度上讲,乡绅文化是乡村精神之根本,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一组乡贤群像的命运,让人感慨万千: 郑石山的爷爷耕读传家,浸润于诗书耕读的习俗, 继承着乡村精神的传统; 父亲郑老根在这种文化 的熏陶下,践行这套乡村伦理与道德,热爱并服务 于乡村,最后隐瞒病情力劝儿子还乡;盲人叔父郑 幺爹传唱的乡村谣歌保存着传统的乡村历史与文 化; 郑老根选定的接班人到黑煤窑打工染上了矽 肺撒手西去,留下了伤痛苦果…… 胡应明的笔下, 对当代乡村的景况和当代社 会的矛盾从不回避。 这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晚 报记者无法一一展开, 仅从剧名着手——写实之 咏,本质在于跟当代现实精神的贯通。《乡月照人 还》的主题即隐喻在剧名中:“乡”,即中国广大的 农村, 今天日益城市化后曾经一度荒芜但终将重 新回归的乡村。“月”,传统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 古典文学作品中“月”无处不在,在中国人的审美 心理上勾连着最中国的情感与文化。“照”, 是动 词,朗照和护卫心灵的精神之光、意韵之美。“人”, 归人、村人,其实可以超脱地域,扩大到整个中国 人。“还”,少见地连用了第二个动词,回归传统文 化,回归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愿景。
        创新之思
        冢中的“枯骨”,有什么理由妄想感动观众?
        一部《我不是药神》,让现实主义题材进入观 众视野。 对它的高分评价,也佐证了这样一条常 理:犹如“冢中”枯骨的脸谱化、套路化文艺创作, 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有什么理由妄想感动观众? 一部《乡月照人还》,从初步“立起来”到持续 “打磨中”,业内和观众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本的 创新,让这部戏独具风采。 试举几例—— 独具风采一:“人的矛盾”始终提纲挈领。 不同 于套路化的精准扶贫或乡村振兴类剧本,《乡月照 人还》对具体的生产类建设类模式“点到为止”,始 终扭住“人的矛盾”(在剧中具体表现为“族”姓之 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内在冲突)这一“牛鼻子”, 让剧本总线不落俗套。 独具风采二:细节展开“不走寻常路”。 比如, 比较雷同的“钉子户”“老宅难舍” 等套路一概不 用,采用“大青石”作为意象的原点和舞台的支点, 围绕它展开的细节, 铺垫出郑老根对文化母体的 精神依恋。
        文化之根
        梦中的村庄,怎能只有新壳而没有精神内核呢?
        《乡月照人还》中,对文脉的探寻让人浮想连翩。 楚文化具有“恢诡谲怪、惊采绝艳”的特有气息。 楚人崇巫崇凤,坚信万物皆有灵,剧中的“大青石”, 就在承载文化意象的同时, 巧妙地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郑石山年幼体弱多病,拜“大青石”为干爹;郑 石山的爷爷为恪守传统文化,偷偷在守护宗祠的“大 青石”背面刻下乡训;为推动山湖村的科学发展,围 绕“大青石”的搬与不搬,引来一场情感的交锋和交 融;“人去根还在,石移魂还存”,“披红”后的“大青 石”最终安家村民广场,乡规民约勒石为记! 有人说,《乡月照人还》是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的文化寻根后,更深层次地又一次戏剧方式的文化 寻根,是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与融合。 楚人精神的一大特质是勇于担当。《乡月照人 还》精巧布局,让传统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创设了 一个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担 当精神是永恒的亮点。 耕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 我们的先辈几乎都是从耕读中走过来的。 然 而,“耕读”一词于我们又何其陌生,我们正在失去 民族的记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 难相恤”的“四相”乡约,作为结晶形式的耕读文化 符号,填补新时代的村庄“软实力”(硬实力即硬件 设施已经有了飞跃式的进步)空白,正当其时。
        传承之魅
        行吟的诗人,传唱的谣歌来自哪里?
        说起行吟诗人,东方有屈原,西方有荷马。 楚文化最具代表性、 最具感召力的人物是谁 呢? 拿“世界知名”这把尺子一衡量,寻常的帝王将 相不够格,唯有屈原领风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 ”千古佳句之下,仅有《史记》里的 数百字描述,屈原的形象似乎笼罩在历史迷雾中。 争创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的荆门, 是楚文化的 富集区。 荆楚大地上的人们,更乐意将屈原的形象 定位为行吟诗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吟风格与更 接“地气”的民谣相结合,化作《乡月照人还》中盲 人歌者那唱入心扉、不绝如缕的谣歌,乡味十足。 “咿呀—— 麻杆子搭不得桥哟, 灯草子烧不得窑哩! ” 越传统,越现代。 这些扎根荆楚民间、穿越时 空而来的谣歌,带来了远古的气息,也带来了传承 的魅力。
        回归之盼
        还乡的人啊,你的路途在何方?
        村庄科学发展中的阻力有多大?“仅仅为了土 地平整中几平方米沟沟坎坎的利益, 村民竟然推 了我家的祖坟! ”在采访中,胡应明转述被采访人 的这番话时,语气凝重。 这个细节, 是他第三次采风时多次做思想工 作后深挖出来的。 他说,当时听了很受触动,后来 也用到了《乡月照人还》的剧本中。 现代花鼓戏《乡月照人还》的艺术特色,来自 于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湖山模式”的成功,也为 戏曲的现实主义题材增添了几许猜想,几许期盼。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回归乡土的人啊,是否 都像《乡月照人还》的主角一样,历经艰难取得发 展“真经”呢? 对于还乡的人来说,路,始终在脚下, 也只能在脚下,作为“观众”的我们,在现实在舞 台,也在期盼着更多的好消息!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