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又到插秧时

时间:2018-06-28 10:12     来源:荆门市东宝区作家协会     作者:革丽娟    点击:

“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读着宋代诗人翁卷的诗,眼前浮现出初夏时节农民劳动的紧张与繁忙,不由地让我想起儿时父母在乡下插秧种田辛勤劳作的情景……
我的老家在革集。乡村四月,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放眼望去,绿色主宰了世界。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吸引了小孩子的目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为这繁忙的景象奏上一曲劳动之歌。
凌晨四五点,我的父母就要起床去秧田里扯秧。由于气温比较低,水田里冰凉,他们得穿上一件厚些的衣服来抵御寒冷。天还没有亮,周围朦朦胧胧,父母凭借一丝微弱的光亮下到水田里。秧苗欣欣然睁开眼睛,如一个个期待离开大人怀抱欲闯荡天下的孩子,张开双臂等着我的父母将它们带入新的领地。扯秧的时候往往是左右开弓,两只手同时扯秧,然后合在一起,马上就地取材,直接用一缕筷子长的秧苗拦腰一绕,把秧梢往里一塞,一个结实的秧靶就缠好了。为了减轻劳动负荷,我们家还有一种特制的凳子,就是在普通的凳子下面加一块向上翘起的弧形木板。这种凳子不仅可以减少在水里向前滑动的阻力,又可以防止陷于泥土,劳动人民总有着无穷的智慧。秧靶大约够插一块水田了,母亲继续扯秧,父亲便要把一个个秧靶装到箢箕里,挽起裤腿赤着脚,沿着窄窄的田埂挑到要插的水田里。带着泥水的秧靶重重的,压弯了父亲的扁担,秧苗随着父亲的脚步一上一下地颤动。父亲右手搭在扁担上,左手侧身扶住箢箕的竿,就这样一担一担地当着搬运工,有时要走一两里路呢。
到了水田边,父亲右手抓起秧靶,四处散开,如天女散花一般,一个个秧靶像流星一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又像出征的士兵飞奔向战场,占据领地,等着将它们排兵布阵。秧靶以一米左右的距离分布在田间。待准备工作就绪,要依据水田的形状,用长长的塑料绳打上记号,绳子的两端连着木棍,可插入水中。我们依着绷直的绳子插上秧,将水田分成一畦一畦的。分好之后,父母和我们姊妹四个一字排开,开始插秧。路人见了总要啧啧称赞:“这家好啊,个个都是劳动力!”我们左手捏着秧靶,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出五六根秧苗,右手迅疾接过插进泥土中。每株秧苗之间约有一根筷子的距离,我个子小,插不到几株就要挪动双脚。有时插不紧,得重新插一次。虽然我的效率很低,但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力量。
曾记得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在一步步后退当中完成织锦图,以白茫茫的水田为背景,以手中的秧苗为针线,绣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一阵微风吹来,秧苗翩翩起舞,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天颗粒满仓的景象……
若是下起雨来,父母就不要我们下田,他们穿着雨衣在田间劳作。雨水有时调皮地在父母的头上着陆,发梢被淋得湿漉漉的;有时落在水田里,泛起一个个圆圆的水泡,又破裂开来;有时溅起水花,浑浊的泥水一蹦而起,落在父母的裤腿上。天色渐暗,父母一身泥水,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家中,陪伴他们的是一片蛙鸣。
我到城市生活多年,农村早已实现机械化插秧。往事如烟,一幕幕手工插秧的情景封存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母一生保持着勤劳的品格,他们总是不辞辛苦地为家庭操劳,值得我永怀感恩之心。

        (荆门市实验小学教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