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最暖莫过棉花

时间:2018-01-24 16:23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魏青    点击:

过春节回到老家,天气十分寒冷,全家人围坐火炉边聊些家常,凡事都提前做准备的母亲一边忙着摘手中的菜一边和我们聊起了家里今年的春耕备耕。母亲说今年除了种好自家的七亩多水稻田,还打算把房前屋后的几块空地全部倒腾出来种棉花。
母亲的想法遭到了我们兄妹三人的强烈反对,父母已年近七旬,本就体弱多病,我们三个子女平常又都不在身边,他们两人在家除了侍弄七亩多的水稻田,还要帮弟弟带孩子,负担已经够重的了。加之种棉花是个精细活,生长周期长,费时费力,经济收益也不高。母亲见我们这般反对也没再坚持说什么。
假期结束,我和哥各自和父母惜别,回到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轨迹上,弟弟弟妹又背起行囊去了南方,年幼的侄儿跟着父母又开始他们的留守生活。元宵节过后的一个周末给母亲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母亲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接听。“妈,您在干嘛,这久才接电话?”我不安地问道。
“嗯……啊……在……做棉花营养钵。”电话那头,母亲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您还打算种棉花啊?不是说不让您种的吗?”我有些诧异。“就种今年一年,种得不多,也不卖钱,只做三床棉被。”
“需要棉被可以去买,干嘛费这个功夫?”我有些责怪母亲。
“买的不是纯棉花做的,不厚实不暖和,今年大孙女(我哥的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个行李要提前准备, 棉被肯定是少不了的,二孙子(我的孩子)要考大学,总要带着新棉被去大学吧,小孙子(我弟的孩子)今年小学毕业,也要住校了,也要准备棉被吧,我打算今年种点棉花,不卖钱,给三个孙子一人准备一床新棉被,也是我们长辈的一点心意……”
电话那头母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还在说着些什么,我已经听得泪流满面了。勤劳善良的父母为把我们兄妹三个拉扯大已经操碎了心,吃够了苦,现在还要为他们的下下一代再操劳,叫我于心何忍。
小时候家里经济并不宽裕,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里的责任田有水稻田和少量的旱地,精明能干的母亲从来不让我们受冻挨饿。每年都会开一些荒山当旱地种上些棉花,除了可以补贴家用,还能用棉花为我们全家人做些防寒保暖的棉袄、棉裤、棉帽、棉鞋,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时常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剥着那些永远剥不完的棉花桃,纳着那些永远纳不完的鞋底,每隔一两年就请当地弹被絮的师傅到家里为我们做些棉套棉被,记忆中的冬天虽然没有取暖器,也没有空调,但因为有母亲用棉花做好的防寒衣帽也没有体会到有多么寒冷,有时看到同龄的孩子因为受冷手脚长满冻疮流血不止,心中除了同情,还有了一份庆幸,庆幸自己有一个能干的母亲让我免受了这些皮肉之苦。
在母亲用棉花包裹的温暖里,我读完了小学、初中,到上高中时离家去了县城,当冬天再次来临时穿上母亲从乡下送来的新棉袄、棉裤,城里的同学对我身上手工做的棉衣投来异样的目光,自卑和虚荣让我开始逃避母亲的这份温暖,我学做城里人要求母亲到商场给我买款式新颖的棉衣,母亲不解地望着我,那眼神充满责备,当着同学的面,不得已答应了我的无理要求,但却坚持棉被一定要用家里做来的。母亲说只有家里做的棉被才厚实暖和,不容易感冒。
从那以后,母亲没再为我做棉衣棉裤了,唯一不变的是无论走到哪里,用的都是她为我做的棉被,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到现在的不惑之年,母亲做的棉被陪伴我走过漫长的人生岁月。直至我也成为了一名母亲时,我在孩子的床上也铺上了母亲做好的棉被,并且将母亲的防寒观念传输给我的孩子“用家里做的棉被,厚实暖和不感冒。”
这些年,因为乡下的老人,镇上的工作,城里的孩子,我们每个星期像打游击一样在三个地方歇脚,但因为三个地方都有母亲为我备好的棉被,每个冬天无论在哪歇脚,都不觉得寒冷。
父母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精心培育刚落下棉籽的营养钵,地膜,施肥,浇水,他们在春天里播种,在秋天里收获,一朵朵雪白的棉花从粗壮的棉枝上被摘进箩筐,母亲开心地笑了。
金秋时节,哥哥的女儿如愿在荆州稳定了工作,我的孩子也顺利进了大学,弟弟的孩子也上了初中住了校,父母半年多的辛苦换来的三床新棉被将陪伴三个孩子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开心快乐地工作学习成长。
感谢您,亲爱的父母,您的爱就像这手工做的棉被,厚实暖和,温暖着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
(通联:东宝区栗溪镇人社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