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媒体荆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媒体荆门

高位奋进勇担当 砥砺前行谱新篇

时间:2017-10-23 16:23     来源:湖北日报12-13版     作者:李佳德    点击:

湖北日报讯 图为:城在绿中
    图为:京山轻机
    图为:泰富重工生产的高端智能港口机械
    图为: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图为: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
    图为:荆门钟祥莫愁村被誉为“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
    图为:灵秀漳河
    图为:“按户连片耕种”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范本”
    图为:屈家岭院士村

    一座城市的嬗变,是一个不断突破和超越的过程。一座城市的崛起,更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担当和作为。
    回望五年砥砺奋进历程,特别是近两年多来,荆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荆门气场”大气磅礴——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为52.8%;企业类市场主体增幅全省第一;公共资源交易量增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排名全省第一。
    “荆门震撼”不断上演——
    作为全省唯一不通高铁的地市,荆门不断上演让人惊叹的“无中生有”奇迹:没有汽车产业基础,这里引来投资50亿元、年产15万辆整车的长丰猎豹项目,荆门“汽车梦”扬帆起航;爱飞客航空小镇异军突起,荆门成功跻身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在京山县一年间成就一座智能制造产业城;在沙洋县一年间造出一座临港装备产业城;在钟祥市一年间崛起一座数控机床产业城。
    “荆门创新”层出不穷——
    沙洋县土地按户连片耕种2016年、2017年两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钟祥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京山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纳入全国试点;京山公共检测检验机构整合、钟祥三产融合经验全国推广;农业综合水价改革领跑全国;京山县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现了湖北零的突破。
    全国首家创新创业服务局挂牌组建;全省率先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监管清单和“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清单,率先设立总规模180亿元的特色产业基金和城市发展基金,PPP项目落地数居全省第1位。
    “荆门探索”频获点赞——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充分肯定荆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已提前进入2.0版”“荆门招商引资能够卓有成效,就是硬件不行软件补”。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密集点赞:“树亲清关系、植产业沃土,‘荆门气场’热气腾腾”“引导县域经济错位发展,荆门崛起一批特色产业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荆门锁定新的历史坐标,发出时代最强音——打造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建成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在湖北中部崛起!
    新方位,新使命,新跨越。鸣响雄浑的汽笛,荆门再次扬帆起航,驶向新的航程!

    勇担增长极使命
    “一号工程”升腾“荆门气场”

    中部的支点在湖北,湖北的地理中心在荆门。湖北要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格局,荆门的地位不可取代。
    省十一次党代会赋予荆门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荆门要成为湖北区域性增长极!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荆门要把步子迈得更大、更快、更好,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中体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担当使命,实力为先。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荆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荆门之优、之快、之稳为全省之优、之快、之稳作贡献。
    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构筑发展硬支撑。近两年,荆门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5个。长丰猎豹汽车、金泉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海拖拉机、大连数控机床、泰富重装、山东万华秸秆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先后落户。今年1至9月,工业投资706.5亿元,同比增长20.4%。
    百舸争流、千帆竞争的招商大潮中,荆门如何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转变理念抓招商、抓项目。荆门推动招商由注重招企业向注重招产业转变、由打造企业集聚区向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变、由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向更加注重完善产业配套环境转变、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企业联动招商转变、由单纯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转变。出台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创新发展十项政策49条,提振了企业家投资信心,增强了市场主体获得感。
    创新方式抓招商、抓项目。荆门实施产业链招商、重资产招商、与基金公司联动招商行动计划,2017年1至9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94个,同比增加1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1个。
    完善机制抓招商、抓项目。荆门完善项目研判预审、跟踪问效、分区入园、快速落地、统筹协调等机制,推行包联领导、项目秘书、驻点秘书“三级包联”服务,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晾晒、一季一拉练。今年1至9月,荆门在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72个,同比增加138个,完成投资1086.6亿元,同比增长29.4%。
    硬账硬结抓招商、抓项目。荆门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论英雄、论成败、论政绩,季度考核分设“完成席”“签约席”“意向席”和“零效果席”,实行“论资”排位、“动态入席”。对没有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数字是城市发展最直观的概括,记录着这座城市持续跨越的历程。今年1至9月,荆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0.58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转型升级彰显“荆门路径”

    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底色,那么,荆门工业的底色则是重化工业。
    在荆门昔日的工业构成中,重化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仅石化和磷化,就占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转型发展是阵痛,也是涅槃,只有迈过了这道门槛,才能获得“新生”。如今,一个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城市,演绎着“老树发新芽”的精彩嬗变。
    这两年,荆门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抓手,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全面落实“1+10+X”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荆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思路,出台了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三十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十条”以及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荆门聚焦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智能制造、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引进整车企业1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14家、通用航空企业11家、智能制造企业21家、高端数控机床企业12家。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1%。
    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开展“百企技改”行动,实施荆门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126个。今年1至9月,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21.6亿元,同比增长19.3%。
    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33个,居全省首位;今年共有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增量全省第一。
    大力实施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计划。注重打好“组合拳”,综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经营成本。8月31日,荆门市召开惠企政策兑现大会,大会发布的数据,让荆门再一次成为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的焦点:共兑现各类惠企资金超过98亿元,惠及企业49228家(次),其中,兑付企业奖补资金逾95亿元,政策性减免让利近3亿元。
    大力实施企业兼并重组行动计划。荆门以农产品加工、磷化等行业为重点,今年以来,通过支持企业“举旗当帅”或“找帅当兵”,已实施兼并重组项目23个。
    2016年7月24日,总投资50亿元的长丰猎豹荆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第一辆整车将于2018年1月下线,成为荆门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窥一斑而知全豹。长丰猎豹项目只是荆门转型发展永不止步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荆门,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大健康、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四基地三城”,即全国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及国家通用航空新城、健康产业城、循环经济示范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和“通用航空新城”两张名片。
    化工之城的荆门“产业记忆”正渐渐远去。
    坚定转型,大步跨越,荆门站上了新的起点!

    担纲国家试点
    “四化同步”趟出“荆门探索”

    2016年底,一项光荣的国家使命赋予荆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新型城镇化如何试点?“四化同步”如何推进?荆门作出应答!
    四化同步,荆门阔步前进。9月28日,荆门举行的“荆钟”“荆京”“荆沙”三条“四化同步”示范带招商大会上,共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额达703亿元,涉及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生态文化旅游、设施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这是荆门坚持全域开展“四化同步”试点示范取得的最新成就。
    抢抓荆门被纳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机遇,荆门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坚持全域规划引领。荆门在编制“四化同步”规划的同时,编制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等八个专项规划,出台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实施意见。
    坚持全域推进绿色发展。荆门坚持生态立市,全域开展生态诊断和评估,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一带两屏四网六廊”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形成。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十大工程”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八大行动计划”,全域推广生态化、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客店模式”。与深圳建科院共建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与北京汇园科技共建静脉产业园,与住建部科技产业化中心共建国家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荆门化工、荆襄磷化、格林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东宝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等4个循环产业园区,获得2016年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产业推广奖。荆门成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京山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钟祥跻身“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坚持全域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荆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市农业现代化率达到76.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3.64:1,均居全省第一。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建设三条生态高效农业走廊,“一高三新(高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面积突破230万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2.2万个,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钟祥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建成田园综合体60个。
    坚持全域开展“四化同步”试点示范。荆门全面启动荆钟、荆京、荆沙三条“四化同步”示范带建设,市主要领导分别牵头负责一条示范带建设,按照“三生融合、产城融合”的理念,引进3家央企通过PPP模式建设重大支撑性项目。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首批规划建设漳河爱飞客小镇、彭墩长寿小镇、柴湖花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漳河镇爱飞客小镇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力度,京山县曹武镇源泉村、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钟祥市客店镇南庄村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南庄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敢啃硬骨头
    改革创新展现“荆门担当”

    改革开放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色。如何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是摆在荆门面前的首要课题。
    难题虽难,但不可怕。荆门决策者清醒认识到:只要抓住关键突破口,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强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项目服务局,推行一般工业项目“零审批”改革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多评合一、联审联验。加快政务服务“全市一网”建设,有序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拟定“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清单626项。在全国率先编制公布市级部门监管清单,完善了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受到中央编办充分肯定;率先编制和发布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清单,被新华社报道。在全省率先编制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成为全省“样板”。作为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在商务部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试点城市。
    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荆门全面推广沙洋县土地按户连片耕种作法,全市土地按户连片面积222万亩,总体连片率达到68%。认真总结推广京山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钟祥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及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农村水价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推行基金直投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投资服务。推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对接,去年以来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四板挂牌企业459家。今年9月26日,205家企业在四板集中挂牌,创下了全国新民营经济板块集中挂牌的首例。
    全方位加快开放开发。荆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方阵,加快补齐交通物流短板。漳河通用机场、冷水机场、蒙华铁路荆门段、枣潜高速公路荆门段、汉江荆门组合港建设有序推进,沙洋港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开港运行,荆荆客专、襄荆宜高铁、沿江高铁规划穿境而过。全面对接湖北自贸区,全省第1家县级保税仓库建成运营,荆门国际内陆港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建设。同时,探索组建出口型产业联合体,引导优势企业组团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格林美、新洋丰、京山轻机等企业海外投资、跨国并购加快,先后在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开办工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创新创业在荆门”行动,成立全国第1家创新创业服务局,设立5.8亿元的创业创新引导基金、1亿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与北京千人智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弘信创业工场建设荆门云创智谷产业园,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2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

    以人民为中心
    改善民生书写“荆门答卷”

    经济新常态下,民生投入会“打折”吗?
    关涉每一个老百姓的民生之问,有了现实的荆门答案:经济越是趋紧,越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集中财力投向生态治理、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2016年荆门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1%。
    荆门以坚定的行动,对人民群众期盼做出回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坚持工程化、项目化办理民生实事。荆门全面实施就业培训等19个行动方案,竹皮河治污、天门河综合治理、道路拥堵、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等群众反映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逐步解决,漳河新区骨架全面拉开,象山大道及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环城快速通道全线通车。
    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荆门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引导贫困户将土地流转或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租金或股金分红、务工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创新扶贫资金发放方式,推进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整合扶贫资金,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实行按股分红;创新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方式,引导贫困户将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偿还贷款,按不低于政府贴息的标准给贫困户固定分红,并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今年年底,将再实现29975名贫困人口脱贫、46个贫困村“出列”。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荆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医药分开,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下沉。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创新社会治理。荆门坚持将积分制引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所有城市社区和300个村开展积分制管理试点。坚持将第三方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在交通、医疗、就业等11个领域建立第三方调解网络,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6%,受到国家司法部肯定。深入推进平安荆门建设,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夯实。集中打好维护公共安全等七大攻坚战,以法治化手段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和非法集资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精神文明结硕果。将建设“书香荆门”写入了荆门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建成职工书屋市级示范点152个,农家书屋达到1375个,基本实现“一村一书屋”,打造了象山读书节阅读品牌,开展了“寻找最美读书人”“荆城朗读者”“经典诵读”“快乐星期天”等系列活动。近年来,荆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道德模范评选作为弘扬荆门城市精神、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来抓,积极参与“最美人物”“中国好人”“荆楚楷模”等重要评选活动,成功向全国、全省推荐重大典型50余名,被称为“荆门好人现象”,为荆门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民愿的精准把握,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荆门探索分不开。党员干部用脚步缩短距离、丈量作风,用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凝聚了民心民力。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