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国宝桥米优质稻收购现场。
图为洪森米糠多糖提取设备。
文/图 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姜武峰 张广
汉宜公路蜿蜒穿过江汉平原,进入荆门市域,道路旁的粮油加工企业骤然多了起来。仅京山境内20余公里路边,就分布着10多家米厂,“京和”“八方”“金牛”等知名企业比肩而立。
荆门市曾有大小粮油加工企业千余家。至今,仍有入统粮油食品加工企业247家。
作为千亿级产业,荆门粮油加工业初加工产能一度严重过剩。仅京和米业一家,京山一个县的稻谷都满足不了。
荆门多点发力去产能、补短板。仅两年时间,已经去产能80万吨,占计划的40%,粮油加工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犁耙水响时节,记者探访粮油加工企业转型的生死抉择。
粮油企业艰难求生——
针尖上削铁利润薄
京山县雁门口镇台岭村,京和米业就在这小粮站长大。车间内,工厂正分装小包装富硒大米。一辆加长半挂车正在装货。“每天走货3个车皮,至少180吨。”董事长何平高说,现在是淡季,9月份旺季来临时,平均每天约有6个车皮。
何平高说,优质大米每斤仅赚几分钱,利润率在2%-3%左右,如同针尖上削铁,薄如蝉翼,稍不留神,就会亏损。京山100多家大小米厂,三分之一停产。
行业困局的原因是什么?
在何平高看来,稻强米弱,低价大米带来的市场冲击,收购稻谷时的资金压力等,都是其因。“荆门作为优质稻产区,米厂多,稻谷收购价全省最高。”何平高说,现在收购价约1.47元/斤,黄花粘达1.5元/斤。
原粮价高,并未带动米价走强。市场上,米价多为2.2元/斤。即便是富硒米,价格仅仅高出25%左右。“加工一斤谷,损失5-8分钱。”彭墩富硒米业负责人李春林说,新设备折旧率也高,大米成本2.1元/斤。“江苏北部盐碱滩产的苏北米,成本仅1.98元/斤,装船运到武汉舵落口大市场,成本也就2.03元/斤。粮食市场,赚的几厘钱的买卖,这如何竞争?”李春林说。
苏北米的口感虽没有荆门米“软、香、糯”,但外观好看,多销往工厂、学校、工地等对品质不太敏感的市场。
此外,低价进口大米的冲击,也导致国内米价难以抬升。
原粮收购资金也成压垮企业的一根稻草。威丰粮油因投建设备,导致收购资金急缺,因贷不到款而被迫停产清算。
据统计,荆门247家入统粮油企业,31家停产。以油菜籽加工为主的油脂加工企业更惨,几乎全军覆灭。
壮士断腕兼并重组——
3年内去产能200万吨
“全市粮油加工企业一年可处理原粮1050万吨。去年,累计完成加工量只有406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40%。”荆门市粮食局产业发展科柏广忠说。
粮食企业原粮收购半径一般在150公里以内,众多企业“抢食”,抬高了粮价,也导致产能闲置。
去年,荆门市出台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去产能3年行动计划,对小型大米加工厂、油脂加工企业进行集散点改造、压缩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要求3年内完成200万吨粮油加工去产能计划,建设5-8个集粮油收储、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该市支持粮油加工企业“找帅当兵”,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方黑芝麻来了,出资3亿元收购京和、彭墩两家大米加工企业,整合初加工产能30万吨,开建京和20万吨/年富硒稻米产业园、彭墩长寿食品产业园,并投资20亿元启动富硒食品产业总部。
荆门严控新上产能。“公司起初计划新建30万吨粮油加工生产线。”中兴农谷湖北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德江说,荆门市与我方多次沟通,我们做了市场调查,最终同意调整投资方向,确定以农业大数据、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生态食品加工运营中心和公用型保税仓为主的投资规划。
该市引导已经落户荆门的中粮集团、华润五丰、正大桑田等知名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和贴牌、代工等形式整合兴农、泰昌、新布局等大米加工企业,防止了20万吨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投入8亿元推动企业技改——
一条生产线只需一人操作
“这是由大米、荞麦、红薯等9种原粮以不同配比制成的五谷营养米。”京和米业常务副总经理何念说,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针对血脂、血压、血糖异常的“三高”人群,开发新品。
何念说,公司购回不同原粮作试剂,将富硒米与营养米结合,推出5个新品种,正在申报企业标准生产许可证。
在京和米业的产品检测试验室,原子荧光度计能检测出硒、汞、砷等多种元素;花费数百万元从美国购进的色谱仪,能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我们的富硒米厂标是每公斤大米含硒量大于0.075毫克;国标是大于0.04毫克。”检测员周冬梅说,南方黑芝麻入主后,投资8000万元,新上两条富硒大米生产线已在新厂区动工。
位于沙洋经开区的湖北洪森集团,研发稻米胚芽为主要原料的专利保健品,建立胚芽抗氧化物和米糠多糖提取工艺生产线。多糖系列产品每吨售价150万元,附加值增20倍。
荆门市粮食局局长刘国芳介绍,随着校企合作力度加大,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洪森集团、国宝桥米等4家企业与武汉轻工大学签订近5亿元科技转化协议。
去年,荆门争取省级粮油产业项目30个,到位资金1495万元,带动8.9亿元民营资本新建粮油精深加工或技改项目20个。今年,该市将投入8亿元,加速粮油企业技改步伐。
京山县曹武镇泰昌米业有限公司,3条全自动生产线,日加工大米450吨。去年,米厂加工稻谷12万吨,产大米6.6万吨,销售收入3.66亿元,产能利用率近50%。“米厂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很高,全厂仅18名员工,还包括5名仓储人员。”泰昌米业财务总监陈庆丰说,企业技改后,一条生产线上只需1人,坐在总控室监测就行了。
泰昌米业为华润五丰、广东泰粮等企业贴牌生产,约占其总产量的40%左右,加之人力成本低,活得很滋润。
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吃干榨净一粒谷的剩余价值
原粮是米厂的“命门”。“荆门水稻种植品种比较杂,影响企业加工。”李春林说,国家托市收购不分品种,农民重量不重质,一户人家10亩田里种四五个品种。
还有一些米厂反映,争取到省商业粮食储备太难。如果有了这个储备计划,就能充分利用米厂的仓储,解决原粮紧缺,以及收购资金很难贷到款的难题。
原粮收购资金急缺已成套在米厂头上的紧箍咒。以京和米业为例,去年收购稻谷2.4万吨,需资金5000万元。南方黑芝麻入主后,提供担保贷款1亿元,才解燃眉之急。
为掌控粮源,许多米厂伸向上游耕种环节,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部分企业往下游精深加工延伸,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
彭墩米业今年签订2万亩水稻种植合同,拿出120万元补贴给种植大户,与中国种业集团合作,优选优质稻种,统一种植、管理和收割,从源头确保稻谷品质。国宝桥米在京山县石龙镇流转5000多亩土地,由公司负责耕种;洪森集团流转逾万亩,尝试“稻鳖虾”生态种养。
荆门引导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推进生态、富硒、长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高端定制农业,为壮大富硒食品产业和打造精品名牌提供原料保障。同时,通过整合政策资金,每年撬动近10亿元民营资本投入粮油的精深加工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位于京山经济开发区的湖北裕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碎米作原料,建起10万斤的大米淀粉糖生产线;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起大米酶解蛋白生产线。“一年收7万多吨碎米,带动整个京山碎米价格上涨。”裕丰执行董事龚和新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每年都开发新品,生产的蛋白粉供不应求。
此外,中兴农谷建10万吨/年油酸甲脂生产线,环星公司用稻壳制造新型建材等系列项目,年新增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产能30万吨,为粮油加工业转型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