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群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群众文化

“门外翰”—— 活跃在荆楚大地上的书法沙龙

时间:2017-03-21 16:07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董玉清    点击: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传统书法之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荆门市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近800枚战国竹简,这批沉睡地下2300多年的竹简,记载有1.3万个穿越历史的古汉字,很快成为中外汉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古汉字所表述的文章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古人书写的字体,也成了当代书法家追溯书源临摹习书的范本。特别是文物专家整理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包括《缁衣》《五行》《老子》《太一生水》,为先秦儒道两家典籍与之前所未见的古代佚书共十八篇,是楚文化的里程碑。

进入新世纪后,荆门这个楚文化的发源地,再一次迎来了书法艺术创作繁荣的春天。2011年冬天,荆门城区一群志趣相投、爱好中国书法艺术的当代学子,以学习古人书写的竹简为楷模,自发地组织起了一个叫门外翰的书法艺术沙龙。

门外翰这个听起来很俗的名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内涵。

5年前的深秋,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在上海举办,荆门市9位书友怀着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热爱,组团驱车千里到上海观展。在黄浦江畔,观看书法国展后的书友们感慨万端,畅谈着各自的理想。

当书友在返回途中,大家交谈中一致认为:荆门自古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竹简就是历史的见证物。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要重振荆门的书法艺术,必须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通过走出去学习,我们才发现当今荆门书法的传承与外界书法艺术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提高书法的艺术平台。于是,随行的荆门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彭金淋当即提议:建立书法艺术沙龙,请大家出谋划策。千里之行,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不时迸发出火花,最终确定了门外翰这个意味深长的命名。

门外,取自唐代诗人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名句,寄语有更多的书法家能够走出荆门,名扬天下。字,又与谐音,意指未能登堂入室,尚需用功勤练。不成门外翰,便成门外汉。这一层含义也成为了门外翰沙龙书友们激励自身不断努力的警句。

门外翰书法沙龙应运而生。从此,荆门一群爱好书法的门外翰每月都要举办一次书法艺术交流活动,被书友们称为雅集。这一雅集活动距今已开展了46次,而且既丰富又扎实,既有理论讲座,又有习作点评;既有技法探讨,又有创作交流。书友们通过交流还确定了门外翰的理念:以人为贵。即以传统为经典,以展览为中心,以国展为目标,以提升为己任;上学古人,今学能人,中间自成人;为艺术,为人生,贵在坚持。大家以此为训,力践躬行,作为奋斗的目标。

4年前,记者应门外翰掌门人、著名书法家彭金淋的邀请,第一次走进门外翰参加雅集活动,迎面那扑鼻的墨香、舒展的宣纸、舞动的狼毫、传统的汉字,使人深深感受到了门外翰书法艺术氛围的魅力。特别是一群胸有成竹的书法家,在谈笑间潇洒挥毫,一幅幅充满激情、张扬个性、富有意境的汉字跃然纸上,成为收藏家青睐的墨宝。从此,门外翰举办的每一次书法雅集活动,记者都要亲临现场观摩学习,增长书法艺术见识。

门外翰的一次雅集活动中,一位造诣颇深的年轻书法家彭昌盛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书法的优秀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让人看了,会油然产生一种欢喜之情。也就是说,艺术作品要能打动人的情感,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他就是门外翰创建后第一位冲入国展的年轻书法家。随后,他也谈到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入选百里杜鹃国展以来连续数次参加国展的心得体会。当年,他和另一位门外翰书法沙龙成员双双入选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展览,为荆门书法在全国展览中赢得了荣誉。

门外翰的书友们除了研习书法技巧外,还把提高文学理论和鉴赏水平,作为雅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门外翰掌门人彭金淋是一位卓有建树的书法家,他告诫门外翰每位书友说:一个热爱书法艺术的人,要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除了自身的书法素养外,还要去关注、涉猎更多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吸收其营养,才能使自己内心更充实、更丰富,才能掌握更多的创作方法,使笔下灵感升华。他还介绍说,当代书法家必须要有雄厚的理论作支撑,才会产生艺术上的感悟力,才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为此,门外翰还专门聘请荆门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涂德海为顾问,定期进行楹联及诗词方面的知识培训。同时,也聘请了著名画家张荣昌为艺术顾问,对书友们进行艺术修养指导。从而增强了门外翰的凝聚力。

门外翰成员杨效锋,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退休教师,平时爱好书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加入到门外翰这个艺术团队,使他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每天坚持花3个小时临帖,每次门外翰组织雅集活动时,他总要精心准备提交一幅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在门外翰像杨效锋这样的书法爱好者还有很多。他们因对书法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而走到一起。一次,门外翰组织成员前往书法圣地浙江绍兴参加兰亭书法艺术节,大家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书圣为楷模,增强了弘扬书法艺术的信念。

门外翰是书友的乐园,大家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以书法会友,以能者为师,毫不保留地进行书法学习、观摩、点评、交流。门外翰每次举办的雅集活动,都有固定的内容,活动前书友们都有任务,要定时、定量、定内容地交流书法习作。每次雅集活动时,各位书友将自己新近书写的习作悬挂在一起,互相点评,取长补短,甚至于相互提携,相互鼓励,畅享书法中的乐趣,这都成了门外翰创作上前进的动力。特别是书友程振方、孙德华、余鑫等,每次筹办雅集活动,都默默无闻地作贡献,从不计较得失,体现了门外翰书友的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

门外翰良好的艺术氛围,促进了每位成员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为了提高自身的书法艺术素养,门外翰成员彭金淋、彭昌盛、张保民、胡端雄、曾颖、陈义军、张昌海、余鑫、周清林、杨效锋等,还跃踊报名自费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门外翰走过了5年的历程,回顾门外翰的书法家们所取得艺术成就,令人感到无比欣慰: 2013年,门外翰书友彭金淋、彭昌盛、曾颖、余军等有13件作品入展国展并获奖。2016年,在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门外翰书友彭金淋、王才富、彭昌盛、曾颖参赛的书法作品入展,程振方、张和平参赛的书法作品入选。同年,在首届关帝杯全国书画大赛中,门外翰14位书友的参赛作品分获二、三、四、五等奖,是全国参赛队伍中获奖人数最多的书法艺术团队。在门外翰这个书法大家庭里,一群年轻的书法家脱颖而出,先后有彭昌盛、曾颖、余军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他们已成为荆门本土最有影响的书法家。

门外翰书法沙龙创建5年来,已按月组织雅集活动46次,每年编印有一本《门外翰雅集书法作品集》。门外翰还组织书友走进学校、社区、农村,深入机关、监狱、警营,为传播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起到带头作用。门外翰还组织书友远赴上海、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台湾、韩国等地开展艺术交流。并成功策划组织了荆门市迎新书法展暨门外翰两周年雅集大型书法展示活动。

如今,门外翰吸收的书法成员达到31人,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教师、警察、新闻记者、机关干部,还有大学学生。去年初,《书法报》用大篇幅版面刊登了门外翰书友远赴韩国交流的活动经历。门外翰最年轻的成员汪郑和说:“‘门外翰之所以能有今天,迈出这可喜的一步,得益于各位同行对沙龙的厚爱。门外翰一经公开亮相,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门外翰书法沙龙动意于荆城之外、活跃于城乡之间、浸润于经典之内、折桂于国展之上、名播于楚天之下、憧憬于梦想之中。荆门本土成长起来的这群门外翰,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奉献精神和担当,已成为新时期的文化志愿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5年来,门外翰钟情于荆门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不忘初心,他们不断从这块沃土中吸取乳汁,又时刻不忘回报感恩这片热土,他们满怀豪情,静心作书,自作诗词歌赋,还运用楹联、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演绎着心中的圣象,讴歌时代,点赞荆门,为荆门的发展施展艺术才华,传承中国文化,引起了全国书坛的关注。门外翰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必将为装点荆门更加美好的明天,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门外翰正在筹备5周年雅集庆典活动,一部《渡远荆门外书法作品集》即将付梓出版,门外翰准备用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向荆城人民展示和汇报成果。门外翰每位书友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提升自我,追求新目标。

记者相信,从现在起,门外翰将一如既往,在荆楚文化这块沃土上,挥毫书写更新更美好的篇章,实现中国梦。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