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精致爱情里的现实关怀

时间:2017-02-21 10:24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胡不言    点击:

在荆门乃至湖北文坛,王琼丽的标签是擅长于情感类的文字,精致的情节、精致的结构、精致的语言,构成了她所叙述的精致爱情。但当她将驾轻就熟的笔触伸向生活的隐秘之处时,精致的爱情看起来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甚至有暗流、有刀枪,有明争暗斗、有狗血淋头。近日,翻阅她第一本小说集,细读《守身如玉》《女友》《换车》等篇什,惊喜看到了这些精致爱情的现实底色,她的小说也因此顺利实现了转型。

《守身如玉》中的杨邻梅,珠圆玉润、弱骨丰肌,在市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工作轻闲,生活小资,是女人之中的女人。与丈夫许承睿,一个只身下江南,一个十八相送,长亭复短亭;一个说死了,都要合葬,一个妆楼颙望,误几回、天涯识归舟,海誓山盟,你侬我侬。与医生段泽良,一个是无微不至的暖男,一个是欲拒还迎的少妇,高山流水遇知音。小说以杨邻梅与段泽良的情感线展开,从医院看病,到两个人共守的秘密(辅导英语、催促服药),再到桃园偶遇等等,这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情感生活吗?但随着情节的逐步推移,一切都变得阴谋丛生、别有用心。所谓的闺蜜,竟然是把红杏往墙头拉的东风;所谓的桃园偶遇,竟然是别人搭好的戏台;所谓的英俊小生,竟然是以死相搏的痴心人。更触目惊心的是,当杨邻梅死抱着贞节牌坊,为丈夫许承睿守身如玉时,许承睿却守着小三欧阳玉夜夜春宵。精致的爱情,终究经不起现实生活的车轮碾轧。当前社会,人口大范围的流动已成为常态,造就了中国城乡留守人员、流水线上的青壮年劳动力等独特群体。杨邻梅虽然有知识、有追求,但本质上仍然属于城市留守人员,代表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类人员身处都市,面临的诱惑更多,他们的情感世界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正如主人公杨邻梅,工作清闲,孩子寄宿在学校,这就给她情感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考验。她饱受情感和生理的煎熬,守住自己的初心,但最终收获的仍然是谎言和背叛。王琼丽通过《守身如玉》,用现实的关怀打破精致的爱情,为情感小说的转型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比于《守身如玉》,《女友》的故事情节要简单得多,小说以主人公易红的视角,展现了女友谢慧娟的畸形爱恋。谢慧娟刚刚出轨时,无不得意地向易红炫耀傍到了真大款、钓到了金龟婿,全然不顾自己已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母亲。当她与欧阳宁私奔,把家庭生活闹得山河破碎后,仍然执着地坚持自己的出轨行为。尽管她刻意向易红隐瞒,但明显是找了新的炫耀对象。小说到最后,易红想,跟张太太走得近了,如果她也对我说秘密,听还是不听呢?这句话洞若观火,照见了红尘中所有男女最隐秘的情感,读来令人唏嘘。《女友》中,易红的爱情精致有韵,而谢慧娟的爱情则是兵荒马乱,两相对比,其义自见。小说把故事放在了现实中的城市、乡镇和河流,使一向虚化故事发生地的情感故事,先天性地获得了现实的基础。同时,将女友谢慧娟出轨的对象设定为房地产老板,一个负债近七千万的暴发户依然声色犬马,无非是利用谢慧娟作为掩盖自己破产的遮羞布,而谢慧娟在自己所谓的爱情路上越走越远,反映出当前世俗社会中,人们的情感迷途。一篇以叙述情感故事的小说,有了这么多的现实元素作支撑,自然增色不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丰富的物质基础对传统的情感生活提出新的挑战,人类的冲动和欲望也越来越多,情感危机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小说《换车》中,其实写的是两个女人的战争,通过她们的明争暗比,将婚内夫妻双方的情感变化、危机表现得一览无余。应该说,赵丽萍与赵明康、秦七月与梁伦文,两对夫妻各自家庭生活都很美满,赵明康与梁伦文成熟多金、魅力无限,赵丽萍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秦七月则是大学教授,是新兴社会阶层的典型代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他们的爱情看上去是那么精致,然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表面上波澜不惊,水底下却是暗流奔涌。赵丽萍和秦七月两个事业有成的女人,都在等着对方情感生活狼烟四起,等着看对方的笑话,结果赵丽萍丢了卿卿性命。她临终时的那一句对不起,我以为是梁伦文,表面上看是她执迷不悔、心有不甘,实际上作者哀其不幸、叹其不悟,悲悯情怀跃然纸上。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悬念的设置,以换车这个包袱总揽全篇,行文不急不缓、不温不火,写出了新生中产阶级优雅、闲适、小资的生活,但包袱一旦抖开,便撩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眼前一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总的来讲,《换车》结构精巧,情节紧凑,极具张力,讽喻意味十分明显。

恩斯特·布洛赫曾说:不脱离时代而写作,并不等于按生活本身写作。这就要求作家在关注时代主题的同时,又要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进行提炼和升华,如此才能彰显出文学作品永恒的社会价值。王琼丽敢于突破既有的写作风格,敏锐地抓住这个急剧变化社会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冲击,引入自己的现实关怀,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承载意义,形成了较具个性化的审美品性。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突破和提升。

(通联:市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