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见证担当与温情 ——钟祥柴湖镇见闻
时间:2016-07-22 00:00 来源: 湖北日报4版 作者:韩少林等 点击:次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韩少林 王兵 张欧亚 肖敏 通讯员 周群
干部担当
19日凌晨5点,天蒙蒙亮,屋外暴雨倾盆,钟祥市柴湖镇沙楼村党支部副书记沙聚富早早下了床。眼看洪水就要漫到家门口,他赶紧和几位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唤醒熟睡的村民。
然而,大风裹挟着暴雨呼啸而来,一点也没有停下的意思。“沙书记不好了,我家里进水了!”上午9时30分,65岁的沙连横突然打来求助电话。
来不及休息片刻,沙聚富拿起一件旧雨衣,和村委会副主任沙聚江一道,一头扎进暴雨中。赶到沙连横家时,堂屋的积水快漫到膝盖,家具、洗衣机全都泡在水中。
沙连横患有白内障和肺结核,老伴和国玉中风瘫痪在床。“老哥,雨越下越大,泡水的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咱们赶紧转移吧!”“不行,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人走了,家里的东西怎么办?”
水越积越深,必须转移!两人简单商量后,沙聚江背起床上的和国玉,向屋外走去。沙连横也在沙聚富的搀扶下,撤离到高处。此时,村里的低洼处已积水近1米,村干部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帮助村民转移贵重物品和粮食。
面对肆虐的暴雨,灾情就是命令,党员干部勇冲一线。在张湾村,贫困户张建新的鸭棚进水倒塌,4200多只鸭子四处流散,村支书许运祥召集马长发、许则玉两名党员,跳进齐腰深的积水中,苦战4小时,找回了失散的鸭子。
八方来援
雨太大了!
柴湖原是汉江左岸的一个湖区沼泽地,是有名的“水袋子”。
19日凌晨2时至20日11时,33个小时,柴湖镇平均降雨量达639毫米,东西干渠及31条支渠瞬时水满。“柴湖年平均降雨量还不到1000毫米,两天就下了大半年的雨。”灾情发生后,柴湖镇党委书记冯玉霞奔走在各个村庄,带头下水,帮助转移群众。
据统计,该镇受淹农田面积1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5%以上,死亡家禽7000余只。工业园区吉象贝儿童装、浩诚科技等企业被迫停产;农青园艺千亩智能温控大棚浸水,供电系统受损严重,损失达1.2亿元;宏强百合800亩露天花卉一片汪洋,损失近千万元……
暴雨无情人有情。
武警战士、消防官兵闻讯而来,出动5艘皮筏艇和冲锋舟,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19日,柴湖派出所指导员杨兆勤带领民警,从“孤岛”中救出一位九旬退休教师。仅当天上午,他们接警15起,救回50余人。
20日,越野e族钟祥应急救援队火速驰援,15辆越野车在水中来回穿梭,转移近百人。
暂居安置点,群众生活怎么办?市民政局紧急送来500多床被子,100件矿泉水。20日,武汉东方建设集团负责人送来1万元现金。
昨日早上,钟祥义工联的志愿者们,为实训中心安置点的村民们,送来了700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当天中午,柴湖私企老板肖举涛,又送来300份盒饭、50件矿泉水。
邻里互助
沿着汉江大堤,穿过几道渍水,20日下午,记者几经曲折,趟水进入柴湖镇沙楼村四组。这是全村地势最高的一处岗地。市里组织了十几吨的大卡车正将淹没区群众向外村的高地转移。
大卡车上,20多名村民向车下的乡邻挥着手,告别自己的村庄。
车送走一批群众后,这里仍热闹着。大柴湖镇,人称“中国第一移民大镇”。40多年前,国家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时,河南淅川县的4.9万人被集中搬迁到了这里,至今已发展到10.5万人。
王建霞50岁,是村里的卫生员,他家就在全村唯一的岗地上,大水正好漫过他家的后院止住了。大雨淹没村庄后,市、镇及时组织救援,一部分人转移到学校和村部,一部分投亲靠友,还有一部分就被王建霞这样的乡邻就地接纳了。
王建霞开放了全部住房,邻组有5家20多人住进了他家里,每天开着流水席,打地铺。几十年了,至今仍保持着部分家乡的风俗,喜欢吃面食,5组的沙宝玉趟水回家拿了两大包40多公斤面条,调剂着口味。湖区蚊子多,又因四处是水,怕触电,村里暂时停水停电,晚上他就一个房屋一个房屋点上蚊香。
与王建霞一路之隔的是周克云家,她家开着一个超市。记者进到沙楼村时,她正忙着烧开水给大家喝。她一天要送五六锅水,其中大部分送到村部,那里住着更多的人。其子沙聚江是村干部,每天忙着查险。
87岁的沙玉华手中持着一根走路时探水的竹杆,嘴里咬着一块饼干,看着后生们。当年她到这里时正值中年,她和第一代移民在这片荒滩和港汊开辟了这个家园。她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看着市、镇、村干部忙碌的身影,她感慨地说:人在比什么都好,有政府在,我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