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共度荒年(九)

时间:2016-07-13 16:22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赵富林    点击:

这里冲田间有一个大堰塘,塘里还有点水,插完红薯秧子,队长带领社员去车水插秧,我也参与其中。这活我是外行,只能学着插,还赶不上一个小姑娘。这里插秧活多是妇女做,她们是能手,一群小姑娘唱着山歌,你追我赶,五指快似鸡啄米,转眼白田换绿袍,不多时就把三四亩大的一块田插完了。

  下午在禾场参加打麦,这里不像北方我家乡那样用石磙碾,而是用篾架打,这工具我以前从没见过,感觉很新鲜,随之话也多起来,边干边议,社员说了很多心里话,年纪大的说:现在干部好,还和我们农民一起干活,在解放前可没有见过。”“现在政策好,又回到1957年了,有自留地,准搞家庭副业,干活多劳多得,要不,这灾年过不去。有的说:我们农民本来是靠种田吃饭,可是老天爷跟我们过不去,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粮食就无收了,只有靠政府搭救了。

  8日,梅白通知我和唐玉金、尹朝贵到五里和他碰头,下午4时我们赶到五里区(现沙洋县五里铺镇),讨论了抗旱情况。共同的意见是:一是现在有的社队力量不集中,要再次强调集中力量抗旱抢种,抢住季节;二是部分地方有悲观畏难情绪和等天下雨思想,抗旱行动不力,要加派人员去具体帮助,同时要表彰抗旱抢种先进队,推广他们的经验;三是坚持抗旱以生产小队或生产大队为单位。我们说的抗大旱是动员人人参加,打人民战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办法抗旱,而不要调生产队的劳力、机械集中抗旱,再不要搞瞎指挥了。有条件搬大水的社队,由县直单位组织机械帮助抗旱。晚上10点,梅白回县城,其他领导分头到各区。我继续留在五里区,组织抗旱抢种。

  11日,飘了点零星雨,雨没有下成。太平大队(现沙洋五里铺镇两河村)有水插秧面积只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上午和党支部的同志讨论了抗旱办法,大家形成共识:有水的坚决插,高塝田坚决种(旱粮),冲田坚决等(插秧)。

  13日,接到通知说要在五里等梅白,上午,一起回到县城,几个书记在一起议了抗旱抢种先进队评选、奖励办法。下午,同梅白到友爱大队(现沙洋县五里铺镇许场村)听取抗旱经验。晚上,书记处开会,汇报情况。

  14日、15日,县委开了两天会,省委常委、地委第一书记王玉珍参加了会议。大家汇报了抗旱的经验和问题,讨论后确定了以抗旱为中心,以夏粮分配为动力的抗旱措施:(一)坚持两条腿走路,立夏已过,季节不等人,有水的坚决插秧,已插的秧苗要千方百计保活,无水的,水路不通走旱路,抓紧改种芝麻、红薯等旱作物。(二)施行以小队为单位,有水源的可以大队为单位搞抗旱规划,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抗出实效。(三)各级领导干部仍要到社、队帮助抗旱,要亲自察看水源、地形,总结老农经验。(四)政府各部门要及时帮助解决抗旱中的具体问题,如调配旱粮种子,传授种旱粮技术,协调机油、柴油的供应、机械修理等等。王玉珍同志说:今后搞什么事,只要是涉及到群众的事,都要和群众商量,都要搞几个办法让群众选择。

  会后,15日我就到沈集区传达县委精神。

  之后我大多在沈集、五里、拾廻桥帮助抗旱、抢种。拾廻桥是荆门人多、田多、产粮大区,旱情严重,插秧、改种旱粮困难较大。

  63日,我们到拾廻桥,听区委和县工作组谈情况后,第二天分头到四个生产队调查和解决以下问题:抗旱抢插抢种;推广部分农活分户管理责任制,调动群众积极性;抓好干部整风,解决抗旱畏难情绪,要求干部转作风带头干。

  5日,我和区委书记邵泽虎到王桥大队(现拾廻桥镇王桥村)看了几个生产小队,这些队普遍旱得严重,很多田没种上,即使种上了也没出苗,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白地,田埂和旱地上的草都干枯了,群众为今后吃饭发愁,社队干部悲观失望。

  8日,在王桥大队,早起,喜从天降,六点钟下起了猛雨,久旱逢喜雨,社员都站在门口面露喜色观望,期望大雨多下一会。

  接到县委通知,早饭后在大雨中回到拾廻桥区,和闫大新等同志碰了一下情况,下午4时回到荆门城,没有停留又和梅白等同志到子陵区(现东宝区子陵镇,下同),天黑返回到县城。

  (下期:随同我们夫妇俩一起到荆门的有岳母和三个孩子)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