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媒体荆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媒体荆门

钟祥蟠龙菜,穿越500年

时间:2015-05-23 00:00     来源:湖北日报5版     作者:赵自云    点击:

    在钟祥,有一特产总让人们念念不忘,引以为豪;有一道菜总让人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这就是蟠龙菜。它在这里穿越500年,香飘500年。

  一段尘封的历史

    蟠龙菜是独一无二的。清代诗人樊国楷在《郢中竹枝词十二首》中,对钟祥“蟠龙菜”有这样的描述:“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满座宾客呼上菜,装成卷切号蟠龙”。
    钟祥地方志记载:蟠龙菜,又名卷切,俗名剁菜。系钟祥特有的名菜佳肴。蟠龙菜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相传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遗诏湖广安陆州(钟祥)做兴王的堂弟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朱厚熜从钟祥出发前,到老师钱定府上告别。钱定忙命詹多厨师办一桌宴席为其饯行。詹厨师心想皇帝登基,犹如飞龙腾天,便想做道菜以示庆贺。詹厨师独出心裁选用鲜肉、绿豆精粉,加上各种佐料调制成馅,外用鸡蛋皮包裹起来,用大火蒸熟后切片摆成盘龙造型扣于盘中,吃饭时热气腾腾摆在席中央,活像真龙腾云驾雾一般。朱厚熜品尝赞不绝口,即赐名“蟠龙菜”。
    钟祥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侯书云擅长研究明史,他查阅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因姓朱,生肖属猪,忌讳吃猪肉,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其堂叔朱佑杬所在的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府,为了变通执行武宗的禁令,发明了这种“吃肉不见肉”的食品。
    侯书云说,这是目前蟠龙菜有据可查的最早记载。足以证明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它在钟祥生产、食用的历史已有足足的500年。

  一个神秘的传说

    蟠龙菜的来历,在民间一直有一个更为神奇的传说。
    相传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之祖训,当时有三个候选人,分别是已故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寿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最后,由孝皇张太后主传懿旨,将武宗的遗诏同时发往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德安的寿定王朱佑搘、卫辉的汝安王朱佑梈。三诏齐发,太后命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朱厚熜接到遗诏一悲一喜一惊。悲的是皇兄晏驾新崩,啼泣号恸;喜的是奉遗诏即将恭膺大统,君临天下;惊的是安陆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卫辉距京城仅数百里,以三千之遥对数百之近,何以先到?正当他急得手足无措之时,卜师严嵩献计说:“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称)假扮钦犯,稳坐囚车,方能日夜兼程,既无人敢阻,亦无人应接,不过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寿定王、汝安王,自以为路近无忧,必大张旗鼓,各地官员必争相迎送,20里一小宴、30里一大宴,如此定会延宕。”世子闻听自是兴高采烈。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车必吃那囚饭,囚粮粗食何以下咽?于是他给全城厨子下令,命即刻进府连夜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菜肴,做得出来,重重有奖;若做不出来,满门抄斩!全城有名的20多位厨子便于二更之内全部聚齐,尽数集于侧宫厨厅之内,因关系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马虎,个个绞尽脑汁,怎奈题目太难,眼看月过中天,时近四鼓,仍然没有个头绪。厨子中有个叫詹多的红案师傅新婚燕尔,忽遭这等冤祸,正伤心不已。他的妻子见他久出不归,怕他饿了,遂拿了几个蒸红薯送去让他充饥。詹多正为做不出“吃肉不见肉”的菜肴而烦恼,哪有心思吃红薯,两人在推让中把红薯皮弄破了露出白薯肉,詹多顿时眼睛一亮,大叫“我有办法了”。众厨子围了上来,詹多如此这般地细说了一遍,厨子们听了拍手叫好。于是他们取白膘猪肉、精瘦肉与鱼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盐、香葱、生姜为佐料,用淀粉鸡蛋调和均匀,再用红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红薯,实为肉肴,于是朱厚熜就吃着“红薯”,坐着囚车,一路快马加鞭直奔京城,第一个进入紫禁城,成为明朝第11代皇帝。回想作为真龙天子盘于囚车内进京的经历,嘉靖赐“红薯”菜名蟠龙菜。

  一个香飘的未来

    蟠龙菜的选料和制作方法经过500年传承至今。蟠龙菜最大的特点是“吃肉不见肉”。在钟祥家家户户都爱之,都能做。蟠龙菜制作既神秘也简单,它是选用瘦猪肉和鲜鱼肉(去骨刺)剁成肉泥,滤去血水,拌入肥肉丝、精粉、鸡蛋清、葱姜末和食盐。用熟鸡蛋皮包,裹馅料子(蛋皮饰以红或黄色)。包成长约30厘米、粗约5至6厘米的扁卷筒,置于蒸笼内蒸熟即成。吃时,将冷却后的卷筒切成薄片,码在碗里,盘成龙形,回笼蒸热,再从碗里翻扣于盘中。由于此菜质地鲜美,色泽艳丽,造型美观,一直受人们青睐。今年106岁的高寿老人邓承先爱吃蟠龙菜名闻郢中。清朝末年,他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从小爱吃,长大后还是爱吃,只是划为右派坐牢及“三年自然灾害”那几年没有吃。如今一百多岁了,虽然住进了敬老院,仍隔三差五要求餐桌上有蟠龙菜。他说,高寿也许与常吃蟠龙菜有关。
    几百年来,钟祥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道传统名菜,以示隆重,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蒸、煎、炒、馏,可做火锅、下面条、氽汤不一而足。
    长达500年,钟祥人品尝蟠龙菜,在盛世年代习以为常,而在苦难的岁月则显得十分稀罕。
    洋梓镇花山村75岁老人周万俊回忆,他生在贫苦家庭,小时候只有走富家亲戚才能吃得到,上世纪60、70年代基本上没吃过蟠龙菜。现已进入古稀之年的欧本鳌记忆犹新。1983年,猪肉市场开始放开,在钟祥城区一食品公司上班的欧本鳌欣喜若狂,他花50多元钱买了20公斤猪肉,加工成蟠龙菜,偷偷到市场上卖,不到一根烟工夫,他的蟠龙菜被一抢空。1986年,欧本鳌和妻子一道辞去工作,专心生产经营蟠龙菜。在他们夫妇的影响下,钟祥城区最大的海子河市场多家熟食店陆续开始做蟠龙菜。
    随着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蟠龙菜也逐渐成为过年时钟祥城乡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谁家婚丧嫁娶更不可遗缺,并且成为“头道菜”。
    民间喜事有做十道菜的习惯,依次为一龙二凤三炒四熬五煮六汤七碎八蒸九鱼十圆。“一龙”就是指蟠龙菜,“二凤”指鸡肉……
    1995年,欧本鳌在钟祥率先用自已的名字注册商标,并第一个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让产品进超市,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
    蟠龙菜自有了“欧本鳌”商标后,“东圣”、“文中”、“詹多厨师”、“明阳”、“昱通”、“嘉靖贡”、“佳京”、“黄记”等众多品牌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小超市、市场。陈文忠可算得上蟠龙菜行业的后起之秀,他从2001年开始规模生产,同时注册了“文中”商标,生产规模从几千斤,到几万斤,到现在的上十万斤。他介绍,仅钟祥城区生产经营蟠龙菜的厂家过50家,注册商标的有20多家,生产规模一般都在万斤以上,钟祥最大的厂家年生产能力达30--40万斤,全市总产量预计在300万斤以上。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