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家乡,那一库碧水

时间:2015-04-20 14:54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叶进    点击:

  周末应邀去沙洋县沈集镇的柴岗村采风,亲眼目睹了那一库魂牵梦绕的碧水。

  沈集是生我养我的故土,20岁那年我离开她去别处谋生,而柴岗村则是我当年在林场当知青时回老家的必经之地,那一条自南而北长长、窄窄的村道,与林场交界的那片黑魆魆的、瘆人的马尾松林,我不知走了多少回,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晚。

  对柴岗的那份感情,并不只是为了这个。进城以后有一年,听家乡人说柴岗村兴修了一座大水库,不仅解决了本村灌溉问题,而且让沈集集镇上的居民们都吃上了甘甜的水库水,心里就感到特别高兴、滋润、畅快,仿佛我还是集镇上的居民一般。然而,这些年来,还从来没有到水库边看看。这回,我是真的来了。

  正午的阳光下,当我站在柴岗水库大堤上望着这一库碧波微澜时,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一下子就飞回到过去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沈集老街上,一大家子人每天要吃水用水,作为家里的小男子汉,每天放学后的一项重要的家务事就是去挑水。而我最担心最无奈的,就是找不到一处干净的水源。街背面本有上和尚堰、下和尚堰,还有北边的一口上羊角堰,但街上的人家都在这几口堰里面清洗衣物,水桶一丢下去就沉渣泛起,水脏得简直不敢吃。街西头乱坟冢边那块荒野的地方倒是有一口黄土堰的水很干净,但路远又受吓就很少去。

  那时候,特喜欢稻谷等农作物蓬勃生长的火热夏天,漳河三干渠经常会开闸放水给农田抗旱,每当渠道被流水涨满时,我就赶紧挑着水桶来到西头街渠边的水泥埠头上,两只手提着桶向下一挽,使一把力,两桶清亮的水就提上来趸在了身边,随后,以两个扁担钩各钩着一只桶梁,然后将身子一挺,一大担水就搁在了肩上,于是,迈着轻快的步子,不时换换肩,扁担闪闪地向家中走去。

  渠道里的水也并不都是清澈的,倘若在暴雨过后,会是浑浊的。遇到水浑浊的时候,也要挑回来倒在水缸里,这时,必须找来一块明矾,在缸壁上摩擦几下,过一会儿,缸里的水就变清了。等到缸里的水快要吃完用完时,沉在缸低的泥浆就会露出来,必须要把它清除掉才能再往里倒干净水。其实,一年之中,渠道开闸放水的日子并不多,多数时候,渠道是干的,堰塘是浅的,每次挑水出发前,到底往哪儿走,都要踌躇再三。后来,在离屋后不太远的跛子岗梁上,发现有一口叫做岗堰阿子的小堰塘的水还算清亮,就去得勤便一些。

  那些经常挑水的日子,很快离我远去了。后来,无论我在乡下还是进了城,经常都在睡梦中四处找水寻水,而且经常是浑身酸疼却无功而返。

  今天,柴岗水库的一泓碧水清晰地展现在了自己面前。水库边上,一片片良田,还有成片的花卉苗木。本村出生的80后妇女主任陪着我们在水库堤上尽兴游览。这座水库除了供给本村和集镇社区用水外,还供不供周边其他村?我关切地询问道。肯定啦,这座水库还供给附近的彭堰、帅店、郑岗等村。现在,甚至连东边比较远的万店村、罗集村也从这里安装自来水管道了……” 妇女主任答话时,一脸自豪的样子。

  “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这座水库真是建得好啊!听了她的介绍,我不禁喃喃自语起来。我将自带的数码相机递给一位文友,请他为我以水库为背景照一张相、留一个影。我相信,以后经常看看这张照片,我就不会再去做那种四处找水寻水的梦了。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