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生在农村

时间:2014-12-18 09:17     来源:未知     作者:王文莉    点击:

因为给已经退休的老师祝贺寿辰,小伙伴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荆门,初中的十五个同学难得地聚在了一起。大家嘻嘻哈哈、絮絮叨叨,岁月在唇齿间回到了从前:男女生有过的三八线,谁的作文最精到,谁的数学最好,谁的反应最快,谁最得师心,以及曾经的惺惺相惜。最引起我感怀的,还是说起了当年城乡同学间的隔膜。

三个出生在农村的同学忆及了当年的情形,类似殊异却也不是自卑,反正街上的同学之间更亲近些,而农村的同学相互更体谅些。那时,能够考到后港中学上初中的农村学生,一个村一般只有一个,多的两个而已,而吃商品粮的街上的孩子是无需经过考试就可以直接上的。吃商品粮跟吃农村粮有着很多的不同,他们可以拿粮票换饭票,我们农村来的要背米到学校过秤换饭票。他们常三五成群地看电影,我们是没有过的。

在我们看来,吃商品粮的同学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长大了是可以招工的,而我们要跳出农门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考学。而我又与别人不同,那时父亲是民办教师,按我娘的话说属于农不农、秀不秀一类,回去种田很难为情,出去招工又不可能,身份更尴尬些。这一点觉悟,让我在每每贪玩之后,常常升起危机感,然后可能挑灯夜读一晚。

我生在一个小村庄,那里有我的儿时伙伴,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那里有我的童年足迹。尤记得路过我家门前的算命先生说我命里不会种田,赶忙追问会干什么,他神秘地肯定地说至少也会学个裁缝。在那个时候,学个裁缝似乎是大多数农村女孩向往的出路。心里暗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的理想是要跳农门的,现在暗笑,这也不过是燕雀的心愿罢了。那时候最远大的理想是当记者,黑白电视里戴眼镜、背小包、穿风衣的女记者形象,是我心中的梦。最现实的理想是当老师,或者考取师范大学当老师,或者考不取大学就当民办老师考转正,那是我的视野、我的向往。终究因为贪玩过多,或者因为天赋不够,最终没上成我梦寐以求的华师,机缘巧合上了警校,注定了今生的职业,成了城里的警察。

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及至以后的一些年头,对于回老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有必须的时候才会回去,比方说赶人情,比方说清明节,比方说春节,比方说接到爸爸妈妈的命令。爸爸退休后,和妈妈一起住到城里来了,我回乡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然而年纪渐长,乡愁越甚,对沙洋县后港镇(现为镇级市)西湖乡东湖村以老柏树为根基的那个家的情结是永恒的。每逢过节一般是要回后港的,而每逢春节,回东湖村是必须的。近乡情更怯,每一次到了后港,车子抵达通往东湖村的那条乡村公路的拐弯处,我的心跳就会与平时有所不同,必然会想到梦里老家这四个字。原来回乡时,就像歌里唱的,乡亲们一遍遍喊我乳名,很熟悉,很亲近,有长辈的啧啧夸奖,也有伙伴们的羡慕。今年的春节回去,大家看着我将信将疑:你是……”或者是直接说:我记得你,但想不起来你的名字了,是岁月模糊了记忆,还是我回的少了,还是我离儿时的模样越来越远了?

祖屋经历过茅草房,土砖青瓦房,红砖红瓦房,现在已不留痕迹,成了邻家的一畦菜地,绿油油的一片。那口承载童年嬉戏记忆的堰塘还在,只是更显岁月沧桑,没有了当年的生机与活力。桑树石榴树野葡萄树全都不在了,那棵桃树还在,两棵冬青树郁郁葱葱相互守望。那棵老柏树是标志性的,始终顽强地屹立在原地,枝叶并不繁茂,也不苍翠,交错的根犹如血脉凸起,裸露于地面,树冠很大却没有树叶,让我怀疑它的生命是否还在,大哥告诉我它明年还会变绿。我们一一在树下留影,这一棵不起眼的老柏树,载满了乡情乡愁。

80多岁的大妈老了,认不得她这些侄儿侄女了,甚至于不完全认得她自己的儿女了,却不含糊地认得我的爸妈,也就是她的小叔子和小妯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的死,反复跟我父亲交待,她过世了一定要由我父亲主持操办,其实那是一定的,她心里也是明白的,但她依然要反复强调,因为那是她生命的句号,她希望画好。这个一辈子不认识钱的大妈,一生养育了六子一女,辛苦了一辈子,没发过一次火。

大哥说年存款3万多,四哥说年存款近5万,比我这个城里的公务员一年的存款要多,他们可能不知道幸福指数这个词,但是他们的幸福指数不用测算,看得出来比较高,他们牵挂的是他们在上大学的孩子能不能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但也并不急切,有一种相信儿女、相信天命、顺其自然的怡然。四哥还说,东湖村4组没在镇上、县里、市里买房的一共只有12家了,要搞新农村建设,在镇郊统一修房子,每家出六万块钱,他说还要算算账,看划不划得来。我想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里的城乡一体化,明天会更好吧。乡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乡亲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厕所还是很落后,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后还建个万厕就好了。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乡要返回城里时,亲戚们把最绿色的食品一样一样地、一袋一袋地往车里装,自己堰塘里的藕、自己菜园子里的大白菜、自己做的糍粑、自己晒的萝卜、自己做的汤圆,总是选上好的给我们。我对姑娘说:你体会到了最浓厚最纯朴的亲情吧!她频频点头,我从骨子里希冀她会记得这个小村庄、这棵老柏树,这里养育了她娘。

生在农村,而当时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我今天的性格。第一便是任性,我的心理素质也许不算好,常为小事不得安寝,遇事也难免急躁,但是真的直面困境,我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越过,莫愁前路无出口。第二便是自尊,我一般不和人生嫌隙,但把尊严看得很重,一旦我认为某人待我之不诚或不屑,我便会退开。幸运的是,我有许多很好的同事及朋友,他们给我很多真诚的帮助,帮我渡过难关,也让我汲取了很多人生的养分。第三便是知足,在自家的农田里浸泡过,虽没有练就出灵巧的腿脚,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朴真。当我内心苦闷患得患失时,我就会让自己的心回到东湖村。高考后,一种难以言说的心境,自虐般地拼命干农活,并且任性地不戴帽子,任凭骄阳曝晒。出发去武汉求学的前一天家里请客一片欢闹时,而我却想去放牛。想起这些,我可以放下很多。乡愁是养心的。

生在农村,始终是有烙印的,比方说不小资、不精致。生在农村,便有农村情结。当我的姑娘不愿回到东湖时,我会有些失落,而现在她长大懂事了,总是表现得很乐意陪我回老家。我希望她跟我一样对那块土地有亲近感,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带她回去,指着那一草一木告诉她,我是怎样地从那里走出来,又是怎样地眷念那里。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