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老莱子不是老子——老莱子荆门事迹考(上)

时间:2014-11-24 14:43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李柏武    点击:

        老莱子是春秋晚期与老子(聃)同时代的楚国著名思想家,道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因一生隐逸,其事迹大多不传。因曾隐居在荆门蒙山(今称象山),是文献所记荆门历史上第一位文化名人。老莱子又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二十四孝”之一,荆门是其隐居、养亲处,很早就出现了与老莱子有关的遗迹和纪念设施,如老莱山庄、孝田、孝隐亭、顺井和顺泉。
老莱子和老子是否为一人,自汉代司马迁以后就存有一定的争议,文献所记二人确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一、都生活在春秋晚期,与孔子同时代。二、都是楚人。三、都是隐者。晚年归隐后据说都不知其所终。四、都曾被尊号为“老子”,尊他们年老德高劭,后人甚至以为或都姓老。五、都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曾多次“问礼于老子”,也曾路遇老莱子弟子,进而向老莱子“问礼”。老莱子与老子都曾用“舌柔齿坚”的比喻讲道理。六、思想观念非常相似。老莱子教孔子“去汝躬矜,与汝容知。”老子教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七、都写有道家著作。
但老莱子与老子之间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从目前文献记载可见,虽然二人国籍相同、时代相同,但里籍不同。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河南鹿邑东),老莱子“亦楚人也”,里籍无考。虽然二人都是隐者,但老子是先做官(周太史)后隐居(关西),老莱子是终身隐居(楚北境、蒙山、江南),不曾为官,而且晚年归隐的地方也不一样,老子西隐于秦地,老莱子南隐于楚江南地。
二人并不是不知所终。老子墓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注》记载:“盩厔有其陵,世谓之老子陵”。老莱子墓今湖南株洲,墓前立有“古孝子老莱子之墓”碑(毁于20世纪50年代),今仅存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立“莱子捐碑”一通古碑。二人虽然都有“老子”之称,但那是人们对他们的尊称,老聃是老子的本名,老莱子则失名甚久。
二人道家思想虽然都崇尚“无为”“无名”,但老莱子的思想是完全消极的长生养寿术,老子的思想则还包括“无为而无不为”的“君人南面之术”。二人虽然都有著作,但书名不同,文章内容不同,思想也有一定差别。老子的书是“上下篇”,主旨是“言道德之意”,老莱子的书是“十五篇(一说十六篇)”,主旨是“言道家之用”。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看,应该先有老子的“言道德之意”,才会有老莱子的“言道家之用”。反映在年龄上,老子与老莱子、孔子虽然同时代,但老子明显稍长于老莱子、孔子。二人教导孔子的思想虽然相似,但仅一“去”字相同,且与思想理念无关。
先秦时期,与老莱子、老子的时代非常接近,但没有谁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有关老莱子的史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中“老莱子弟子出薪遇仲尼”。老莱子以“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等训导孔子。《庄子》全书,凡老子皆称老聃,而此处庄子不称老聃而谓老莱子,可知庄子认为老子、老莱子不是同一个人。
秦汉时期,也没有谁认为老莱子和老子是一个人。班固《汉书·艺文志》载:“《老子邻氏经传》四篇,注,姓李,名耳”。又载:“《老莱子》十六篇,注,楚人,与孔子同时”。即认为老子即李耳,著书《老子》,老莱子另有其人,著书《老莱子》。陆贾《新语》云:“是以接舆、老莱子所以避世于穷……老子曰:上德不德”。陆贾将老莱子与老子并提,分开言说,显然是两个人。
西晋时期,皇甫谧著《高士传·老莱子》云:“老莱子,楚人也,楚公室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人未知其所终也”。文中所记,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相较,泾渭分明,可见书非一种,人非一人,史事各异,显然有区别。东晋孙绰《文选·<游天台山赋>》“蹑二老之玄踪”注:“二老,老子、老莱子也”。
从战国尸子、庄子,到汉代陆贾、司马迁、刘向,到魏晋时期皇甫谧、孙绰,古籍文献均清晰地分称老子、老莱子,而且二人之间无任何史事重叠、思想及言语雷同。后来,《史记正义》云:“太史公疑老子就是老莱子”。这种观点被后来一部分学者接受,如清代孙星衍、近代钱穆等,他们不怀疑而是主张老莱子与老子是同一个人,显然已背离司马迁的原意很远了。由此可见,老莱子不是老子是当时人们的共识,把二者混为一人是后来极少数人的见解。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