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治之症
根据世界抗癌联盟调查显示,我国43%的人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对此,专家呼吁,消除癌症误区将会有效改善我国癌症防控的现状。
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曾编写专著《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以大量真实病例佐证,强调癌症只是慢性病,可以预防,亦可治愈。
“何谓慢性病?它在中医学中属于‘内伤杂病’范畴,指的是一些起病相对较为缓慢、病程较长、病理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明显影响当事者生存质量、多数迁延难愈的一大类疾病。”何裕民说。
不久前,一批为美国主要的癌症研究机构担任顾问的资深肿瘤专家建议:应当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彻底改革,其中,包括改变癌症的定义本身。他们认为,一些癌前病变或症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症,应该去掉“癌”这个字,进行重新命名。该建议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我们需要一个21世纪的癌症定义,而不是19世纪的癌症定义。”美国癌症学会首席医疗官布劳利(O.W. Brawley)说。虽然布劳利没有直接参与这份报告的撰写,但却完全赞同这一变革性的倡议。
何裕民指出,呼吁重新定义的更强大的原动力来自医生、科学家和患者权益倡导人士对现状的担忧。因为今天冷酷的现实是:几十万名男男女女正在接受不必要的、有时有严重损害的诊疗方法,以治疗癌前和癌性病变,而这些病变本身很有可能永远不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来源: 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
测癌试纸:有“理”说不“准”
众所周知,目前癌症致死率之所以高得惊人,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具有转移能力,约90%癌症患者的死亡源于肿瘤的转移。这也意味着早期的治疗干预可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试想一下,未来只需要通过尿检就能知道你是否患有癌症,方法与验孕试纸类似,这意味着癌症的早期诊断将迎来重大突破。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简单、廉价的试纸测癌法,数分钟内就能根据尿液样本判断实验鼠是否患有癌症。这一成果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事实上,试纸测癌的实验研究由来已久,原理多是基于发现肿瘤细胞的生物标记物。然而,由于目前尚没有一种100%特异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因此,畅想它的临床应用还为时尚早。
早期诊断新热点
即便在现代医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摆脱不了谈“癌”色变的心理。事实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癌症确实将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众所周知,目前癌症致死率之所以高得惊人,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具有转移能力,约90%癌症患者的死亡源于肿瘤的转移。这也意味着早期的治疗干预可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早期检测,无非是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区别开来。据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双聘研究员刘静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一方面体现在细胞的生物特性上。比如细胞发生癌变的本质就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癌基因异常表达,抑癌基因丢失或失去活性。而蛋白质是基因的产物,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基因异常表达,对应编码的蛋白质也会随之改变。另一方面,肿瘤细胞的物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细胞大小、形状的改变,细胞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化学物质的改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技术,包括超声成像、光学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如有需要,还得直接从疑似部位取组织标本,穿刺活体检查,通过细胞生物学变化、病理学特征确诊。
但是,刘静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些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肿瘤细胞的物理特性,来确定肿瘤的发生位置、大小、增殖和代谢等情况,对于肿瘤早期的发现,并不具有很强的灵敏度。此外,他还指出,大多数影像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成本也比较高,并不适合频繁检测。“要想实现早期检测,该技术应该允许频繁使用,并且能够满足易操作、低损伤、高准确性以及快速的要求。”刘静说。
因此,肿瘤学界寄希望能够在早期就从人的体液、排泄物或者分泌物中直接分离得到肿瘤细胞。近年来,肿瘤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成为肿瘤检测的一大热点,新型的电学、光学手段也被用于肿瘤细胞的分离上。
纳米技术融入癌症诊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最新研究其实就是利用了肿瘤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方法。
肿瘤细胞通常会产生一种叫作MMP的蛋白酶,但这种蛋白酶在血液中浓度很低、通常难以测出,于是,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种放大癌症信号的方法。它们先给实验鼠注射了一种特殊的纳米颗粒,这种特殊的纳米颗粒外包裹着化合物多肽,进入身体后,纳米颗粒会在肿瘤细胞处聚集,而纳米颗粒上的多肽则被MMP蛋白酶切断并使之释放到血管中,最终多肽在肾脏累积并通过尿液排出。因此,如果患有癌症,其尿液将可以检测到这些生物标记物。
根据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在动物实验中,他们诊断出了实验鼠患结直肠癌和血栓症。
这种类似验孕试纸的测癌方法并不是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去年的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上,美国15岁少年开发的试纸检测胰腺癌的方法就曾获得了大赛最高奖,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他的这项发明的原理,是对一种叫做“间皮素”的肿瘤标记物进行定量检测。具体来说,这名少年利用一种针对间皮素的特异抗体和具有导电能力的碳纳米管制成一种特殊材料,附着在滤纸上。血液中如含有间皮素,则这些间皮素会与该抗体特异性结合,致使碳纳米管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继而根据电信号的变化,测试人员可以计算出血液中间皮素的含量。
从这两项研究中不难看出,结合纳米技术的癌症诊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早期肿瘤的生物标记物在人群中的表达差异,使作为癌症早期诊断标志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比较低。不过,刘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纳米颗粒的尺度与细胞的尺度一致,且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化学、机械和物理性质,可以使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质量、数量和密度都大为提高。
例如金纳米颗粒由于其生物光学特性,在肿瘤细胞检测过程中,与肿瘤细胞相连,可作为光学标记物。金纳米颗粒膜电极在肿瘤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肿瘤细胞的检测信号不强,利用金纳米颗粒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纳米孔内连接对应肿瘤标记物的抗体,当肿瘤标记物通过纳米孔,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则引起阻抗的改变,检测阻抗的变化可确定肿瘤标记物的浓度。
生物标记物特异性不足
通过一滴血、一滴尿甚至是一丝气味,就能发现肿瘤细胞,这一直都是肿瘤学界梦寐以求的早期检测技术,但在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看来,这些技术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阶段,要想进入临床试验,甚至是直面患者,还过于遥远。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临床上尚无可作为癌症早期诊断依据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无论是基因还是蛋白质。”支修益指出。事实上,刘静也坦言,目前确实还没有一种100%特异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只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肝癌的生物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的诊断价值比较高。
此外,支修益还提到,以肺癌为例,胸部CT所能发现的0.3~0.5厘米的病灶,所谓的一些肺癌生物标记物还看不到任何变化。也就是说,生物标记物也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它们并非一定能先于细胞结构的变化而出现,因此,这些检测方法未必比现有的影像学手段更可靠。当然,这也是由于目前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不足,研究人员还无法在生物标记物处于极低浓度的状态下捕捉到它们。
支修益确信这是癌症早期检测的重要研究方向,只是目前还不能对其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单纯依据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方法目前还无法做到可重复性。刘静也透露,即便是国外一些已经批准上市的检测手段,在引入国内后的双盲试验中,并未显示出可靠的效果。因此,目前,临床上癌症的确诊仍须借助影像学证据或者活体检查。
不过刘静认为,在分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单一方法确实存在缺陷,应该多种方法结合,实验的研究应该定位在肿瘤的多模式检测上,但不增加整个过程的复杂度。测癌试纸:有“理”说不“准” 记者 胡珉琦
科学看待致癌因素
3月31日,《求证》栏目刊登了《网传“致癌说”是否准确?》一文,请专家分析了各种致癌说法。那么,致癌因素究竟有哪些?应该怎样看待?如何有效预防癌症发生?记者继续采访了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解疑释惑。
所谓致癌物有分类吗
【回应】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四级,经评估有400多个因素对人类致癌或可能致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主任李槐说,致癌物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这些外因大致可以分为化学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和食物致癌物。致癌物按照对人类和哺乳动物致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确证致癌物、怀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
据了解,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物质分为5类4级。本报驻法国记者采访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尼古拉·戈丹博士。他介绍说,该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官方癌症研究机构,自1971年以来已经对900多个因素进行了评估,其中有400多个被确定为对人类致癌或可能致癌。这些因素包括辐射、化学品、混合物、物理和生物因子、生活行为和病毒等。
戈丹博士介绍说,根据致癌程度的不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5类4级:致癌、可能致癌、未知和可能不致癌。列入第一级的有111种,已经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这些因素致癌,例如放射性物质、石棉、苯、黄曲毒素等。第二级的A类有65种,被认为很可能对人致癌但实验性证据不足,对动物致癌则有充分的实验数据证明。第二级的B类为可能致癌,共有274种,对人和动物致癌均证据不足,例如黄樟素、汽油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和干洗业等。第三级为尚不能确定是否对人致癌,有503种,如咖啡因等,对这一级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第四级只有己内酰胺1种,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怎么看待致癌因素
【回应】筛选全球最新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得出;专家认为应科学看待致癌因素,单一因素不起绝对致癌作用
李槐介绍,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剂量反应关系;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供职的韦罗妮克·泰拉斯告诉记者,中心不设实验室,但有两套人马负责与评估有关的工作。“顾问组”专家要在全球范围内筛选癌症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确定评估主题和对象并向“评估组”推荐,筛选工作持续一年。“评估组”由不同国家的多学科专业人士组成,这些人必须具备独立科学家身份,评估工作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专家们要对致癌因素及其危险性进行审议和评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薛妍认为,即使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义的一级致癌因素,也不能认为接触了必定会导致癌症。
薛妍表示,致癌因素中也包括一些临床常用的治疗肿瘤药物成分,比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氮芥、白消安等,这些物质直到现在还是治疗某些肿瘤的常用药物成分。“个人还是觉得癌症发生是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起绝对作用。”薛妍说。
有专家建议,将常见诸媒体的“致癌物”改为“致癌因素”,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如何有效防癌
【回应】防癌不是仅仅用所谓抗癌食谱就能预防,应减少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现在网上经常流传一些防癌食谱,称“吃红薯、芦笋、山楂、蘑菇可以抗癌”,甚至推出防癌食谱排行榜:“据测定,抗癌食物按有效性排序为甘薯、芦笋、花菜、芹菜、茄子皮等”。这些传言是否科学?
“很多抗癌食谱没有大样本研究验证,并不科学。”薛妍指出,癌症发生是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癌主要是生活方式健康(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心理调整、定期体检等)和避免致癌因素,并不是仅仅应用一些抗癌食谱就能预防。上述食物也并不优于其它食物。推荐的饮食原则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鱼;少吃加工、腌渍、肥肉等食物。
对于如何抗癌,上海市东方医院放疗科主任秦庆亮认为,癌症预防的目标就是减低癌症的发生。包含减少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或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如早期诊治,超音波、MRT或CT扫描等检验。
“许多预防癌症的想法是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而来,分析病患的资料可发现生活方式或是接触一些环境危险因子的确与特定癌症的发生几率相关。”秦庆亮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所提出的建议,确实可以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例如,应保持食品多样化、喝酒要适量、避免过多胆固醇、多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维持理想体重、经常运动、不熬夜,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秦庆亮提醒,对于癌症高风险人群,例如有家族病史,或是身处污染环境的人进行基因检测,可做较深入仔细的检查分析,服用预防药物。确定有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人,可借由预防性的手术,降低癌症机会。
(王有佳、罗政锋参与采写)
“科学抗癌”去哪儿了?专家解读防癌抗癌五大误区
肿瘤已成为人类主要杀手,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我国居民一生患癌症的概率为22%。预测2015年全国每年新发病例达到364万人,更为可怕的是,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270万人,平均每天约7300人死于癌症。
今年4月15日—21日,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患者治疗过程中如何避免与肿瘤“同归于尽”?放化疗注意事项有哪些?家属应该怎么配合治疗?面对癌痛是否要强忍?“数字防癌”是否科学?对此,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做了相关解读。
——— 宁可错杀一千 ———
避免过度治疗 争取“和平共处”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过度治疗”。肿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治疗,即手术切除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放射治疗即放疗等治疗方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展,近年来陆陆续续涌现出了许多肿瘤治疗的新手段,诸如靶向治疗药物、微创外科、介入、基因治疗以及光子刀、伽玛刀、氩氦刀等等。
有些时候,新技术完成了患者局部手术切除,但除了能够炫耀医生手术的“高难度”外,对病人几乎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导致“瘤去人亡”的后果。
“目前,我国许多的肿瘤患者无法得到规范化治疗,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患者在治疗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使癌症也变成像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让它们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
“在提倡‘带瘤生存’的今天,更注重的是治疗能让患者活多久,活的好不好?”欧阳学农主任一再强调,癌症病人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用“鸡尾酒”理念,把传统的中医、现代的新技术与常规化疗、放疗等结合起来,针对具体病人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提高疗效。
——— 放化疗无异“自杀” ———
见招拆招 轻松度过放化疗
溃疡、肛裂、血尿、脱发、呕吐、皮肤溃破……面对放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副反应,许多癌症患者都会感到不寒而栗。“随着辅助治疗药品的不断发展,止吐药、升白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大部分肿瘤患者相对轻松渡过化疗期。”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建议,针对常见放化疗各种不良反应,癌症患者应当“见招拆招”。
放疗时,避免将受照射区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用温热的水,轻轻地擦干皮肤。颈部治疗时不宜穿领口窄小的衣服,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及外用药品,不搽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红汞、万花油等,也不宜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在治疗完成后,可以试试短时打盹或歇息时间。在放疗期间不要做太多的事情。听听音乐,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轻松的锻炼,像散步,可以对抗疲劳,减轻放疗反应。
脱发通常在化疗开始后的几星期内发生,但这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会再长出来。脱发期间,不妨剪短头发,可以使头发看起来厚而充盈,也可使脱落的头发容易梳洗。使用温和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使头发易于梳理,避免过分用力梳头。开始掉头发时,可以用帽子或披巾保护头皮免受太阳照射。平时,化疗患者宜喝大量温的、热的液体帮助稀释大便,并在医生指导下吃高纤维食物。
——— 过分“迁就” ———
科学抗癌 家属别助长患者惰性
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家属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即不能措手无策,更不能一味“迁就”患者。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建议说,家属要首先振作起来,用“自家人”的身份,引导病人认识癌症,多向患者灌输“肿瘤就是慢性病”、“带瘤生存”、“适度治疗”的新观点,树立患者积极治疗和战胜癌症的信心。
知则不怕。家属如果有什么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询问清楚,对癌症的正确认识是消除焦虑的良方。在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护理时,家属的良好情绪和科学抗癌,又进一步影响患者,从用药治疗到家庭护理,都能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根据患者性格、心态,坦诚地谈论疾病,注意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关心休贴患者,但不能过分迁就照顾,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生活自理以分散注意力。
——— 肿瘤哪能不疼 ———
个体化给药 止痛是最基本需求
“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止痛药用多了易成瘾”、“晚期肿瘤患者才用吗啡”……癌痛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许多对止痛观念的误区,让患者默默忍受着剧痛,甚至带着严重疼痛离世。
“在患者预期生存时间有限时,过多关注治愈方法是错误的。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止痛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种需求。”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病人有良好的结局,实际上只有50%的实体瘤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因此,不妨提前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力争达到“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的标准,让患者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要做许多事情,诸如处理好家人关系、安排好工作以及与家人团聚等等。
止痛是艺术也是技术,把有效的药物混合在一起,来提高疗效。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呼吁说开展个体化止痛治疗。对特定的患者也可突破惯例,超常规用药、个体化给药,体内置入鞘内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等手段,特别是对临终病人使用止痛药物,应当更宽松。
——— 防癌照搬“数字密码” ———
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观念
每天吃500克蔬菜、6种水果,运动90分钟……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牢记各类“数字密码”的防癌者。“世界上没有哪组‘数字密码’是万能防癌的!”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防癌包括了遗传、饮食、起居、心情、锻炼等很多方面,如果被这些“数字密码”框死,而不结合个人生活方式、身高体重、年龄、日常消耗、个人体质等,反而可能“作茧自缚”。
事实上,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观念。比如,就每天吃500克蔬菜而言,是在强化“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观念,正常人可根据环境和自身情况选择蔬菜量,也可以是600克或者400克。锻炼运动时,数字只是参考达到一定强度的数值,自我感觉舒服时就可以结束,不可因感觉良好而贪多,导致精神疲倦。长期过度运动会损伤骨骼肌肉,损伤智力,增加心脑血管及心肺功能疾病,还会削弱免疫系统,造成青少年贫血、女性月经失调、肾功能受损、视网膜脱落以及加速人体衰老等不良影响。
冰冷的“数字”往往只会“雷人”,找医生是最正确的指导养生的渠道。有癌症家族遗传史或高风险的人群,更应当在肿瘤专科医生那里得到科学的、系统的指导,而不是自己支离破碎地到处搜些知识胡乱地尝试。
延伸阅读
扑朔迷离的“遗传患癌论”
流行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家族史的癌症发病率中,有血缘关系的高于无血源关系的,近亲高于远亲,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无明显差别。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癌症体质只是具备了某种内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线、吸烟等的作用,癌症才有可能发生。
“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有明确肿瘤家族史的人看到相关症状就会往癌症上想,从而对癌症产生警惕惧怕心理。癌症和遗传病不同,临床中,仅约5%—10%的肿瘤可能与遗传有关,乳腺癌、卵巢癌、肠癌是遗传比例较高的肿瘤。这类人群只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得肿瘤的危险性会稍高一些,出现一些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能降低患癌风险。
癌症的发生与免疫密切相关,即便是具有癌症家族遗传,也只有在致癌因素的不断刺激下,自身的免疫细胞受损,免疫功能出现严重低下后才会患上癌症。由于各类致癌因素的作用,人体每天都会有细胞发生突变,突变细胞或由于DNA的修复功能而正常化,或死亡,或向恶性转化成肿瘤细胞,而免疫具有的监控功能可以及时识别出恶变细胞并调动免疫功能将其消灭,从而使恶变细胞不至于形成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强壮了就可以预防癌症,这也是遗传家族中有人患癌、有人不患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遗传因素目前尚无法改变,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虽然可能因遗传而有癌症素质,但并不意味着事实上得癌症,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加防癌意识,定期到医院检查,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吴志
“抗癌食谱”,像雾像风
近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对饮食与癌症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众所周知,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网络上流传了诸多数字式的“抗癌食谱”、“抗癌饮食宝典”,甚至号称可以用“养生法清除癌细胞”。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受访专家均表示,这些说法并没有说服力。
三分之一癌症与饮食有关
网络流传三分之一的癌症与饮食有关,这个观点并非耸人听闻。《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向陈君石求证时,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有熏制食物中的多环芳汀,煎炸食物中的苯并芘,腌制食物中的亚硝胺,还有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等等。
而与食物中的致癌物关系比较密切的癌症主要是消化系统的癌症,比如胃癌、肠癌、肝癌、食道癌等。食物中如果有致癌促癌成分,最先是对消化道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研究认为,高脂肪与高热量的饮食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喉癌、口腔癌则与吸烟、酗酒密切相关。
“但是,我一直反对人们所说的某种食物会致癌,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事实上,真正有害的是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我们所说的致癌物指的是这些成分。”陈君石表示,“除非是像咸鱼这样的极特殊的食物可以说是致癌食物。”
据了解,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组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中,中式咸鱼确实位列其中。鼻咽癌是一种发生率很低的癌症,但在广东的某些地区鼻咽癌的发生率一度高达十万分之五十。而在众多“病例—对照”调查中发现,在那些地区尤其是儿童时代食用咸鱼是诱发鼻咽癌的显著因素。
尽管如此,陈君石指出,我们每天所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里面,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一些致癌物质,这并不可怕。因为致癌物质必须要积累到一定的量,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偶尔吃些熏烤的、腌制的、油炸的食物,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不建议多吃。
“事实上,三分之一的癌症与饮食有关,主要指的是整体膳食的搭配有问题,而不是说吃了某种食物就会致癌。”陈君石解释,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变成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从而增加了患癌的风险,这是有充足的证据的。
流行病学调查支持食物可以防癌
既然食物中有致癌的物质,自然也就有防癌的物质。那么,哪些食物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呢。
陈君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五谷杂粮可以预防肠癌的证据就比较充分。
据了解,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增加纤维摄入,尤其是谷物纤维和全谷物,有助于预防结肠直肠癌症。全谷物食品包括全谷物面包、糙米、谷类、燕麦粥和麦片粥。研究人员认为,在膳食中加入三份全谷物食物(每日90g)能将患结肠直肠癌症的风险降低20%。
此外,陈君石表示,多吃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对于预防癌症的作用也是得到了一致认可的。
范志红在其博客中就提到,叶绿素的摄入量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呈现负相关。2006年荷兰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男性成年人当中,叶绿素摄入量越高,结肠癌的风险就越小;而血红素摄入量越高,结肠癌的风险就越大。另有研究发现,在实验动物大鼠大肠中,叶绿素能降低血红素的细胞毒作用和促进细胞异常增殖的作用。
而除了肠癌之外,范志红提到绿叶菜对乳腺癌、肝癌和皮肤癌也都有保护作用。其中有研究确认绿叶蔬菜里特别丰富的叶酸可能是抑制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肝癌发病有重要作用的黄曲霉毒素,和叶绿素之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叶绿素可以大大降低它的致癌威力。
当然,蔬菜当中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因素,绝不仅仅是一个叶绿素。我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大多都是由蔬菜来提供的。研究显示,维生素A包含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等)可以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对许多癌症都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肺癌。维生素C可以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此外,大蒜、胡萝卜、洋葱等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中的硒,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有抑制作用。
再如,硫代葡萄糖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硫苷的降解物质可以抑制多种致癌物诱发的癌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居民的胃癌、食管癌和肺癌的发病率较低。美国膳食、营养与癌委员会所制作的防癌指南中,将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列为其重要的一条。
范志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有效预防癌症是根据大量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得出的,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
食物防癌重在膳食搭配
但是,针对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抗癌食谱,动辄精确到克,是否有科学依据?
例如,绿茶防癌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但是,经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认为只是“有一些”研究显示了“抗癌”的作用,但是证据还不够支持结论。事实上,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食物得到认证,可以被称之为“抗癌食品”。
范志红认为,防癌和抗癌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有区别的,防癌指的是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而抗癌更倾向于消除癌症,一般指的是药物。因此,“抗癌食谱”的说法本身就并不科学。
“而即便是防癌,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像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会导致癌症一样,也不存在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证人们不得癌症。”陈君石表示,因此,从科学的角度,不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以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豆类为主。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就是把食物和药混为一谈。事实上,任何食物都是替代不了抗癌药物的。”范志红指出,“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病人来说,食物并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是辅助治疗。一方面避免癌症的复发,从饮食方面减少致癌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保证足够的、均衡的营养。”
此前,有媒体报道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抗癌首先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对此,受访专家均表示,从预防癌症的角度,不吃什么和吃什么同等重要,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的说法。
陈君石强调,食物防癌指的是保证健康、合理的膳食搭配模式。而对于这种模式,是存在科学方案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出版的专家报告《膳食、营养与癌症预防》指出:要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尤其是高糖、低纤维、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限制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摄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限制盐腌食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不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癌症患者治疗后应该遵循癌症预防的建议。来源: 中国科学报 记者 胡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