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承载着荆门道教历史的白云观

时间:2014-05-19 15:54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宁新生    点击:

        白云观坐落在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东高西低,呈多级台阶状,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白云洞、斯台、白云楼、三皇殿、纯阳殿,南北两侧建配殿、招鹤亭、碑廊、屏壁、财神殿、文昌阁等建筑。建筑物飞檐凌空,斗拱别致,石雕工艺精细,内涵丰富,是荆楚地区道教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白云观历史悠久。其所在地最初仅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创年代可上溯至张角创建“太平道”的东汉时期。相传,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吕洞宾曾驾白鹤来此一边修炼,一边惩恶扬善,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吕洞宾伏虎记”、“吕洞宾与荆门上清丸”等故事。吕洞宾深受荆门民众的怀念,为了纪念他,荆门民众在扩大原有洞穴的基础上,捐资修建了白云观。从明朝至今,洞内一直存放着吕洞宾修炼打坐的寒玉床,供奉着吕洞宾的神像。“帝君像灵感四方,阖州士庶及乡曲小民无不争趋顶礼”(见《荆门直隶州志》)。
白云观栉风沐雨,历千余年之沧桑,幸存建筑仅为太平洞、斯台、白云楼。1995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复修白云观古建筑群,现建筑得以部分修复,并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当你进入山门后,各种奇景映入眼帘,浩气凛然的吕祖神像,曲径通幽的洞天福地,雕刻细腻的神奇图案,高耸入云的仙乡琼楼,美妙动听的道教音乐,将游人的思绪带向已逝去的岁月……
          5月12日白云观即将迎来武当山下院荆门白云观的揭牌仪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北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将莅临揭牌仪式。
          未来的白云观将大力加强与本土信众的密切联系,当好与武当山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引导他们过好信教生活,搞好白云观的全面建设,把白云观真正建成为荆门市道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信教群众的寻道胜地,在积极推进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宗教活动场所的独特作用,为荆门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荆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白云观是闪烁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坐东朝西,位置优越,风景宜人;它依山而建,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至今的古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物,沉积着丰富的道教历史文化。1992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观或曰白云楼,实为吕祖祠。祠中自道教在此活动之日起,到太平洞、白云楼、三皇殿、仙人道馆等建筑群体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太平洞一名形成于东汉末期
        白云观所在地最初仅有一洞,初名太平洞,据此洞名,可上溯到东汉末期。太平洞亦名白云洞,后称吕仙洞或卧云洞。随着历史的变迁,洞名也多次变更,无论称谓如何变换,皆指同一洞穴。
        太平洞一名来源于太平道。《荆门直隶州志》载:“吕祖庙在州城东青龙山下,旧有太平洞,亦名白云洞。”这里的“旧有”没有时间范围,可见其传承已久。东汉末期,张角创立太平道,道徒习诵《太平经》,发展道徒数十万,遍布全国各地。据《后汉书》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大方马元义等首先在包括荆门在内的地区收徒数万人,并在青龙山西麓一狭长的自然洞穴四周盖了数幢茅草房,作为传经布道的活动场所。因此,该洞被教内人士习惯地称为“太平洞”。不难看出,太平洞一名的出现是太平道组织的直接产物,反映了荆门是早期道教的传播地区之一。
白云洞一名始于唐代
        白云洞一名的出现,也有其历史渊源。
        唐朝是道教发展的最盛时期。唐朝统治者崇奉道教,把老子作为自己的祖宗,老子因而成为道教的最高神。道家哲学中的一些神秘思想在道教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道徒追求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的理论依据。《华南直经》中的“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乘云气,御飞龙”等成为道徒修炼的目标,“白云”也因而成为得道者进入最高境界的象征。
唐朝出现了一些从事道教活动的著名人物,吕洞宾是其中之一。相传,吕洞宾骑鹤佩剑,云游天下,当他从襄阳前往长沙驾临荆门时,发现青龙山西麓河水清澈,古木参天,雾气缭绕,便修炼于白云洞中。
        白云观传世至今,始终与吕洞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表明白云洞一名与吕洞宾相伴而生,始于唐代。
        以上推断,无史可考。既然千古相传,皆奉为信籍而无疑义。
白云楼实为吕祖祠
        凡是崇信道教的人,没有不尊敬祀奉吕洞宾的。北宋以来,名山大川之间,纯阳真人的祠庙随处可见,善男信女,香花明烛,朝拜吕祖胜迹,比比皆是。由于白云洞狭长,有碍香客朝拜吕祖,清时州人将洞“恢而大之,重修正殿,修补云墙,建楼,楼上勒石为孚佑帝君神像”,“帝君像灵感四方,阖州士庶及乡曲小民无不争趋顶礼”(见州志《吕祖纯阳图说》)。由此可见,当年的吕祖祠朝拜者众多,香火旺盛。吕祖神灵俯佑斯士,人们祈雨降福,无不灵验。
        白云观古建筑群定型于清同治壬戌年(1862年)
        在白云观古建筑中,从太平洞被道人发现并被道人改建为道教活动场所至今,历一千余年。但目前所见,太平洞同其他建筑一样,先后经历了千余年的兴衰,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改建定型。
        白云洞,1756年—1794年扩洞建庙,重塑吕洞宾神像供奉于洞中。
        白云楼,1796年—1862年拆庙建成重檐二层楼。
        三皇殿,原名三皇庙,1786年—1794年改称三皇殿,1750年前,三皇殿即已存在。1786年正殿扩大,并添建附属建筑;1845年,赵枝华等捐资重修正殿。
白云观建筑群布局井然,错落有致,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居山形态的园林建筑形式,许多附属构件或装饰物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雕凿的吕洞宾神像等是造型艺术的杰作,白云洞正面石壁上浮雕的团龙、草木花卉、神禽异兽等传神入化;白云楼基座呈八方形,楼身呈正方形,暗与四象八卦相合;楼的正身设踏跺上下,踏跺中央为青石浮雕龙、云、水纹御路,龙在云海中翻腾,逞镇邪驱魔之威,石刻楹联和碑文,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同时并存,弥足珍贵。
        白云观的道教活动止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藉口破除迷信,没收道观土地财产,一律与佛教并案处理,从此,白云观的道教活动中止,但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或其他道教节日仍然有信徒到白云观祭祀吕祖。
        白云观栉风沐雨,经历了千余年的沧桑,幸存建筑仅为太平洞、斯台、白云楼。1995年5月30日,荆门市政府决定全面维修白云观,现在部分建筑得以复建,并于1998年6月对游人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游客一百多万人次。2000年12月,荆门市政府同意恢复白云观的宗教活动。多年来,到白云观“争趋顶礼”者络绎不绝,香火越来越旺盛。
吕洞宾的传说
        吕洞宾其人
        吕洞宾,字岩,号纯阳子,出生于唐贞元14年(公元798年)4月14日巳时,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
他是山西芮城(今山西芮城县)永乐镇人,上祖、高祖、曾祖、祖父、父均为隋唐官史。他在唐懿宗三年(公元862年),两鬓斑白时,中了进士,当过县令。后来弃仕归隐,到九峰山修行。出走前,他将自己的万贯家产,一一散发给贫民。上山后,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而住。游长安酒肆时,遇仙人汉钟离,钟授金丹、秘文和剑术,吕得道。修炼成仙后,云游四方。当他从襄阳前往长沙驾临荆门时,发现青龙山西麓河水清澈,古木参天,雾气升腾,似仙境一样,便修炼于白云洞中,为荆门百姓除恶治病,受到荆门百姓的崇敬和爱戴。
神秘的圣诞
        吕洞宾在道教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他的诞生,人们编了一个神话故事,并且把他诞生的这一天作为纪念日,举行斋醮仪式。
相传,唐贞元14年(798年)4月14日,人们看到一只白鹤从天而降,飞入吕洞宾母亲的房中,此时,吕母正处于熟睡之中。吕母醒后,即向家人讲述梦中所见情景,同人们看到的情景一模一样。随后,于巳时生下吕洞宾。
        道教的节日较多,吕洞宾居其中之一。正月初七、初八为香客拜本命之日;正月初九为道教所尊奉的玉皇大帝圣诞日;二月十五日为道教鼻祖老子诞生日;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诞生日;三月十五日是张天师圣诞;十月二十日是王重阳祖师圣诞等;四月十四日是吕洞宾降生日,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斋醮仪式,以志纪念。荆门白云观因吕洞宾在元代被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又曾在此修炼,历史上闻名遐迩,周围百里以外的信道者纷纷云集于此,四月十四日达到高潮。
吕洞宾伏虎记
        很久以前,荆门州民间流传着八仙之一——吕洞宾降妖伏虎的传说。据传,白云观附近的南山有个虎牙洞,洞中有大小2只飞虎精,经常出没于山林、村庄残害人畜,方圆数百里的百姓惨死无数。玉帝得知后,为拯救百姓于水火,遂降旨吕洞宾前去降伏。吕接旨后乘白鹤下凡至荆门青龙山白云洞暂时栖身,伺机将其除掉。
一天傍晚,飞虎出洞觅食,吕即刻乘白鹤拔剑刺向飞虎,剑中飞虎臂部时金光四射,坚如钢铁。正要刺第二剑时,被飞虎一掌击翻在地。白鹤见状忙扶起吕驾云离去,伺机再战。飞虎扑空,兽性大发,遂腾云随后紧追未追到吕洞宾,也只好飞回虎牙洞设计报复。
次日,吕饮酒归途中,遇一妙龄女子哭诉道:“父母上山祭拜途中被一阵狂风卷走,下落不明,自己走投无路,望吕将其带走,并称愿终生服侍,以谢搭救之恩”。吕见其女无依无靠,甚是可怜,顿起怜悯之心,答应将其带回洞中,以后再作打算。白鹤见状,力劝吕,恐防有诈,但吕善心已定,白鹤无奈,只好依从,一同回到洞中,和衣而睡。深夜,飞虎见吕、白鹤渐已入睡,吕因白日饮酒过量,起来喝水,猛然发现飞虎,酒意顷刻全无,随手拔出背后宝剑与飞虎展开厮杀。白鹤被打斗声惊醒,协吕助战。打斗中,吕洞宾抓住空隙,一剑刺中飞虎腿部,飞虎落败而逃,白鹤同时也为了保护吕被飞虎猛咬一口,气绝身亡。吕见白鹤死去,紧抱白鹤伤心至极。待吕从悲伤中觉醒时,飞虎已不见踪影。
为保荆门百姓的安宁,为替身亡的白鹤报仇,吕把悲痛化作仇恨,直奔虎牙洞而去。悄然入虎牙洞中,发现飞虎已沉睡,吕趁机一剑刺中小虎心脏;另一只飞虎惊醒发现小虎丧命,暴跳如雷,一声巨吼,与吕在洞中连战数个回合,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终将飞虎刺死。
        荆门百姓为答谢吕洞宾伏虎恩德,就在他曾栖身之处——青龙山白云洞修建了白云观以示纪念,每逢初一、十五,设坛燃香供奉参拜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