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一朵幽深的蓝》一色一世界

时间:2014-05-07 09:39     来源:未知     作者:黄蓉    点击:

一朵幽深蓝
        对颜色,古人素来有诸多描述。《芥子园画谱》中说:天有云霞,烂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有章,此地之设色也;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此人之设色也。
         颜色的风景与天、地、人之设色同在,就像那陌上采桑的女子,蓝天里白云行去,坦淡淡的,连多余的装饰都没有。
      《大明宫词》里曾这样遥想颜色的风景:

        伊人走在蓝晃晃的天下,吟说着点点忧伤的心绪:“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衰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芳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信……”
        剧中的情怀,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老百姓热闹地看着。这种风情以蓝天做底,白云做墨,泼色不多,却是最自然的所在。
一个男子出现在这热闹的风景里:“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锦衣还乡,又遇上这故里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什么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春光满面,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
        伊人一抬头,看见蓝天里行走的白云,回答让天愈发高,让蓝愈加澄净:“这位将军,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大道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污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在天、地、人之设色同在的风景里,颜色是最欢愉的歌唱,往往比诗更能成诗,比故事更能成故事。
        颜色的诗里,蓝是一朵忧伤。
 
       清冈卓行用俳句直接说出蓝的忧伤,“我之罪是湛蓝,翅膀在天空哀伤”。
       千重的蓝,各有诗一般的境界,给蓝配的名字,总像一首首诗。天蓝是最浅的蓝,像水里衍了一点点墨;湖蓝带着跳脱的亮光,像农家着葛衣的洁净女子;当靛蓝出现的时候,我已然见到了那蓝色的家乡。
        在母亲的老家,开门就见山,那山一重重地叠起,颜色也一层层地漾开,最后连绵不绝的远山如天幕般挂在远端。
        儿时到那里,我总是想:为什么绿色葱葱的山到了远处会莫名地变成雾霭般的蓝呢?
        我有一种被迷惑的恐慌,那样绵延不绝的山把我隔绝在一个未知的世界之外,我的心里总是充满幻想与期待。
        很多风景,向往,却不能拥有;很多旅途,期待,却不能踏上。
        我不是一个行者,但是却盼望做一个行走无疆的人。余秋雨历时6月走过26个国家96个城市,他的行囊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他们在遥远的旷野、陌生的街道用目标与友情支撑,虽然素昧平生却让每一个生命都生发出霜笼月罩的山水气韵,合力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到脚下。
        而我有过的体验只是孑然一人行走在夜路上,四顾悄然,天地相合,难辩边界与方位,心下陡然生出的,并是蓝的落寞与忧伤。
       行者的梦于我,宛在水中央。
 
      《诗经》里有一句动人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想那明朝的蒋妃,因其子朱厚璁居帝位,死后被奉为章圣皇太后,与其夫朱佑元恭睿献皇帝落冢钟祥,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陵二冢帝王陵寝,伊人终由在水一方溯游彼岸。
 
       五百年后,伊人以一朵幽深的蓝出现在明显陵。腊染的宽大裙摆,层层包裹成花朵,人宛若要走在花里一般,去看故事里的故事。
       青灰色的城墙与废墟,在明朝就调好的底色,把一种再也磨不旧的容颜留给大地,青灰色的高古,站在风里,解读着一个帝国存在的暖意。
       残垣断壁的明显陵,伊人自自若若地走,脚下的落英一瓣一瓣。
       康定斯基在伊人的足音中为色彩找到对应的乐器:“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所唤起的最根本的感觉是宁静。当它几乎成为黑色时,它会发出一种仿佛是非人类所有的悲哀。当它趋向白色时,它对人的感染力就会变弱。”因此他断言,淡蓝色是长笛,深蓝色是大提琴,更深的蓝色是雷鸣般的双管巴斯,最深的蓝色是管风琴。
       约翰•施特劳斯也有诗人的忧伤,他从洗衣妇盛满肥皂水的木桶前抢救起衣袖上的乐谱,成就了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
“     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伊人闻曲且舞且歌,偌大的裙摆闪着幽深的蓝:
       涟漪细碎,前朝往事风流百年。英雄仗剑读书,美人游舟戏水,河岸垂柳不禁弱风。弱风拂柳,惊走游鱼。远遁,徒留残阳如梦。
       彼时,蓝在时空的背景下泼出如此优美的情绪。
 
      正冈子规说:一桶蓝靛,漂流春川。
      那川上的玫瑰路,蓝显得格外忧伤。
      好喜欢这样一个关于蓝玫瑰的传说。
      修道院里有一个叫夜影的魔鬼,他的存在让方圆几百里荒芜人烟。
      一个美丽的女子来到修道院,定居下来。她日日夜夜照顾修道院里的花草,让它们健康地成长。
      夜影每天晚上都出现在少女的背后,注视着她所做的一切。日复一日,夜影深深地被少女美丽的背影所吸引。终于,在少女来到修道院的第三个秋天,一个月圆之夜,夜影出现在少女面前,向她求爱。
       少女知道他不是一个人类,抑制住内心的恐慌,说:只要你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就答应你。
       夜影深情地说:没问题,我的女郎。我能满足你一切的要求,只要你像我爱你一样爱我。
       少女说,我要一束蓝玫瑰当作订婚礼物。
      (而蓝玫瑰在当时根本就不存在。)
       于是,夜影出发了,满世界疯狂地寻找蓝色的玫瑰。就这样,过了许多年,魔鬼仍然没有找到蓝色的玫瑰,他回到修道院寻找姑娘。
       而等待他的,却是姑娘美丽的花冢。
       姑娘静静地躺在冰冷的修道院墓地中。魔鬼能长生不老,人的年华却会逝去……姑娘已经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夜影伏在姑娘的坟墓上,低低地哭泣。没想到,魔鬼也有这么真情的一面。
       就在这时候,夜影眼泪掉落的地方,长出了发出眩目的蓝色光芒的玫瑰,一直通向教堂的大门。
       蓝玫瑰出现了,年轻的生命却已无可奈何花落去。
      从此,每到月圆之夜,只要有黑色头发的美女出现在修道院,夜影就会拿着一束蓝玫瑰出现在她面前,因为死去姑娘的头发是黑色的……
 
      沧海桑田,有情乃大。
      喜欢这样的魔,尚能因爱而悔过,终究是真性真情的魔。只是这样的魔再多下去,蓝玫瑰的故事就了然无趣了,所以终究都结束,结束得刚刚好。
      也喜欢这样的句子,天地在年轻的心里,也只是爱情的被和床。
       天设的蓝天,是诗韵;地设的花草,是诗情;人设的自在,是诗道。
      而颜色,走到草里,百草亦会含芳;行到水上,水上必定飘浮落花;走到屋舍之下,亦是红袖添香夜长长。
     一朵幽深的蓝,既能成故事,亦能成文章。


一水倾城绿
      对水,世人素来爱之颇多。耶稣撒向上帝选民的是“活水”;毕达哥拉斯说“万物‘水’居第一”;老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宋人郭熙说: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
        中国最早的诗歌诞生在水边。小河边一个悠悠然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了一个男子寝食不安的思慕:“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里,睢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近到它的“关关”叫声,在那思慕女子的男子听来,也是在呼唤自己心中的爱人。这以水为媒的爱情诗篇,把人的情和爱用水的灵动、水的柔怜、水的飘逸表达出来,跃然纸上。
        在朝雨洒落的魏晋里,诗歌也注入了绿的清丽:“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绿生生的叶,粉嘟嘟的花,活泼泼的鱼,美丽的采莲人,都映照在清亮的水中。
        唐诗中的水也融入了绿的清婉,让人觉得恬淡如诗,又热闹如画。杜甫写过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白居易作过《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张若虚也描《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还有那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把水融在了山花烂漫和月夜宿雨中,让红尘俗世的人好好爱着眼前所遇见的一切,眼前所见的颜色也皆喜欢成诗。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我的家乡京山,素来山秀水媚,养在深闺人初识的绿林山美人瀑更是自然天成,那盈盈的绿栖在水里,成了天地间最自然的所在。
这些以水融景,以景言情的诗作,对水进行了和谐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使水与人、水境与心境臻于和谐圆融的自由境界,恰如水之本性澄清纤尘不染,一任其心而横鉴自如。
        那绿融在水里,安定自在得倾国倾城。
 
        古人调草绿之色,凡靛花六分,和藤黄四分,即为老绿;靛花三分,和藤黄七分,即为嫩绿;而调苍绿之色,则是初霜木叶,绿欲变黄,有一种苍老黯澹之色,当于草绿中加赭石用之。
        而天下,用绿用得最好的是上帝。所以,看绿,要跃过人间的物事,看天看地。
        《诗经》里说:“终朝采绿,不盈一掬。”那绿,采到手里,不够一捧,原是轻柔的绿。日本俳句有说:“翡翠鸟影,滚滚溯流上。”那是灵动的绿。最有惊人气势的绿还是在陆游的诗里:“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一个“抱”字,足以让人倾倒。
        在世间,用水用得最好的当是老子,老子说:上善若水。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就像水的秉性一样,水善于利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不乐意的卑下之处,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之人处世所居要像水那样善处卑下,存心要像渊那样清静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彼此相亲,言辞要像水那样信诚不欺,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不紊,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举动要像水那样伺机而动。 
        历史上,善用水的人很多,而用水用得最好的帝后当属让绿林山美人潭流光溢彩的阴丽华。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一生钟爱的女子。刘秀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中国古代的史家一向惜墨如金,尤其在评论名人外表上面,已经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地步,等闲的美色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但对刘秀的文才武略相貌人品,所有的人都毫不吝惜地齐声赞叹他的风神俊朗无人企及。刘秀曾立下心愿:“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终是如愿,娶得这倾城红颜。
        在刘秀“牛背”上打江山,与京山绿林好汉王匡、王凤结盟的过程中,阴丽华别过刘秀,到绿林镇一个幽静的山谷栖息与祈福。这个山灵水秀的幽境因阴丽华的驻足被世人誉为“美人谷”,她临潭当镜的“美人潭”也留下了千古绝唱:“一汪柔情深似水,生离死别堪为谁。独舞弄月鱼雁醉,江山半壁灯低垂。”
        刘秀称帝后,一心想封阴丽华为后,阴丽华谦让:“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封后礼毕,阴丽华以姬妾的礼仪,向刘秀和皇后郭圣通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刘秀如坐针毡,只觉难堪无比。刘秀欲封阴丽华的兄弟为侯爵,阴丽华再次拒绝,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
        阴丽华用“水的三德”:低洼意识——低姿态,高境界;为而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终成一代贤后,与刘秀的爱情也是在天比翼,在地连理。
        于刘秀而言,阴丽华水性般柔弱活灵的德行正是洗净双耳的彻天水声。
        于绿林文化而言,那美人潭里的盈盈一水绿终能让人安定醒悟。
 
        孔子说:水所到之处,滋养万物。
        美人谷里,那溪涧潭水动曲有声,溢出的绿潺湲无尽,让京山的“绿”愈加显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正冈子规有俳句:“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家乡的文峰公园,也有这倾城的绿。青山绿水之间,那青石绿叶的花鸟人生热闹旖旎。男人女人走到绿地上,跺跺脚尘击壤而歌,有着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自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文峰公园的背后,住着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依然是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朝为灌园,夕偃蓬庐。餐桌前,就着粗茶淡饭,共饮一杯老酒,你吃一口菜,我呷一口酒,所开的花在我怀中,所见的月在我杯中。
        青山在屋上,绿水在屋下,抬头是白云悠悠,低头是流水潺潺。那自在怡然的心于我看来,如蒿上青烟,随云依碧而落。
        林清玄在《真正的爱》中说:“最美的事物永远在心中,而不是在眼里。”他对水的动曲、清灵、智慧别有会心的体认。在《飞越沙漠的河》中讲述道:“河流流入沙漠即将干涸,但一朵云飘过,告诉河流:你可以升华为水气,飞越沙漠。沙漠中的河腾空而起,飞越千山万水,最后又变成雨滴融入大河,汇进大海。”
        文峰公园的“绿”倾城,源为她是一条飞越沙漠的河。
        在虎爪山森林公园流传着这样一个《绿泉的故事》。说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上,有一棵大翠竹,每年春天,它的根渗出来一股不息的绿泉,只要人喝了绿泉就容光焕发,脸色比桃花还要娇艳,而那棵大翠竹就站在山上,看那些女人喝过它的绿泉水,它就选其中最美的女人去做媳妇,等到竹子一开花,那个女人也就变成翠竹了。
        于是,满山都摇曳着翠竹。那草木也变得和人一样,见绿水亦见其诗路,遇和风亦现其诗情。
        山水生得自有自己的风光,而这风光,却是来自于鸟飞于空中、云无心出岫、风自由自在的惬意随心。人间自有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风情,而这风情,就是体贴万物,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雪窦和尚偈曰:“三界无法,何处求心。白云为盖,流泉作泉,一曲两曲人不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那绿融在水里,是“青青秧苗,皆是法身”;栖在眼里,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走到山坡之上,亦是“森罗万象许峥嵘”。
        一水倾城绿。意不在草木,草木正可以寄意。

一袭幽香紫
      说起紫,我最初想到的是一种叫魏紫姚黄的牡丹。
        牡丹素有花魁之称,而“姚黄”、“魏紫”更是牡丹的“王”和“后”。欧阳修在《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中说“伊川洛埔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吴昌龄在《东坡梦》里也说“你素魄儿十分媚,慧心儿百和香,更压着魏紫姚黄”。
         姚黄是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是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由于这两种牡丹名贵,被世人以颜色和姓氏组合,组成了一个雍容华贵、暗香浮动的成语。

        这应该是中国成语的一大特色,既有形有色,又有情有意。我们所熟知的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拖紫垂青、紫陌红尘等,因含有颜色的词素,让成语也变得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赏之也情趣盎然起来。
就像那芳华迥异的女人。
 
        “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在很多人眼里,一千年前的流水、清风、春花、秋月是属于唐代红颜的。他们认为,后世的女子往往更像瘦梅、幽兰一样脆弱易伤,只有千年前的唐朝女子才恰似国色天香的盛世牡丹,雍容华贵中带着自信、激情与张扬。
         她们浓妆艳抹、衣带飘飘,“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她们炽热真挚、大胆直率,“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种自然纯真、丝毫不矫揉造作的天性,即使在今日,也恐怕只有身着露脐装、低腰裤的摩登女郎才能与之相媲美。也正因为如此,唐朝女人沉睡千年,却依然百媚千红,芳香四溢,才让那么多的英雄男儿心怀不甘,慨叹“梦回唐朝,此生无憾”。
        看来,女人的幽香可酿化男人的柔情,让卿之笑颜,成为吾之梦。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的《如意娘》,以摄魂的幽香让李治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以女子之身,却拥握天下的女皇,让八水围绕的长安和满城牡丹的洛阳成为几千年来女人们感到骄傲的神话。
        这个神话,融入了魏紫姚黄的尊贵,让人知道,至高无尚的皇权周围,聚集的是最有灵气的女人,她们的幽香倾国倾城,也让人知道,谱写历史的,并非只有男人。
 
        有个说“紫”的成语,叫紫气东来。这个成语里的“紫”应该是最纯粹的一种紫色,大气、庄重、典雅,传说是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到的从东而来的紫气。这种祥瑞的紫气,老子喜欢、关尹喜喜欢、帝王家也喜欢。
        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楚庄王,就拥有这祥瑞的“紫”。
        这个“紫”,就是那被称为“丽而贤”的樊姬。唐代诗人张说在《登九里台》里说:“楚国所以霸,楚姬有力焉”。
        楚庄王初始好色、好乐、好猎,樊姬以蓬头垢面、冷月对妆台、砸碎“绕梁”讽谏楚庄王,楚庄王得以远离声色,励精图治,最终使楚国称雄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楚庄王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天不飞,一飞冲天”的成语也得以传名天下。
        这樊姬蕙质兰心的温婉,一如素雅、沉静、柔美的薰衣草,散发着无可取代的醉人幽香,在紫的王国里,一如紫的三十岁,充满勃勃生机。
 
        日本诗人与谢芜村有俳句:春阑珊,淡紫透霞残,筑羽山。
        说的是日本筑羽山的春景里,淡淡的紫,薄如轻纱般透着霞色。这看过一次便记住的山间紫色,该是轻盈、透亮,浸润着点点诗情的吧,就像那紫色的花季年华。
        在法国,也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有一种紫色的蝴蝶,它来到世间时是一只丑陋的虫蛹,一生要穿越无数的高山和峡谷,历经无数严酷的风霜和雨雪,直到它变成最美丽的纯紫色,为的是最后能和自己心爱的伴侣双宿双飞。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女子,虞姬,她就像那似有若无的紫丁香,在草芽初醒的眼帘里,等待一只蝴蝶迟来的迎候。
        虞姬慕项羽英名,嫁项羽为妻,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
        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
        项羽却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在乌江自刎。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最后的残戈……
        纪连海在《文化中国之历史上的非凡女人》中说,如果没有虞姬的存在,《史记》里的《项羽本纪》会逊色一半。世人对项羽的喜爱远远超过夺取天下的刘邦,这应源于虞姬缠绕在项羽身上紫藤花一般淡淡的幽香。
        清朝诗人何浦有一首诗,“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最后一刻的坚贞不屈,成就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让人看到,项羽不是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个具有侠骨柔情和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一个完美的英雄。他们如紫色烟霞,蒸腾出一片摄人心魂的风韵,让天地之间的芬芳诱惑,交融成一曲灵妙的韵律,落成诗人手上的颜色。
 
        这样想时,脑海里便又铺出满地的薰衣草。
        记得看琼瑶的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时,曾惊讶于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那满眼繁复的紫几乎密密匝匝地挨着,七、八月间的熏衣草迎风绽放,浓艳的色彩装饰翠绿的山谷。难怪一位畅销书作家想要逃到普罗旺斯的紫里做一只睡在紫色上面的甲壳虫。
        这种浪漫与神秘,跟紫水晶的传说一般,迷人且略带忧伤。
        相传酒神因与月亮女神黛安娜发生争执而满心愤怒,派凶狠的老虎前去报复,却意外遇上去参见黛安娜的少女阿梅希斯特,黛安娜为避免少女死于虎爪,将她变成洁净无暇的水晶雕像。见到少女化作的雕像,酒神深悔自己的行为,忏悔的泪水滴落在水晶雕像上,顿时将它染成了紫色。
        这一染不要紧,却让女子的幽香,化为一袭紫色的梦,缄默着,临水呼吸。
        一千年前照在长安的那轮明月,和如今的月亮应该没有多大的分别。
        然而,辗转俗世,烟尘飞散,魏紫姚黄也好,姹紫嫣红也罢,世人也只能“循世仙姿欲难见,常闻空谷有幽兰。”
        女人的幽香,早已酿在诗里,融在石里,化在风里,你闻与不闻,醉与不醉,都美到极致,美到不尘,一如那散发幽香的紫。

一脉迷离红
      红,本是中国结上的颜色。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开始,先人就赋予中国结丰富的内涵,把红的喜庆、吉祥、爱寓意得淋漓尽致。

      庾信在《题结线袋子诗》中说“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那到了“织云霞”地步的中国结艺,复活着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男人女人缱绻缠绵的情思在宋代词人张先的眼里,变成了“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情思多缱绻,结就多变化。
      红色也有魔法的意味。自古以来,以红色字书写信函,是对对方严重的侮辱,如收件人是寄件者的相识,则更带有绝交之意。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官吏、官邸、服饰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在广大农牧地区,红颜色特有的魅力更是无法抵挡。农牧区妇女头上鲜红色的头巾和红色衬衣在广阔草原和农田中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风景,给人以绝美的视觉享受。牧区妇女更是对红颜色情有独钟,她们常常在脸上涂点两块有点嬉戏色彩的正圆大红色来美饰自己,极其引人注目。
      红的花也很多。世人咏叹最多的当是红玫瑰。红玫瑰与数字结合,会让爱情绽放成一朵朵华美盛世的花。1朵红玫瑰,喻意一见钟情;11朵红玫瑰,代表一心一意;14朵红玫瑰,爱你一生一世;33朵,是三生三世的爱恋……如此种种,男人女人的一场红尘恋,让红色玫瑰隐逸了数不清的楼台旧梦。
      红色如此鲜明与妖艳,本应是女人唇上的一抹绛红,巧笑嫣然间,抹去男人一生的尘埃。可看尽生生世世的沧桑后,红得最绚丽的当属男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静若池水、动如涟漪,一抬步、一伸腰,都流溢着诗与歌,还有无声的音乐。这无声的音乐与诗歌,对世界、对女人有着朝思暮想的探究和润物细无声的诱惑。
      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所说一样,“乱花渐欲迷人眼”,许是那探究与诱惑多了,也就成了迷离。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红色的玫瑰,只是不知是谁,用茎上的刺割破手腕,鲜血滴答,和着眼泪,染红了那雪白的花蕾,从此,当一颗心碎,地上便盛开一朵血红的玫瑰。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让一个叫貂蝉的女子在众男叱咤风云中用兵不血刃的美人计换来一场华丽的邂逅和一段静默的收场,一如那带血的玫瑰。
      貂蝉善歌舞,曹操喜歌舞;貂蝉有绝代美貌,曹操有稀世才华。在爱入我心的貂蝉看来,已经具有了英雄相的曹操,唯一缺少的是堪与美人相配的英雄实绩。当曹操说出了自己的创业蓝图时,貂蝉当即表示愿意万死不辞,鼎力相助,待他日功成名就,再永结同心。
      初恋如此美妙醉人,在貂蝉的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她一生最爱曹操,也只爱曹操。然而,这位“三国”第一痴情女却遭遇“三国”第一负心郎,曹操在白门楼凯旋之后,并没有兑现他当初英雄娶美人的承诺。貂蝉前半生为曹操献身卖命,受尽屈辱,后半生又被他人间蒸发,不知所终。
      当世人慨叹:爱情造就美女,美女造就英雄,英雄造就红颜薄命时,曹操也会在月照高楼时流光徘徊,吟诵那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诗,千百年来,妇孺皆知。同《三国演义》中讲得惊心动魄的“宁叫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的奸雄豪情一道凝滞成一株带血的红玫瑰。
 
      这种红,浮在中国的历史长空中,落在文化的画卷上。一重山盖着一重水,一层水上浮一重山,千百年来,绵延不绝。
      魏时的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喜好山水,隐居山林,一生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与好友春酒相携卧竹丛。在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的日子里,创造了中国文人江湖的传奇。他们摇花落酒的种种逸事,一点一滴被《世说新语》记了下来,在中国的历史长空中灿若明星,一如桃花岛上那满眼清逸出尘的桃红色。
      只是,这样一个以笔墨为剑,斗于竹下酒中,让魏晋风骨从此开端的嵇康,能困扰他的似乎只有友情。
      嵇康有一好友吕安,两人如花鸟中的红花与蝴蝶,每一相思,千里命驾。两人因相思而骑马千里相见的情谊竟比那爱情还浪漫。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诗经》里最美的情诗,被明月皎洁的嵇康化成了清亮的友情,在这种相思面前,爱情竟兀自俗了。
      而这吕安,有一美妻,被其兄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反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孝,吕安遂被官府收捕。嵇康义愤,出面为吕安作证,触怒大将军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劝说司马昭,将吕安、嵇康都处死。
      临刑前,嵇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曲终而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而此时,三千名太学子聚集刑场,为嵇康请愿,场面煞是悲壮。
      那百花齐放间,嵇康的琴声蹑花而上,终究以绝美的一次绽放,让那一脉红色在迷离中灿若星华。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男人在战争与杀戮中,演绎着人性的种种张扬,在花鸟画的人间里,七分为红,三分为绿,在历史的漩涡里喧嚣着,热闹着人间的私情,迷离着斑斓人性的悟与痛。
     陈奕迅在《红玫瑰》里唱道:
     “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
      红线里被软禁的红
      所有刺激剩下疲乏的痛
      再无动于衷
     ……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
      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
      又落空……”
      赶路的人生,没有谁的欢乐可以长久,执手再紧亦将曲终人散。欲望的沟壑里,红是一指流砂,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多。
      历史唯美地将男人推上了巅峰,成楼上的月,是枝上的风,让后人再翻开那时代的画卷时,亦能感觉那脉红衍成的“万里风烟,一溪霜月”。
      而男人,也应了那天下的景与色,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天之临,而是为了地之载,让那人间的历史在红的迷离中滚滚东流去。

一习潇潇青
      荆轲在易水,慷慨悲壮地吟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青花瓷》也悱恻地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这《青花瓷》里的颜色,像是石头里升起的青烟,还未言语,颜色已经成了诗。
     人们常常从这种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的底色中,看见历史最斑斓的存在。
     中国人喜欢把青色衍生到传统的器物和服饰,那样显得古朴而庄重,还让坚强与希望在历史中绽放成一种气节和态度。
     诗人常用青松来言志。
     宋代汪莘在《减字木兰花》里云:诗家清绝,檐外森然苍玉节。学易无思,一笑窗前白玉妃。何人共说,山上青松松上雪。更有谁知,溪在门前月在溪。
     孟郊看到青松也启悟: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而张继游灵岩,视“风满回廊飘坠叶”为诗韵,“水流绝涧泛秋花”为诗意,当“青松阅世风霜古”为诗志,“翠竹题诗岁月赊”为诗情,在声色热闹中让心思如青松一般清丽而洁净。
     他们的诗,在历史浮动的暗香中,交出存活于世的姿态和况味,潇潇风姿宛若青。
 
     日本的俳句里,青有着清寂幽玄的意境。
     一茶说:夏衣的颜色,青空一般,穿在了身上。
     中国古诗更把人间的烟火绵延成万重的画卷,让青青色如青花瓷一般绽放在山下,流水边,茅窗之下。
     唐时的郑孺华在《赋得生刍一束》里说:芝兰方入室,萧艾莫同途。馥馥香犹在,青青色更殊。
     这犹在的馥馥香嵌在青青色里,在自然的腹中传递着青花瓷青绿中的素白,莹润中的青翠和天地自然生息的鸟语和晨露。
     它的幽静和高雅,如陌上青烟,丝丝柔柔地没入历史的冗长和空旷,惹泥土中的馨香为胎,把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以陶瓷的艺术形式拿捏得凄美而苍茫,让青花瓷在传说中化静为动。
     相传元代,景德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赵小宝,他有个未婚妻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是更好吗?”小宝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一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
     青花听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她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
     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青石山,只见山谷里有一缕青烟飘飘渺渺,遂急忙朝青烟的方向奔去。
     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小宝钻进破窖,见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的料石,另一角则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
     小宝一看,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
     他不停地呼喊,老人渐渐苏醒,一看是小宝,急忙对他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爬上山顶,却发现青花已冻死在山顶上。她身旁的雪地上,堆放着一堆选好的石料。
     小宝伤心欲绝,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
     这个瓷就是青花瓷。为了纪念青花,后人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
      这凄美的传说,让青花瓷有了生命和梦想,让人在馨悦里驻足,在灵动里舞蹈,在微雨轻烟的江南,倚小桥,看流水,赏青烟,唱着潇潇又潺潺的小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古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介于蓝和紫之间的颜色,淡淡地蒙在人世五彩斑斓的翅羽之上,也灿烂着浮世的繁华和悲壮。
     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那陶塑的猪、牛、狗,模仿着打猎而来或者豢养而食的动物形象,演示着与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
     秦兵马俑,那刚毅肃然的将军,牵缰提弓、凝神待命的骑士,披坚执锐、横眉怒目的步兵,持弓待发、目视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风神骁骏、横空出世的战马共同组成的方阵,张扬着力量和神勇,让秦国军队在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泼墨成风卷残云、吞吐日月、横扫大江南北的军威。
     而“唐三彩”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却热闹成唐代国威远播、辉煌壮丽、热情焕发的时代之音……
     人间因有色而美。
     陶瓷因有情而绚。
     它们在隔世的橱窗里,伴着民族的悲与喜前行,在风、火、烟、灰中找到晶莹,在孤、寂、痛、苦中绽放绚丽,在一习潇潇青中,光芒万丈地书写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一尘袅袅白
       白色,总是让人心思沉静,诗人们常常把“白色”意象空灵地融进人间的各种物什,让白的雅、闲、静、寂、空在蓝天白云里行走,风生水起地落到活着那点颜色。
      《诗经》里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诗经》里有一片让人怅惘的白。白茫茫的芦苇地里,一个男孩急匆匆地向着河对岸的伊人奔跑,寻找那可过得去的路,穿过一丛又一丛白茫茫的芦苇,可总是不能够过去,那芦苇上挂着的白霜开始升腾起白色的雾气……
      凡眼里见着的白色的东西,是一片白茫茫的芦苇也好,还是暮春里的一轮白日也罢,亦或是白鹭惊飞,或是小儿采得白莲归,那白总是让天地愈加的静,一如徽音袅袅,澄澈我心的平常心。
      刘眘虚潜心读书时,意境幽远地描绘着每一个转折处的风景:“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郑谷见着清江上的青山,青山上的白云,也道出日子的悠闲:“湛湛清江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屡考不第的寒山遁入空门,隐居天台山寒岩,道下三字诗:“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
      而李白笔下的白云同他的人一般清逸、超然到出尘:“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这历史的白纸上,被文人雅士们用笔墨浓淡相宜地将生活化为一场艺术,做人做事在蓝天白云下得到极致的发挥。
      就好比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不离方寸间,却可横超三界;可以摧伏魔军,却又如坐看袅袅白云一般逍遥和自在。
 
      日本的俳句里,白色可说是成诗即美。
      小西来山的“白鱼宛若水色动”、“白菊溢出白瓷瓶”让人于细微之处见景致。看水先看鱼,看着屋里的花瓶也能想出美丽的意义。
      这应是生活的“禅味”,因“心随境转”而能“心能转境”。
       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应是禅的自在境界里的长庭信步者。他常常四个小时坐在庭院荷塘旁纹丝不动,静静地看荷花在荷塘里随风飘逸,在波浪中一起一降……
      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荷花常常成为历史上或传说中以品性或姿容而名动一时的人物化身,像张六郎、像令唐明皇神魂颠倒的杨贵妃,一池摇曳的都是她们曼妙的风姿——
      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悄然绽放;两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荷干亭亭而立,或带着花骨朵,或顶着荷叶,或是擎着荷花,在一片热闹繁复中蕴含着清远宁静的气息……
      因听懂了荷这无弦琴奏出的美妙, 这大千居士纯真的天性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让心的本来面目以荷的姿态盎然天下,才让观者远远观之,也会屏气凝神,不愿做任何念想。
       大千居士曾亲绘巨画《一花一世界》,到佛光山礼佛时,赠与开山宗长星云大师。16年后,为筹募佛光大学创校经费,在“当代名家艺术精品”义卖会上,大千居士的这幅水墨画先被一位萧姓信徒以 6000 万元得标后捐给佛光大学,再由远东集团创办人徐有庠先生以 5600 万元得标,使得这一幅画以 11,600 万元的高价结了善缘。
      这渲染于白纸上的荷,因有了悠然自得的无心化境,虽然着色只有黑与白,却在一张白纸上层次万千,风起云涌,抵得上万紫千红的袅袅花间。
 
      白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后而成的色系,是诸颜色之始,也是诸颜色之终。它让所有色重归为一,如同黑。只是黑是一种吞没,而白是一种陪衬。在白色之上,每一个色都更显本色,所以女子要往脸上扑粉,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鼻山眼水更加清亮。
      《佛心禅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药山禅师带着弟子云严、道吾到山上参禅。
      药山看到两棵树,一棵茂盛,一棵枯死。药山随口问道:“你们看,这两棵树是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
      道吾理直气壮地回答:“当然是荣的好!它生机盎然,能为人们遮风避雨。”
      云严却答道:“我看还是枯的好。不会遭遇杀伐之苦。”
      这时,有位老农从旁经过。药山走上去问他:“有烦老人家,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老农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说完,头也不抬地匆匆赶路去了。
      禅师感慨地说:“是啊,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这都是自然的造化。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这位老农的话却说出了道的无差别性,一切顺其自然。”
      老农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药山与两位弟子顿悟:参禅并非拘泥于形式,禅悟无须刻意为之。
      在老农的眼里,禅不清高,穿衣吃饭是禅;禅不脱俗,柴米油盐是禅;禅不深奥,世间万物皆是禅。
 
      宋代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里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说的是: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从万物来,归万物去。
      袅袅白里,山的千态、水的万势和人间的姿色在满纸云烟中生息吐纳,又合色归一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