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钟祥文风塔史话(下)

时间:2014-02-26 15:16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焦知云    点击: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春三月,文风塔顶圮毁,犹存一名举人和两名秀才捐资姓氏。如何进行修复?郢中人士曾多次商议重建而未有结果。到了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冬,有万廷金、龚崇训二人出面商劝同人捐资铸造顶盘。顶盘铸成后,又因经费困难,重修而恢复旧观之事仍没有头绪。于是只好等待好义之士的出现。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太谷人贾世陶来郢任郡守,下车伊始,就热心培植士林,认为“振兴文教,守土德也;恢复旧制,吾辈责也”。于是商议众贤士,着手重修古塔。时有钟祥知县陈琴泉,雅属同志,谕邑绅童世昌等38人共襄此盛举。个个欣然乐从,多途筹募资金。这次重修工程于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正月十二日动工,于同年三月二十六日完工。终于使这一数十年所未完成之事而得以圆满成功。这也是人文蔚起的一种征兆啊。知府贾世陶此次重修文风塔之功不可没。这年四月,由邑人关栋专门写了一篇《重修文风塔记》以纪其事。关栋,字星阶,清道光十五年副榜。曾闭门授徒,门生甚盛。记文由邑人金愈华书丹,袁得尊镌字,刻碑嵌于文风塔下部覆钵东北壁中。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夏,邑人樊昌运特地撰写了一篇《文峰塔铭》,由王承祜书丹,倪蔚祥镌碑,嵌于文风塔下部覆钵西南壁中。樊昌运,字德庵。博学强识,颇富文采。铭文曰:“郢地龙山,浮图特立。高不可攀,四十余尺。上锐下丰,十有三级。巽巳(东南)之方,一支文笔。乃俗相传,竞名白乳。唐代迄今,前有千古。舍利攸存,辟支可数。备载镌铭,昭兹来许。余闻慈恩,厥有雁塔。进士题名,堪为募搨。重在文明,何关僧衲?取彼证兹,庶几相合。”铭文中的“辟支”,即指辟支佛缘觉,佛教主要思想及其修习者之一。“慈恩”,指慈恩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指慈恩寺的大雁塔。所谓雁塔题名,即在唐代,新进士在曲江宴会后,常题名于雁塔,后因以“雁塔题名”指进士及第。铭文热情赞颂文风塔的雄伟,并引雁塔题名的故事,喻意钟祥文风塔是文运亨通、人才兴旺的象征。作者在铭文中特别强调,修建文风塔,是“重在文明,何关僧衲?”这也是为了突显“文运”这一主题属性。僧衲,僧衣,代指僧人。其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铭文中说塔有“十三级”,这与塔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文风塔中为什么还要珍藏舍利法器等?
  这里还要专门说一下该塔之名。钟祥文风塔原始名为“白乳高僧塔”。这在宋《舆地纪胜》和明唐志淳《龙山重建白乳高僧塔记》中有交待。“文风塔”之名,出自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关栋所撰的《重修文风塔记》之中。“文峰塔”之名出自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樊昌运所撰的《文峰塔铭》之中。除唐代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所建造的白乳高僧塔属和尚塔之外,明代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所重建的白乳高僧塔则属文风塔属性了。文风塔,或称文峰、文锋、文兴、兴文、文笔塔等,是儒家为了振兴文运而建造的一种文化之塔,其含义基本相同。钟祥1984年开展的所谓“风峰之争”,如果查一下史料,就会迎刃而解。
  有一副关于文风塔的奇联值得介绍。相传清乾隆年间,塔顶刹头歪斜,城中匠人登顶扶正。府衙大庆,曾就笔头歪斜出一上联:“文风塔儿斜指拳头捶红日。”此联很久无人应对。后来,在京城做官的李潢回到钟祥,在塔下游玩赏景,对出了下联:“城墙垛子倒长牙齿啃青天。”这副对联至今仍传为佳话。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侵华日军飞机轰炸钟祥城,文风塔基被炸毁一半。建国后于1953年省文管会拨专款修复了塔基。
  如今,旧的弥勒院早已不复存在,而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风塔仍巍然屹立,继续启迪文运,蔚起人才,书写新的篇章。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