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老龙洞寨

时间:2013-12-30 11:10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焦知云    点击:

      老龙洞寨,相传建于清嘉庆初,系当地居民防匪避乱之所。洞寨位于京山县宋河镇西南7.5公里的石人山村4组洞门口湾北300米处的下半山腰间。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老龙洞,县北七十里。岩高洞敞,容数千人,水流经其中,深远不可测。明末士人避兵于此,全活者众。”
  从洞门口湾北上攀行山路约20多分钟的时间,就看到了老龙洞口。寨洞西侧的山势,壁立千仞;东侧是沟壑深渊。地形险峻万分,满山松涛阵阵。顺着西侧山壁那一道弯弯曲曲的人工渠道堤埂小心步行至洞口,注目仰望,见洞门口系一溶洞之口,面向东南。洞口高18米,宽12.5米。在洞口右上角边沿,有一方风化了的钟乳石,长得酷似龙头,昂首凝视远方。老龙洞之名可能是因此而得。环视洞口周边的一些钟乳石残迹,虽已严重风化,但仍是姿态各异,楚楚可观。洞门口横列用大型块石叠砌而成的寨墙,外高7米多,厚4.8米,修筑得高大坚固。正中下部开设一个长方形的寨门,高2.5米,宽1.1米。寨门东侧处开有一方形的大出水口。寨门让人通行,出水口让水流出,设计可谓精巧周到。
  从寨门口步行经五级台阶直达寨内。寨内前段洞身呈圆筒形,被当地人戏称为“前大厅”。洞深40余米,高18米,宽12米。洞底地面平坦,中间有一条小溪,溪水缓缓从寨墙的出水渠口流向洞外。在洞的左右内壁顶上,除残留一些风化的钟乳石外,最显眼的是两壁凿有二层搁楼板的木檀的榫眼达几十个。可见此寨的结构为底层是流水渠道,上面两层是住人的寨楼。因洞宽有12米,故底部渠中间原来当砌有若干个石礅,以在中间搁置木檀。现在已不见石礅的踪影。
  在洞的西壁脚,筑有高1米、宽0.5米的渠道堤埂,全系石块码成,堤与壁之间是一条人工筑的流水渠道,一直通向山下。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仔细搜寻地上和壁中有价值的古迹,只是在东侧洞壁上发现了用白石灰写的“老龙洞”3个大字。
  进入大厅深处,一片漆黑。这里长期以来人迹罕至,更加显得神秘莫测。据当地人介绍,老龙洞全长约2.5公里。洞口顺石人山村,洞尾延伸到张家冲村村部西南2公里的仰天凹。如从大厅向内前行到尽头,几根巨大的钟乳石柱把石洞天然分成前后两厅。后厅上部呈锅底形,洞内钟乳石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形如冰山、天河,有的状似朝阳、海霞,有的姿若雄鹰、飞燕,有的态像苍龙、猛虎。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壮观。上世纪70年代初,当地群众将二道门筑坝蓄水,成为独特的洞中水库,其水可灌溉农田200余亩。穿过后厅,通过一条深约20余米的狭窄巷道,就进入了三厅。此洞钟乳石柱如林,用手轻敲,琴瑟之声飘然而闻,悦耳动听。右侧洞壁上有一小洞,攀壁而上,只见洞内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回到三厅,沿潭边涉水右拐,进一小洞之中,里面层层梯田,由近及远,次第分明。这就是传说中的“龙田”吧。行至洞的尽头处,平坦的地面上有一形如长枕的条石,这即是神话中的“龙床龙枕”了。继续沿深潭前行10多米远,地势愈来愈高,走到一绝壁处,往下一溜,就到了仰天山凹了。仰天山凹为一大天坑下的盆地,实属地质变化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老龙洞寨若长龙,蜿蜒曲折,洞中套洞,洞中建寨,有福于民。是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洞寨人文景观的和谐组合,极具开发价值。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