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夫子祠史话(下)
时间:2013-10-24 16:50 来源:未知 作者:焦知云 点击:次
明万历九年(公元1573年)三月三日,湖广按察使分巡荆西道佥事新安人余一龙,在陆夫子祠内刻立了一块《宋知荆门军陆象山先生上元代醮讲义》碑。内容为陆九渊关于儒家经典《书·洪范·五·皇极》的一篇讲义,是陆九渊重要的理学著作。其核心要义是教导人们要加强内心修养。“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又要求官员要“承流宣化,敛福锡民”,助民立“为善求福之心”。据《陆九渊年谱》载,绍熙三年正月十三日(公元1192年1月29日),会吏民讲《洪范·五·皇极》一章,除官员、士人、吏卒外,百姓听讲者五六百人,皆感动。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江西南昌人高则巽任荆门知州,他见荆门楚俗尚巫鬼之风盛行,对陆九渊关于“正心保极之教”蔑然无闻。于是他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五月重修陆夫子祠时,将祠内余一龙所立之讲义碑移置于州堂,以期用陆九渊在讲义中所宣传的即心即佛的理论来教化州民,“俾庶民登斯堂见斯碑”,得到感化,能使歪风得以大变。至今,这块讲义碑仍立于陆夫子祠碑林中。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陆夫子祠遭战乱焚烧破坏,消砾殆尽,仅遗夫子像于颓垣废墟中。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四月,薛继岩任荆门知州,徘徊夫子祠旧墟,伤感交集,急欲捐修。奈荆门城垣凋残为最,遂先修城池。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二月,有遁世隐居的贾翁手持“亭开祠北此时新,独我陆公仍旧身”的诗柬,请薛知州捐修夫子祠,薛因从其请,命同僚于文达总负其责,鸠工庀材,重修了陆夫子祠。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万萧裔任荆门知州。他巡视祠宇,见半属倾圮,陆夫子像露于风雨之中,叹息许久,急议整理修复。因值“三藩之乱”,征集军用财物在急而未兴工。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湖广巡抚王新命因查楠木过荆门,访先贤遗迹,询及陆夫子祠,而慨然捐俸,叮嘱万萧裔办好重修之事。于是兴工备料,建堂于前,起阁于后,门垣井井,焕然一新。且南修陆象山祠,北构王公(王新命)书院,又建象山碑亭,并买田招僧,以垂久远。此次修建,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动工,至康熙二十三年十月竣工,历时一年。为纪其事,巡抚王新命撰写了《重建象山祠堂记》,知州万萧裔撰写了《象山陆夫子祠堂记》,学正陈愚撰写了《荆门祠亭僧田记》等妙词美文,均刻碑立于象山碑亭之中。
后来祠宇建筑渐就凋敝,南庑且易瓦为草。清乾隆年间知州舒成龙又重新修葺,使陆夫子祠的规模得以恢复。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王庭桢知荆门州,周览祠宇,见墙垣颓敝,榛芜杂乱,又兴工修治,朽者易之,坠者升之。并招僧居守,置香火田十九石,使陆夫子祠又兴旺起来。
历代拜竭陆夫子祠的诗词很多,这里仅录两首以飨读者。一是明南乐人万历五年进士,兵部右侍郎魏允贞的五律诗《竭陆象山祠》:“斯文旷百载,俎豆尚人间。一脉分泉水,诸峰拱象山。地留贤者泽,天启圣真(圣人,真人)关。后进惭窥豹,遗祠空往还。”既赞颂贤人,又慨叹遗迹。敬仰之情溢于诗行。二是清雍正年间,荆门庠生蔚钟颖的词《双泉步月过陆文安公祠》(调寄《醉春风》):“我爱双泉冽,况春宵景绝。滴来花露冷于冰,别别别。雾里高峰,耳边流水,城头新月。 荒祠连碣,想象文安业。万川印处总空明,彻彻彻。鹿洞文章,鹅湖理学,象山风节。”上片写月泉绝景,下片赞先哲伟人。意象绪念交融,韵味情致俱佳。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两次对陆夫子祠进行大规模的修缮。1984年在原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维修,粉饰一新,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在原址又投入巨资予以重修。大殿两层,巍峨壮观。一楼大殿正中供奉着陆九渊的青铜座像。墙上嵌列其生平简介。四周书柜里陈列着陆九渊的文物、著作及后人对陆九渊的评介史料。二楼为包括陆九渊在内的荆门历代名贤陈列室。大殿北侧为陆公碑林。
如今,陆夫子祠已成为人们缅怀先哲前贤,景仰象山文化的教育场所。仰象山者,必思子静;传子静者,皆识象山;象山子静,相得益彰。象山文化乃成为荆门一张高雅永恒的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