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九龙谷

时间:2013-10-10 09:51     来源:未知     作者:杨秀清    点击:

       
       一直喜欢着九龙谷。
       我本不是一个爱爬山的人,但九龙谷的山我是爬了多次,一是因为它的景色幽静,二是因为它的高度对我而言,具备了恰到好处的挑战性。它并不平缓,但也不是高不可触,只要一鼓作气,是可以爬上去,深深感受到爬山的滋味。
       位于荆门城区9 公里处的九龙谷,主峰海拨571 米,谷深相对落差300 余米,古时就有“小武当”的美称。荆门城本是一个山城,但若是向南出得虎牙关,就是一马平川之地,有汉水相依;但若是向北,便是绵绵荆山山脉。平原有平原的开阔,山有山的神秘。位于荆山山脉间的九龙谷,一度有荆门地域龙脉之称,其形、其神、其韵、其灵气,颇让人寻味。
       第一次前往九龙谷是盛夏时节。当时我从千里之外的广西回到荆门休息,受得朋友相邀才来到九龙谷。广西本是一个多山的地方,但是当我一路上看着青青的荆山山脉,直至到达九龙谷底,我的心都怀着莫名的亲切与兴奋。总觉得家乡的一山一水,都在像我微笑着,总觉得家乡的一山一水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哪怕一朵花,一棵树,都能引起我的好感,让我深深追随。拐过水泥路的最后一道弯,就见得白墙红瓦的别墅绕着一汪碧水,背后就是挺拨的高峰。朋友们说道,看,这就是九龙谷。一时间,惹得我问起来,当真是不是有九条龙?
       九龙谷,光听这名字,就足够大气,也足够具有中国的色彩。若真是此地有九龙藏于这谷底的潭水中,那么,这个地方该是何等的灵气。朋友们说,九龙谷有五沟八峰,九山盘回,如龙一般有气势,所以就叫九龙谷。相信这个解释更为真实。此时,放眼望去谷上的山,一片青翠。半山腰,有白墙黑瓦的老君台点缀着,愈发让人向往。真是想不到,城区的不远处,竟有如此清雅之地。一时间,就惹得我急急奔入其中。
       走进去,仿佛走进一个绿汪汪的世界。老君泉里的水是绿的,树是绿的,竹是绿的,藤蔓也是绿的。九龙谷生长着的植物,皆为“生,一到春夏时节,绿色裹着清香,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其间,及至是想到朱自清的名篇《绿》。九龙谷里的绿是同样会让人惊异的。
       拾级而上,就看见幽静的丛林里处处缠绕着遒劲的青藤。我不禁暗自欣喜起来,将原来散乱、浮燥的心情弃之丛林外,一点点收拢、凝结,让所有的感觉全部沉积在青藤的身上,然后如丝般悠悠的抽出,编一些如同金庸笔下的小说情节,让自己慢慢享受。那些藤上有宽阔如手掌的叶,却不见多,这更好,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它们的影子,或弯或曲,或害羞地凹在树的身后,或大胆地凸在石道边。带着几分绵软的道教音乐从路边的谷底升起,细致幽长的乐曲似乎有一种渗透力,慢慢地浸在藤的身上,和着藤蜿蜒的身姿态协调地迂回流转。林中有鸟,声音清澈如泉。偶尔间,路边的空隙里吊着木板制作的秋千,在林荫间摇晃。
       忽然间里,我就想把自己停止于此。
       我愿意留在这里,做一棵平凡的藤,守着深山的宁静,可以想一些漫无边际的事,也可以不想,带着一种单纯的信念环绕在心爱的树旁,朝朝夕夕,分分秒秒,生生世世。当我停住脚步回头,发现自己已经爬上了大半山腰,放眼望去,远处是罩着几分青雾的群山,因为路的分割,拉长了人的视觉。山间点缀着许多漂亮的红别墅,在大片的绿色崇山峻岭间如一朵硕大的花盛开,暗藏樱粟的诱惑。
       那一次,我的心思竟然全交付于藤蔓。或者,我是喜欢这些藤蔓制造出来的神秘与幽静,它们妖娆的姿态,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美好的传说。
 
       九龙谷有一位精通本土历史文化的高人——李勋明。他因热着历史文化,喜欢文字,所以也常常好客地邀上本地文友相聚九龙谷。当我从广西回到荆门,并且真正接触文字,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往九龙谷。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篝火晚会。那晚月儿正圆,月色正深。九龙谷因这份月色,更城外之美,如花绽放显美好与宁静。原本宁静的九龙谷,因一群文龙的到来而变得热辣与火热。我们伴着音乐热舞,我们伴着音乐读诗,激情点燃了九龙谷里所有的生命。远离城市,我们在九龙谷寻找到最温暖,最浪漫的释放。也因这样的原因,本地文友大都写过关于九龙谷的文章,而谷主李勋明也做了一个有心人,将这些诗词歌赋一一整理起来。
       这里,已是文人墨客们的栖息地。除了文章,这里开展过文化研讨会,也举办过书画展览,这里的山顶处,更有大量的诗词被刻成碑文,它们都沉积为九龙谷的文化之旅。?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荆门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分别在九龙谷挂牌,将这里定为创作活动基地。
       九龙谷本身也是一个的历史底蕴的地方。传说道教始祖老子骑青牛出关,浪寓此间,结庐修道。青牛山、青牛道、仙人打坐、老子祠等等,都是与老子有关的历史遗迹。老子祠,早在明代就有修建。老子所结之庐,就是在今天九龙谷半山腰处的老君台。一般游客爬至此,都会觉得有些劳累。正好可以在老君台停留。
       老君台是九龙谷较为特色的景点和建筑之一,也是九龙谷的灵魂所在地。其建筑采用了“品”和“火”字形,老子像坐在品字上口,普善堂、静心斋组成下二口。入门,就可见得老子像,端详其中。一幢纪念性的建筑,必然有它的建筑内涵。老君台所传递的内涵便是院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其意思就是说宇宙万物最初没有名字,不做分别。有了名字,才分出万物。说得更加通俗通透一点,就是一个人不带欲望的客观观察。这样能观察到客观事物的本来性。一个人代入了欲望去观察,这样能观察到人的运做的本来性。一般游客是不大去计较认真与老君台的内涵,更多的是在这里找到山水所带给自己的快乐。
       站在老君台前回望,就可见得远处及山下的风景。春天时节,可见得对面的山间及田“,嫩绿、粉红、雪白、明黄,这些属于春天的色彩极为明艳动人,让人的心情一下子也变得明亮起来。它们像一幅巨画似的挂在人的眼前,让人为之心动不已。这里,就像是城市的后花园,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若是在秋天,虽然没有花的点缀,但是叶子们却是变得色彩缤纷,大红、桔红、棕黄、土黄、墨绿,颜色极为层次感。秋天也就是九龙谷最美的时节,不用走近,远远看着,就觉得美不可言。而我的心中却是想着这样一幅画院若是一个飘雪的冬天,站在那玉皇阁前的白石岩,该是何等的诗意与豪迈?
 
       一般人,只有爬到玉皇阁,站在白石岩上赏了风景,才算真正到达了九龙谷。
       玉皇阁地处天碑峰,在天碑峰白石岩之颠,就是一处绝妙的观景台。白石岩上面分布着几块雪白的大石头,面积不过几平米,但它具备了险、俊、俏特征,站在白石岩之颠,身边便是直线状的山谷。白石岩为荆门圣境山东南脉系咽喉,海拔五百多米,危岩高耸,峭壁垂直高度有一百多米。这时候,可以看到脚下的山谷间已是云雾缭绕。为了游客们的安全,这四周装上了牢固的铁栏杆,人倚栏而望,还是有些胆颤心惊。也只有到了这里,才算欣赏到九龙谷最绝妙的风景,也真是应了那句院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只有站在这里,不仅可见得西边数十里外的浩浩漳河水,也可见得东南边的旧城风光。百里山水,荆风楚韵,尽收眼底。也只有站在这里,一个人才会生出不可估量的高度;也只有站在这里,才真正明白登高望远的含义,它会改变一个人的心境,它会让人更加明白生活和人世的真理。
       今年国庆节爬到玉皇阁的时候,见到本是威严的阁,墙壁斑驳,一只黑色的香炉也歪在观景台边,那只大钟也已毁坏,不再传出洪亮的声响。此情此景,多少让人惆怅。
       经玉皇阁向南而行,是一条弯曲的小路,按照指示牌,那里是有景点的。沿着这条弯曲的小路,一路上就见得红色的小果,这种红果,色泽艳丽,如花一般。其间,多是些细小的藤蔓和秀丽的小树,中间开盛开着白色、淡紫素雅的花。因为还不曾到深秋,树叶们也都还是绿色状,只是这绿城外之美,如花绽放色绿得有些疲倦。这些,又构成九龙谷最朴素最淳美的风景。
       只因有家人的等候,自己到底是没能走多远,没能看到指示牌上的风景。但这路,我亦觉得,多年前的老子一定是走过的,他骑着他的青牛,悠闲地在这山顶上的路间,看绵绵的青山,想着那些关乎道教的问题。在荆门郭店出土的老子所著的竹简,更加证实老子在当时的地位和成就。在中国,只有道教才是最本土的宗教。九龙谷隶属圣境山道教文化,圣境山道教文化形成于魏晋,元末清初为鼎盛时期。这份文化底蕴,远远早过城内的许多旧迹遗址。想到这里,便也觉得这老子走过的路,是充满着无限的神圣之感。而我,将目光北面的山上,那里就是一尊老子的雕像。看着这尊雕像,更觉这远离城市的幽幽山间流淌着超脱尘世的美。
       九龙谷并非人烟罕至之地。古墓古洞记载着岁月的流逝,石磨石碾映证着人类活动的历史沧桑。曾经跟随谷主李勋明行至九龙谷主峰后的西北方。在那里,见得石寨。李勋明说,这有可能是早期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所留下。而在向北的那面山上,我们见得许多的松树形状极为奇怪,修长而皆为倾斜。原来,这些树因为风吹,二是力争阳光,所以也都呈现这样的姿态。所有的生命,为了生存,都会想尽办法。想想人类行至今天,从山上来到山下,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艰辛。
       九龙谷的一树一木,皆值得品味。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