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泉寺史话(中)
时间:2013-10-09 16:33 来源:未知 作者:焦知云 点击:次
到明代后,上泉寺的人气仍然很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寺院住持僧觉林化缘筹集资金,对上泉寺进行了一次重修,使寺院建筑更显得庄严。本州的官员、文人纷纷前来观览,当地的善士个个解囊捐修。
这里要说一桩方志中的公案。洪武年中,时任荆门州吏目(相当于今之秘书长)的偶武孟,游历上泉寺后,写了一首《灵鹫梵音》五律诗:“林泉纵奇赏,仿佛青莲宫。龙潭自澄澈,石台更巄嵸。灵鹫杂经呗,空谷传鼓钟。谁能脱尘鞅,蹑履来相从。”其诗意是说,我放任地观赏林泉的奇景,好像到了极乐世界的净土。泉水本来是这样的清澈,山岩更显得分外高耸。风声夹着寺院的颂经之音,空旷的山谷中又传出钟鼓之声。谁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就请恭恭敬敬地来和我一起游览参禅吧!其诗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尾联转折明旨收合,颇见其功底。这本是明人之作,明代版《荆门州志》已有明确的记载。而乾隆版《荆门州志》的编者们因脱离明代州志,将此诗的著作权说成是“宋胡曾守荆州入觐(皇帝召见)过此,闻泉甚美,夜秉烛以游,题诗云”。后来,清嘉庆版、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均照抄照搬,以讹传讹。其实,胡曾并不是宋代人,而是唐代人。《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七言诗163首,其中,与荆门略略有关的是一首《荆山》诗。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知州应伯和游上泉寺后题写了五律诗一首:“方沼吐金莲,冬青插满园。晓风香馥馥,午夜月涓涓。松密巢仙鹤,岩深引蜀泉。上方钟鼓罢,老衲共谈禅。”诗以谈禅作结,摄取了寺中一个特写镜头。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信士姚信通捐资重修上泉寺正殿。现遗存的正殿大门石鼓座上镌有重修记事题刻。姚信通的功德善举凭石鼓座实物有幸地保存了下来。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时任荆门州学正的福建闽县人林球游历上泉寺,吟诵了一首五律诗以纪其事:“一涉上泉寺,飘然快赏心。金莲开水底,琼树长岩阴。龙伯诸宫壮,禅师古洞深。停骖探旧迹,碑字半苔侵。”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一幅上泉寺的典型物象图。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信士姚秀捐资,又将正殿进行了重修,也刻了重修记事题记于石鼓座上。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河南商城熊祚游历了上泉后,在山壁上刻下了“流膏”两个大字的摩崖石刻,表达了对泉水的赞美之情。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十月九日,荆门人姚叔荐在泉旁山壁上镌刻了一首五律诗和一首七言绝句。律诗中有“僧从云外隐,人傍鉴边行”句,系从唐李白《送友人入蜀》“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句化出,形象生动。绝句中有“一钵开山自远公”句,饱含追怀慧远禅师之情溢于诗行。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有众善捐资重新装修了上泉寺三世诸佛,阿难、迦叶二尊、同装观音、善财、龙女三尊。使佛殿众神像光彩照人。碑刻记载了这次的信善功德。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上泉寺僧天钊为圣境山书刻了《积善建功碑记》和《圣境山天门碑记》。那深厚的楷书功底,在拓片中彰显得分外亮眼,反映了上泉寺僧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经过明末的战乱,上泉寺惨遭破坏。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寺院住持僧海澄率领众徒广筹资金以重修上泉寺。此举得到了时任荆门知州何成祖的大力支持。何成袓亲自捐银三十两。在他的带动下,湖广荆当等处地方副府许登联捐银六两,中军守府布什汉捐银十两,吏目翟威风、刘文焕、南鹏、佟鹦彩捐银十两。还有众多善信都解囊相助。此次的重修工程有四项:揭盖前殿、重修后殿、加修观音殿、菩萨装金等,使上泉寺的面貌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