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梦回东宝塔

时间:2013-10-09 16:03     来源:未知     作者:杨秀清    点击:

          
       很多年以后,当我懂得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的时候,我才沿着蜿曲的水泥路,闻着蓊郁的树木散发着的属于野子们的清香之味,在一种充满淡淡的神秘与向往的格调里来到东宝塔的身边。
       很多年前,我曾不止一次的远远地看着它的轮廊。在朝阳里,在余辉间,它就挺在如同乳房般形状的东宝山上。而关于这座山,不知为何,我也是一直远观之。西宝山是爬过多次,西山上的岚光阁也去过多次,但这东宝山,却始终是我内心深处向往却又是未抽出时间去欣赏的地方。
       也许,我早该前往。在荆门,有什么比得上这座塔的历史更久远的事和物?山上的树木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还有山上窜动的小松鼠、小野猪,也是多少爷爷辈下调皮的孙子?第一次听说东宝塔的年龄超过荆门这座城市的年龄,着实吃了一惊。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么一座有特色的塔,怎么也是先有城再有塔,是有了城之后为了某种原因所修。当然,我最没有想到的是,在荆门一座塔竟然可以存活数千年,它的年龄比荆门还大两百多岁。
       车入密林,偶尔还可以聆听到鸟叫,若不是山下的高楼在树枝间晃动,很容易就会隔离人的心境,因为这份密林武装出来的超脱。虽说是秋天,但这山上是未多有秋的气味,松柏树仍然绿,若不是枣树上挂着的或青或红的枣提醒着,还真不知秋已到。这样的一棵枣树倒是提醒了我,东宝山和西宝山有一脉相承的气息,多少年,多少代,它们相互凝望,你赏着我的日落,我看着你的朝阳。
       多少年,多少代,荆门城内发生的一切,都未能逃脱它们的眼睛。到了这山顶,虽然是未能登上东宝塔,已然可以将全城收尽眼底,一一细数着哪条街哪条道,哪栋最高的楼,哪里最密集的人群,城市的模样也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我第一次的到来,是参加全市走进林场的采风活动。今日的东宝山,属十里牌林场管辖的地方。随行工作人员指着一处又一处介绍,哪里曾是荒山,哪里曾是洼地,哪里曾是“坡,不管他如何介绍,我们都难以想像东宝山曾有过何等的荒凉。在我的心中,东宝山是神秘的,这份神秘就是这些茂密的树林构建的风景,它像一道道屏障,将这里的鸟语花香全然罩住,当然,还有那些追杀、抢劫、或是一场“外的情事,都包容在其间,这些,使得山外的人越发觉得这里是充满故事的,这些故事,是让一个人可以不必踏入,当你踏入了,又会觉得它是如此枝繁叶茂,丰盈充沛。
       阳光透过每一片叶子,每一棵树,很明净地落下来。山间是静,是清,是宁,是逸,是隐,是适合一个人慢慢地行走。这些感觉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个梦。梦里,影子是碎的,故事是久远的,飘忽的。
 
       现在,荆门人正在打造象山文化,而属于象山的西宝山也就被开发得很是丰满圆润,从山底的文明湖、陆夫子祠到半山腰的动物园、烈士陵园,再到山上的艺林园,每到新的季节,去往西宝山的人是非常之多的,相比,东宝山也就冷清了许多。
       在密林间的山路里,也还可以看见闲庭信步之人,这些人,是让我羡慕之极的,一直以来,我对东宝山有一种恐惧之感,说是这里曾杀过什么人,遭过什么抢劫,我本俗女子,所以也会胆小的不敢前往。
       在一群人的叽叽喳喳,我还是不时找到宁静对视眼前一切的时机。这座塔,已经有了明显的补痕,但是它通身透出的坚固,是让人不曾怀疑。七层四面八角的塔,隔面设窗,灰旧的颜色,似有破败之味,但神韵依然。塔前有块草地,因为无人料理,颇有荒“之气。塔的南边有一棵桃树,虽是秋天,细长的叶子仍然盖满枝头,我亦想,若是春天,这一树的桃红,定会映红这沧桑的塔。站在这山顶,已经可以将全城之景收尽,我还是在想,若是登得这塔顶,想必可以看得更远些,看到的风景也更阔些。
       可惜,这塔门已锁,所有人只能从塔门处看到一块黑色的石碑和塔门处长林头角四个字。
       东宝塔的故事,就得从这“长林头角”四个字开始讲起。
       若是能站在塔上,定可遥见美丽的汉江水,汉江水一直贯穿着整个江汉平原。南北朝时期,在沙洋就有了长林县。那时,从钟祥的双河镇到今天的荆门城西处近八十里,生长着许多棣树,一路走来,隐天蔽日,长林一名也就由此而来。除了长林县,在往西处有当阳县。相比,当阳县的名气一直盖过长林县,这主要源自当阳溶入了三国色彩,但是,处在交通要道中的荆门,被先人看出了其神秘与重要,所以就在东宝塔上修了东宝塔,并刻有长林头角四个字,一是寓义以此而。望西处的当阳县,其实也想由此镇住相邻的当阳县。
       荆门,至秦汉时期有站,唐代有关,宋代有城。站为驿站,关为关口,即今天我们都知晓的关有虎牙关,而城,就是宋代陆九渊修建的城墙。至唐代起,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许多地方也因此修建了许多与佛有关的建筑,而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本国得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教与佛教都是一种文化生长的表现,这种生长一是通过独特的建筑从外表表现出来,其则与建筑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化成人们的信仰。
       在荆门,留至今日的塔倒也有些的,但是唯独这东宝塔的地理位置及气势是最独特的。它高高守在东宝山上,不由让人瞻望,不由让人膜拜,也不由让人们相信,守住了这塔,便是守住了我们需要的某些东西,比如权利,比如安宁,比如更多。后来的荆门能够成为一座城,东山宝塔的修建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
 
       东山宝塔的创建者为隋唐时期的高僧智顗。这位僧人生于荆州华容,说起来,离荆门也不算太远,介于当阳与荆门之间。他在18 岁就出家为僧,因为其人在这方面的悟性极高吧,所以多年后就被称为智者大师。这个人一生并不死守着一所寺庙,他把自己所领悟到的佛学四处传播,他一生所建寺36 所,著相关书籍140 余卷。就是这样一位高僧,先是回到家乡创建玉泉寺。当年,当阳并不归宜昌所管,而是属荆州。同年,他又来到荆门修建了东山宝塔。西有玉泉寺,东有宝山塔,这一西一东倒也有呼应之味。
       除却战乱,风霜雪雨侵袭也是残酷的。一座塔也经受不住时光的打磨,一天天老去,旧去。
       早在元朝时期,东山宝塔就进行过大的修整。元朝时荆门州儒学教导纪就写下《重修东山宝塔记》,将东宝塔的重要性及修建的过程进行了纪录。重修的意义有三点,一是荆门为荆楚之望,宝塔又是荆门的象征性建筑;第二为官者应该注重教化之举,人文之兴,三是要体现民族融合,荆楚文明源远流长。这样一个关于宝塔的碑文,现存在塔内,而今天的塔又是紧锁着,所以我也是无缘去触摸去感受。
       说起这锁住的塔,实则是有一些原因的。一是怕被损坏,二则里面也确实发生过一些悲剧。
       相传塔内有佛娘娘手如兰花,这本是美好的造型,偏却有人看中了这佛娘娘的手,跑到这塔内悬在佛娘娘的手上自尽。一时间,塔为收魂之处可笑说法让人见塔恐慌起来。这些人,大多是城内想不开,对生活绝望的人。也不知为何,他们非要跑到这塔内去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他们会觉得在这塔内灵魂可以得到神的庇护,可以升天?可以转世?可以超脱?
       而这个地方,也曾是美好的去处。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荆门城内谈恋爱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两个地方,一是水处为文明湖,二是山处为东宝山,来到东宝山,必定会登上这东宝塔,在东宝塔内,安安静静地感受着彼此的爱意。再加上去往东宝塔的山路边,丛林茂密,极为幽静,也确实是个好地方。
       随着时间的变迁,一座塔也会被扭曲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不管如何变,它似乎一直是荆城人的精神寄托,哪怕对生活绝望的人,也希望从它身上获得重生。
       大师选择东宝山建塔,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且不说这里地高密林,从地形上看,东宝山更像是荆门城的一道屏障,若是攻破了东宝山,也就自然可以攻破荆门城。正因如此,在解放时期,国民党曾有一个营驻扎在这东宝塔里。一个营,有三百多人,它们吃喝住全在落在这七层的东山宝塔里,每日里高高在上,关注着城内的一切。当时,这国民党军队还在宝塔四周建有战壕,现在也还能依稀看出几分影子来。
       战争带来的自然是毁坏,所幸的是,虽然这国民党军队驻扎在东宝塔里,却是没有完全炸毁这塔,倒是东宝塔附近的千佛寺里的佛像遭受破坏。
 
       和东对面的西宝山相比,东宝山的开发和利用是薄弱的。现在,山上还可以看见红房子的现代建筑,它曾是住宿与餐饮为一体的宾馆,刚开始,客人还觉得新鲜,渐渐地,客人变少。主要是上得山来不易,二是这山上的风景也甚是单调,有多少人会对一座塔作沉思呢?客人们终究要得是热闹,要得是灯红酒绿的生活。被修剪过的草就这样一天天又开始野气了起来,自由而狂妄。有时会有一簇簇“菊花相伴,但这些终是不及城内的广场清秀整洁。
       东宝塔,对于荆门人来说,它已经成为一道固定的风景。今日,若是站在东山宝塔的四周,又可以将荆门这座城市看个遍。这座塔,一直静静地与荆门这座城市相溶,张扬中夹含着冷静,冷静中又不失气势。这种用时间和历史沉淀出来的气质,在荆门,也只有东山宝塔了吧。
       在城内的任何一处,只要向东仰望,都可以看见东山宝塔的影子。城内见塔的风景,最著名的莫过于南桥塔影。而这座桥,因水中有塔的影子,被称作是塔影桥。这桥是清朝的荆门州官舒成龙所建。每逢良霄,皎洁的明月冉冉升起,从高耸在东宝山顶的宝塔后探露出来,把银光洒满荆门古城。每当月光移动,宝塔的影子便穿过塔影石桥的桥孔,落在溪流上。波光闪动,塔影也跟着闪动,其情其景,真是让人觉得妙不可言。一次,舒成龙从南郊回来,已是月光出来的晚上,它惊喜地发现小溪清光袭襟,塔影如一位妙龄女子般秀美而又活泼可爱,一时间就大呼奇妙,命身边人拿来纸砚,当场题名——南桥塔影,后来又让工匠将这几个字刻在石桥上。之后,南桥塔影就成为了荆门城三台八景之一。
       正因为有了舒成龙的题词,惹得城内外的文人骚客们纷纷踏着月色,来到古城南郊小溪,观赏这道奇特的景色。数百米之外的塔,竟然在城中的小溪里如暗香浮动,真是让人觉得塔得神奇。多少年过去了,塔依然坚固地立在东宝山上,而这城内的溪水却不如往时清亮。今日里,城里的人对于南桥塔影这道风景,也只能算作是曾经的传说,我也坚信,这样一道迷人的风景,是可以与爱情有关的。仿若是看见一位长眉秀目的女子,着一袭粉色纱衣,站在这桥上,迎面走来一位俊俏的书生。塔的影子,一直在水中、在月色里慢慢地荡,慢慢地荡......城内,一场是浪漫的爱情,正徐徐展开......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