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位于鄂中。界居荆州和襄阳之间,扼荆襄古道,守南北要冲。《舆地纪胜》称荆门为“荆楚门户,控制要冲”。明代张居正在《荆门州题名记》中说,“荆门界居荆襄间,唐邓瞰其腹胁,随郢曳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运奇制胜,亦足以冲敌人之肘胁,故称荆门,言隘地也。”这段话,把荆门的战略地位描述得十分透彻了。
作为军事重镇的荆门,南宋以前其治所有没有城垣?城为何样?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其城址又有哪些变迁?这些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史料缺乏,或因有的文献说法不一,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说法,这有待于进一步地梳理辨析和求实的考订,以正胡编滥造。
确切的史料记载,荆门古城垣始建于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九渊受命知荆门军。第二年九月初三赴荆门就任。当时,襄阳以北的大片国土已被元军占领,南与宋军对垒,荆门地区已成为南宋抵御元军的第二道防线。陆九渊在上奏朝廷请予筑城的折子中写道:“荆门在江汉之间,为四集之地,南捍江陵,北援襄阳,东护随、郢之胁,西当光化、夷陵之冲。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胁腹心之虞。”“郡无城郭,使在内地尚且不可,况在其边!”“一旦有警,谁执其咎?”于是他的筑城奏请,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于当年十二月初四动工,乘冬土坚密,天气晴霁,人心齐一,腊前二旬,土工毕事,规模稍壮,邦人慰满。
此次修筑的荆门城垣,其周长和高度,陆九渊在《与庙堂乞筑城札子》中没有记载交待,清乾隆版《荆门州志》中记为“周围九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高五尺。”这次筑城时,除修筑了城墙和建了四座城门外,还砌了角台一所,建了敌楼(城上守御之楼)一座,又用砖包城十丈。共用铜钱三万串。第二年又继续以砖包土城墙,用去纹银五千两。荆门城的修建,不仅增强了御敌的屏障,护卫了百姓的安全,繁荣了市井贸易,而且稳定了荆门的行政治所,再也没有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迁移了。陆九渊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过了63年,到南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由荆门知军赵葵对古城进行了一次重修,其工程主要是添修加固。
明太祖朱元璋取得政权后,为防止元人的反扑,采取了一些措施。洪武初年,荆门守御指挥使梅福复加修筑荆门城,其工程是推倒土城,皆用石垒,筑成了更加坚固的石城。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六月,山水暴涨,城西北一带皆颓。知州韩铣进行补修。西北二面收进百余丈,以远水势。四门各建城楼,东曰“东作”,西曰“西成”,南曰“平泰”,北曰“北辰”。州城四门定名始于此。城北原有河,其西、南、东三面则疏蒙惠之水,开挖了三里多长的护城河,并建闸启用。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春,李自成义军进攻荆门城,由于兵力不足,加之城中防守严紧,闯王的军队攻打了三昼夜还没有攻破,故留下了“豆腐城,铁石人,且放下,待来春”的歌谣。知州石琢玉因守城有功受到了嘉奖。为了防止义军再来攻城,石琢玉秉请上级同意重修州城。他挑选耆民雷泰时、陈扶国、王一魁、吴爱章督工以倡士民,而士民争捐修以应。训导谯慎典才堪大任,清介绝伦,总领其工程,率生员全永天等七人负其责。石块取之于西山,砖块取之于陶泥。修筑工地上,锤凿如雨,畚锸如云,车运肩挑的人流如织。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他颁布政策,以“每粮三十石,令修城一丈”的要求,不仅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而且保证了质量。“故不数月,而屹然金汤,为三楚冠”。这次修建,是将原来的石城改为下石上砖的结构,周长减到八百余丈,连垛高二丈,厚八尺。又在学宫前添建小南门,取名“南薰”。五个城门的设制始于此。这次的修筑工程,得到了湖北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承天府等官方的重视和捐俸。经过石琢玉的修筑,“岩城屹立,俨然雄镇矣。”故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以后,农民义军攻打多次而坚固无虞。文安之所撰的《荆门州重修城记》,记载了此次修城的具体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