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象河,可以看到三面环山,而且古人们在这里的山峰上筑起了雄伟的山寨。南边有钟家寨,西边有胡家寨、方家寨,北边有三连寨(袁家寨)。这里的寨把象河包围了半边,寨上有前城门和后城门,中间有走廊,两边一间间房屋,百间房屋都能相通,而且山寨上有泉水,特别是北边的三连寨有两口泉水井,可供上千人饮用,长年累月流个不停,水里还有虾,清澈明亮,解放前上面还有寺庙,住着几个和尚,解放后为了建设象河小学才将寺庙拆了下来修了学校。这里有六个山寨,明清时期当地大家族把这些寨子改名为钟家寨、胡家寨、方家寨、袁家寨。山寨上更有趣的是留有很多观察孔,可以在里面看清楚外面的动向,可以用箭来杀伤敌人,易守难攻。
象河地理环境是古时设县的最佳地方。有历史资料记载,荆门县最早设县于建中三年(782年),这个时期的荆门县城有可能是设在象河,这比《荆门州志》校注本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早出23年。由于时间上的差异,可以推断清朝时期的《荆门州志》是存在一定疑点的。由于清朝以前的《荆门州志》被毁,荆门的设县历史和治所仍需考证。
1988年,在象河小学西约八十米的地方,覃湾覃兴国的房屋进行改建,房屋后面挖出了一块石碑,碑文上面有碗大的两个字“衙门”。碑的两面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着编县、长林县和荆门县设县的历史。当时覃兴国的父亲是象河三队的队长,老人觉得石碑放在自己的家门口不是很好,又埋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由此可见,传说中的荆门城由象河搬去并非空穴来风。这与荆门五千年里记载的“荆门关在北,虎牙关在南,乐乡关在东”也非常吻合。
上世纪七十年代,象河小学西边的一块田里,人们将旱田改为水田,在地里挖出了很多屋脚,建筑为街道形式,两边是房屋脚基,中间是街道,很多砖石、瓦块,人们都说这是荆门古县城所在地。在往西边的那些田中间,也堆放着许多砖石瓦块,这些砖瓦和石碑的出现,验证了象河古城在过去的存在。在象河小学南面约150米处,建有宏伟、高大的寺庙镇龙观,门前有两棵直径为1米多点的柏树,那寺庙建在龙的头上,是唐朝前人们修建的,为了镇住龙,所以取名为镇龙观,也是荆门古城一大景点,1976年寺庙被拆,两棵古树也被毁。
荆门得名于荆襄古道上的荆门山。传说中的荆襄古道是随荆山余脉而行,如今一些集市仍然在这条线上。现在的人们已经不知道其具体线路,不难想象它是由荆州出发到达虎牙关后,经过子陵,到南桥到罗集,过永圣通象河,再过马店,再到许集,经仙居到刘猴集,到宜城直到襄阳。荆襄古道始于楚、春秋战国时,楚人出郢都,北出方城逐鹿中原,走的就是这条道。秦始皇修弛道也走的是这条道。东汉末年,刘备自新野南奔,曹操率轻骑五千追赶刘备于长坂,关羽自江陵北伐襄阳,水淹七军,楚国攻打陈国也是走的这条道。这条道路都在荆山余脉边上,过去的人们也都居住在荆襄古道边上。唐代以前,荆门县整个人口只有几万人,沿途有众多河流,有象河、南河、利河、蛮河,这些河流东入汉江,古代没有水库,所以河水较大,这些河流古时有舟可通汉江,是重要的水运航线。从象河古城向东南经过盐池,到石桥驿再向东北走就可以到达乐乡关。从象河向西往山里走到大栗到栗溪再向西北就可到达南漳县。所以古时的象河古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易守难攻的堡垒。
象河古城北面山上的三连寨地势很高,这里有重兵把守,可以看到古时长林县的整个地方。南边的虎牙关在宝塔山上设有烽火台,北面的荆门山上有荆门关,也有烽火台,东边的乐乡关也有烽火台。敌人一般都从汉江来,如果到达北面,荆门山烽火台就点燃大火,从南边来虎牙关的烽火台就点燃大火,从东边来乐乡关的烽火台就点燃大火,信息马上就传到了住在三连寨的兵营里。荆门古城也用烽火传递信息,战争一般都拦截在离城几十里到百里的范围外,所以荆门这个地方,特别是掇刀石,北边的宜城、刘猴集过去都是些古战场。在离象河水库大坝向西面一百来米处的悬崖上有十四五个岩洞(如今被水淹没,水干涸时仍然可见),里面洞口都相通,古时军人在里面设有防御工事,用砖砌成洞口,从洞口里可以用箭杀伤敌人,这里为楚道上的关隘,设置在通往西面南漳地区的咽喉上,是象河古城的重要关隘。象河南面的钟家寨西北半山腰里有一个洞叫低洞,据人们传说,关羽的部队驻扎在钟家寨上,敌人从北面的山坡上往上攻上半山腰后,低洞里突然冒出关羽的几百兵力上下合围包围敌人,将所有敌人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