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京山宋河有座民国桥

时间:2013-06-03 15:23     来源:未知     作者:刘国锋    点击:

      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在搜集和考证《解放京钟荆》史料时,在京山县宋河镇书映台下的山溪上,发现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水泥桥。据了解,这是荆门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有明确年款的民国水泥桥,也是唯一保存基本完好的用水泥建造的民国桥梁。

  据市档案局工作人员考证,这座由水泥修建的平板桥高4米、宽3米,全长11米,其中桥身长6米,两头引桥各长2.5米,桥两侧原有栏杆,在岁月流逝中已荡然无存。桥两头引桥呈“八”字形,桥墩是用水泥做成的。整座桥梁设计精巧,做工精细,保存基本完整。工作人员拨开桥头的杂树,清除桥边的杂草后,桥板南侧一行清晰的文字显现在眼前“民国拾柒年(1928年)高守诚修建”,字体秀丽,苍劲有力。在进一步探求中,工作人员得知高守诚是清末民初宋河镇上有名的桐油商人。民国早期,高守诚发现从宋河到三阳的公路(现为应随公路)河流阻隔,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于是出资在这段公路上修建了三座桥梁。高守诚在建桥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的砖石材料,做拱桥桥梁,而是采用刚刚传入国内的水泥材料(当时称为洋灰)建造平板桥,这在当时也是一大创新。可惜的是,高守诚修建的另外两处桥梁在历史长河中已不见踪影,唯有这座水泥桥还屹立在山溪之上,发挥着通行功能。

  在书映桥桥头有一棵百年榔树,高约20米,树围3.5米,老干虬枝,苍劲挺拔,生长茂盛。老树边上就是高约10米、方圆100多米的书映台,它是一座红麻石形成的天然平台,西、北、南三面垂直向上,是一处易守难攻、扼守宋河镇西侧的战略要地。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后,国民党新十七旅逃到宋河镇固守。能否攻克宋河镇,关键在于拿下易守难攻的书映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独立旅三团三营沿应随公路进入书映桥附近时,遇到了书映台上敌军的拼死阻击。当时营首长决定,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部分部队迂回到书映台后侧,四面发起进攻,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终于在4月16日晚通过书映桥,攻克了书映台。随后各部队连夜向宋河镇内敌人发起猛攻,固守街区的敌军阵脚大乱,纷纷向应城和京山县城逃窜,又遭我各军阻击。4月17日上午,宋河战斗结束,歼灭国民党新十七旅大部,俘虏敌军2100多人,缴获一大批武器装备。

  全国解放后,书映桥仍然是应城至随县公路上京山境内的一座重要桥梁。1984年冬,京山县政府组织对宋河至三阳的公路加宽取直,应随公路在书映台附近离开了原有的路线,在书映桥南100多米处修建了一座宽阔的大桥。从此,民国时期修建的水泥桥失去了主干道桥梁的功能,成为一座乡间小桥。80多年过去了,书映桥静静躺在那里,默默地讲述着先人乐善好施、捐资修路的故事;叙说着那烽火连天、英勇不屈的解放宋河的战斗历史;见证着那改天换地、发展变化的荆楚新貌。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